摘要:
武汉锅炉厂是一个生产电站锅炉和工业锅炉的大型工厂。近几年来,由于机械行业处于调整之中,企业的生产出现徘徊势态,经济效益也不理想。1980年至1982年的三年中,年平均工业总产值只有3,847万元,平均利润663.4万元。1983年5月,实行利改税后,企业增加了压力和动力,经过全厂干部、职工的努力,经济效益有了显著提高。
1983年武汉锅炉厂的工业总产值达到5,028万元,为年计划的111.7%,比上年增长28.7%;实现销售5,498万元,比上年增长39.54%,实现利润1,007万元,比上年增长30.95%;上交所得税和调节税764万元,比上年上交利润增长38.9%;做到了产值、实现利润和上交税利三者同步增长。统一思想,压力变动力
1983年5月,国务院决定在全国推行利改税办法,这是分配制度上的一个重大突破,企业感到压力很大,领导思想上也有顾虑。一是利改税加重了企业的经济责任,领导难当;二是主要原材料缺口大,生产难上;三是人均两个半月的奖金保不住,群众积极性难调动。为了把压力变为动力,厂党委决定从统一思想认识入手,采取层层发动的方法,首先召开党委会,学习有关利改税文件,党委一班人充分认识到:要实现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实现党的十二大确定...
武汉锅炉厂是一个生产电站锅炉和工业锅炉的大型工厂。近几年来,由于机械行业处于调整之中,企业的生产出现徘徊势态,经济效益也不理想。1980年至1982年的三年中,年平均工业总产值只有3,847万元,平均利润663.4万元。1983年5月,实行利改税后,企业增加了压力和动力,经过全厂干部、职工的努力,经济效益有了显著提高。
1983年武汉锅炉厂的工业总产值达到5,028万元,为年计划的111.7%,比上年增长28.7%;实现销售5,498万元,比上年增长39.54%,实现利润1,007万元,比上年增长30.95%;上交所得税和调节税764万元,比上年上交利润增长38.9%;做到了产值、实现利润和上交税利三者同步增长。统一思想,压力变动力
1983年5月,国务院决定在全国推行利改税办法,这是分配制度上的一个重大突破,企业感到压力很大,领导思想上也有顾虑。一是利改税加重了企业的经济责任,领导难当;二是主要原材料缺口大,生产难上;三是人均两个半月的奖金保不住,群众积极性难调动。为了把压力变为动力,厂党委决定从统一思想认识入手,采取层层发动的方法,首先召开党委会,学习有关利改税文件,党委一班人充分认识到:要实现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实现党的十二大确定的宏伟目标,必须把全部经济工作转移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开创提高经济效益的新局面,做到产值、实现利润和上交税利三个同步增长,企业才能发展,四化才有希望。随后召开了厂部科室和生产车间负责人的联席会,把利改税的办法向中层以上干部讲明,面临的困难向大家说清,使大家明确利改税办法最大的特点是把企业与国家的分配关系固定下来了,唯一的出路在于提高经济效益。对国家的贡献越大,企业的留利越多,职工个人收入也会随之相应增加。为了使全体职工明了这个情况,厂里用三天时间召开了全厂职工代表大会,将推行利改税办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作为议案进行了专题讨论,使大家认清了形势,明确了任务。为了保证做到国家多收,企业多留,职工多得,职代会提出了扭转四个车间的亏损,增加其它销售利润,回收欠帐和到期质量保证金,节约福利费开支,清退大集体混岗和临时工,提高钢材利用率、降低成本,处理积压、减少贷款利息等九条措施。通过集思广益,问题清楚,目标明确,措施具体,使压力变成了动力,增强了全厂职工完成年度任务的信心和决心。
抓好整顿.企业有活力
为了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形势,跟上改革的步伐,发挥企业内部活力,根据上级指示,锅炉厂首先调整了领导班子,厂级领导由原来的12人减少到6人,年龄由53.7岁降到47.3岁,文化程度大专以上的由41.6%提高到66.6%。新的班子有文化,懂科学,会管理,是企业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的组织保证。二是实行经济责任制,将各项指标层层分解,确定全厂各个工种、各岗位的系数和考核办法,按目、按章评比,促进了生产,提高了管理水平。由于同奖金挂钩,体现了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起到奖勤罚懒的作用,极大调动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开始打破了分配上的“大锅饭”和“平均主义”。三是“转轨变型”,调整组织结构。为了科学地合理地使用人力,企业根据“双定”,调整了人员配备,基本生产人员由29.2%上升到33%,非生产人员由29%下降到20%,清退了混岗人员,扭转了过去“一线紧、二线松、三线肿”的局面,使劳动力的构成符合部局规定。四是加强了基础管理制度建设。企业将工时、材料、消耗、费用、资金等定额资料全面进行了整顿和修订,初步建立了技术标准和质量标准。计量工程于三季度全面验收、投入使用。水电和“三气”(氧、空、蒸)消耗全部实现计表考核。与此同时,企业在生产指挥上,侧重抓了四个关键商品和毛坯、配合件两个关键车间,做到毛坯、配合件两个关键车间先行;在物资供应上,抓了商品材料和购件的配套供应;在经营上,形成了装车、发运、结算收款“一条龙”;在增收节支上,加强了令号管理,紧缩了企管费和福利费的开支。管理上落实了“七抓、七保”的措施。即:抓产品,保产值;抓销售,保利润;抓成套,保合同;抓发运,保资金;抓收款,保上交;抓质量,保全优;抓整顿,保验收。由于企业抓了全面整顿,领导力量加强了,管理制度健全了,广大职工主人翁思想也充分体现出来了。例如,为泰国生产的五台60T/H锅炉,在时间紧,任务重,困难大的情况下,为了维护国家的尊严和信誉,全厂从领导到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经过几个月的齐心奋战,提前完成了交货任务,受到泰方的高度称赞。
提高效益,兼顾三者利益
1983年初,省机械工业厅下达年度工业产值计划4,200万元,利润计划812万元。实行利改税以后,企业主动将产值调增到4,500万元。经过详细测算,为了使职工奖金不低于2.5个月的水平,企业又一次修订了生产计划,将产值提高到4,700万元,利润提高到862万元。在厂党委提出“创效益,利国家,全面超额完成各项计划”的号召下,全厂职工发扬主人翁责任感,真正做到了“想四化,前程似锦;干四化,壮志凌云”。经过全厂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全年实际完成工业总产值5,028万元,只用一年时间,就跨过了企业“六五”规划后三年要达到年产值5,000万元的奋斗目标。实现利润1,007万元,超计划195万元,提前两个月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同时做到了利润增长率大于产值增长率。在处理分配关系上,企业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兼顾三者利益,体现了国家得大头的原则。1983年实现利润比1982年增长238万元,企业留利221万元,比上年增加122.6万元,发放奖金数比上年增加10.03万元。
从武汉锅炉厂的情况来看,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企业实行利改税,不但增加了动力,促进了改革,而且提高了经济效益。实践证明,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实行国营企业以税代利的办法,方向正确,决策英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