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银行辽宁省分行人事处
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建设银行副行长郭树新同志,是1965年从丹东财经学校毕业的。17年来,他处处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廉洁奉公,一心扑在工作上,多次被评为县、地、省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1982年,他又一次光荣地出席了省群英大会。
建设银行担负着管理基本建设资金的重要职责,郭树新同志敢于坚持原则,抵制不正之风,把好资金关。一次,有个工程队承揽县化肥厂的基建工程,工程造价120万元。在进行工程结算时,弄虚作假,企图多取费用。郭树新同志经过仔细审查,发现其中高估虚报达7万多元,他据理力争,在省、地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终于使那个工程队按规定进行了结算。有一个水库用国家拨给的补助投资购进了一批建材物资,可是,水库还没开工,就有7,000多元的物资被变卖送礼,其中仅水泥一项,就损失了64.5吨。郭树新等同志发现了这个问题,及时向县委做了汇报,促使有关人员写了书面检查,并清理收回了散失占用的资金。有人问郭树新:“你总是这样做,就不怕得罪人吗?”他回答说:“做为一个共产党员,维护党的原则和国家的利益,就不能前怕狼,后怕虎,要有豁出一切的精神才行。”
郭树新常说: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抵制不正之风,要从自己做起。十几年来,他没有吃过一次请,收过一份礼。甚至到县里开会,只要能回家,他就不在会议上吃饭。每次他到建设单位办事,赶上吃饭,不管人家怎么推让,他总是坚持在大食堂排队买饭吃。1981年11月,他和县有关单位的同志一起到县皮革厂参加竣工验收,快吃午饭的时候,他发现厂子在附近的饭店准备招待一番,便提前十几分钟走了。半路上,厂子派的人追上来,非拉他回去不可,他耐心做了解释。回到家后,厂里又派人来请,他又婉言谢绝了。有一次他和各林场的会计一起会审决算,在单位吃了三顿饭,每餐都招待得挺好。结算时却只收了每人四角钱、一斤粮票。郭树新认为不能占这个便宜,就说服了一块就餐的几位同志按实际成本每人交了一元六角钱。1980年,他和几个同志到新华书店参加竣工验收,书店送给每人一本挂历做纪念,郭树新推说自己已经买了,没有接受。事后,有的同志说:“小郭也太认真了,又不是你一个人,怕啥?!”可是郭树新想:吃一顿饭、受一点礼,看起来是小事,但实质上是关系到一个共产党员能不能坚决执行《准则》的大问题。
十几年来,郭树新从未利用职权和工作之便为自己谋取过半点私利,而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党的事业上。在他结婚以前,组织上曾先后六次安排他回湖南探亲,可他只回去了三次,而且每次都提前好几天返回。结婚后,爱人带着两个孩子,家务负担很重,他从没有因私事耽误过工作。1979年,他在水库搞清产核资工作,正当许多帐外物资清查入库的时候,爱人病了,孩子也病了,单位几次打电话催他回家,水库工地的同志也劝他回去照看一下,可他却坚持工作,直到晚上才回去,第二天一早,他又出现在水库工地上了。

郭树新同志对工作兢兢业业,同志们都说他是不知疲倦的人。1981年,行里新人增多,业务不熟,他每周利用四个小时的业余时间,组织青年职工学习基本建设拨款和建设单位会计等业务知识,使这些新职工很快熟悉了建行业务。1979年至1980年,他共审查了26份、价值460多万元的施工图预算,其中大部分是用业余时间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