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拒腐蚀 秉公执法
在税收征管工作中,当我们一旦发现个别企业偷漏税问题时,他们往往会采取多种方式,用酒肉、油抹我们的嘴头,动摇我们依法征税的念头。这几年,每逢我下厂下户开展征管工作,事先就有个精神准备,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心中暗守三条,一、能不在企业吃饭的不在企业吃;二、非在企业吃饭的按规定交费;三、公私分清,依法办事。
1980年,一次税政互查工作中,我发现一个毛线厂为了逃避纳税,将免税截止日期以后的销售收入12万元,假作了免税期内的收入。开始时,企方领导和财会人员还百般敷衍搪塞,直至经过反复检查,核对帐簿、凭证,查出确凿材料后,他们才无言可答。但是他们仍不想补税,就利用我中午在企业就餐的机会,准备了不少菜、备了酒,并请来公社一位副书记作陪,我指出了他们这种错误做法,并声明两点:第一,我不吃肉,也不喝酒;第二,公是公,私是私。但是,他们仍不肯放弃侥幸心理。这个说:“老李,我们承认错误还不行?就别补税了。”那个说:“老李,我们厂子刚开始挣钱,补几万元的税,我们可受得了?少补点算了。”但是我想,我是一个共产党员,是一个国家的税收员,共产党员就要有党性,税收员就要执行税法,绝不能给偷漏税开放绿灯。于是我对他们进行了严肃批评,按政策补征了税款2万多元,并按规定交了饭费。
发扬党的优良传统
讲真理 不讲面子
一个人在一个地区工作时间久了,或因工作关系,或因邻里关系,总要结识一些熟人或好友。我在怀柔做农村税收工作已经二十年了,也结识了一些老领导、老同志、老朋友,有的关系至密,亲如兄弟。这些同志经常给我的征管工作提供了方便,但有时也给我带来麻烦。比如有一次我和同志们去一个棉毯厂检查税收,发现这个厂子已停产快一年了,可还出售一些毯头。我想,哪来这么多毯子头呢?得检查一下他们的实物库。经过进库查看,发现原来企业出售的根本不是毯子头,而是正品毯子。返回来再查帐,又发现所有库存毯子已在1979年底全部转入销售成本,形成多转成本2.8万元。当时我提出照章补税。企业无法,竟搬出一个人来,这个人是谁呢?就是公社一位副书记。他曾跟我在一块工作多年,并引导我入了党,成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他的出现不由得我心神一怔,怎么办?我一时拿不定主意。这位副书记一个劲地说“算了,别太认真了,一是过去毯子头一直未纳过税,二是如今厂于停产快一年了,目前正筹建无纺布厂,急需用钱,你呀,看咱们多年的交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我的脑子嗡嗡作响,他的话我似听见又似没听见,我在考虑,我究竟应该怎么办?最后我终于决定:公是公,私是私,公事公办。做为一个税收员,绝不能让已查出来的漏税再从我手中漏掉。顾不得这么多面子了!于是我反复对这位老朋友讲明道理,得到了他的体谅,并批评了企业这种违纪行为,坚持按政策补征了税款2万多元。
一如既往 永不回头
这些年来,由于我在税收工作中,坚持原则,秉公执法,认真贯彻落实税收各项政策、法令,维护了纳税纪律的严肃性。可是,另一方面,也确实伤了一些私心杂念严重的人。他们有的对我当面辱骂,有的对我进行威胁、恫吓。有的到县局告我的状。记得有一次,我和一个专管员,因为查出一个生产队石灰窑多报出勤工2,156个,补征所得税860元,并根据当前偷漏税的不良倾向,通过县局发了通报。谁知这个队的队长竟以通报措词不妥为理由,纠集五名社员,开着拖拉机到税务所寻衅闹事。一进税务所大门就大嚷大叫“姓李的这个小子哪去了?我和他没完!”所里的同志告诉他,老李不在,去县里了。那个队长又说:“走,到县里找他算帐去。”事后,所里的同志嘱咐我:“以后出去注点意,看那天的来头,非要揍你不可。”
我不只一次地想过,一个共产党员,一个税务干部,干工作就应该明辨是非,坚持原则,坚持原则就很可能要得罪人,但是我得罪的无非是那些想偷漏税款的人,我是为补征税款才伤害了他们,而为国家征收税款正是我的本分。“有理走遍天下,脚正不怕鞋歪”,这些人威胁恫吓,冷嘲热讽,想叫我放弃原则,拿国家税收做人情交易是办不到的。我一如既往,永不回头。
(李德纯同志是出席北京市财税系统经验交流会的代表)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