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5-11 作者:上海市静安区财政局
[大]
[中]
[小]
摘要:
根据国务院批转的《经济专业干部业务职称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我局在区政府和市财政局的领导下,自1981年3月至11月,历时9个月,基本上完成了财政、税务干部业务职称评定的试点工作。
我局是财政、税务合一的单位,共有职工196人,属于评定范围的128人,申请评定职称的97人,经评定委员会评定,并报区政府批准授予职称的87人。其中:经济师8人,助理经济师44人,经济员35人。通过评定业务职称,进一步调动了干部的积极性,增强了责任心。有的同志说:“参加工作三十年来,第一次评上职称,感到十分光荣,这是组织上培养教育的结果。今后一定要积极学习,努力工作,为国家多作贡献。”
在这次评定职称工作中,我们经历了组织准备、思想发动、报告考核、评议审定等四个阶段。
一、组织准备
(1)加强领导,建立评审组织。区财政局成立了评定委员会,由局领导、有业务专长的科(所)长和人事部门的负责人等组成,负责全局职称评定工作。评委会下设考评组,主管日常工作。各科(所)成立评审小组,一般由三人组成,由科(所)领导和熟悉业务、作风正派、办事公道的同志参加,负责各科所评审工作。
(2)明确范围,确定对象。按...
根据国务院批转的《经济专业干部业务职称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我局在区政府和市财政局的领导下,自1981年3月至11月,历时9个月,基本上完成了财政、税务干部业务职称评定的试点工作。
我局是财政、税务合一的单位,共有职工196人,属于评定范围的128人,申请评定职称的97人,经评定委员会评定,并报区政府批准授予职称的87人。其中:经济师8人,助理经济师44人,经济员35人。通过评定业务职称,进一步调动了干部的积极性,增强了责任心。有的同志说:“参加工作三十年来,第一次评上职称,感到十分光荣,这是组织上培养教育的结果。今后一定要积极学习,努力工作,为国家多作贡献。”
在这次评定职称工作中,我们经历了组织准备、思想发动、报告考核、评议审定等四个阶段。
一、组织准备
(1)加强领导,建立评审组织。区财政局成立了评定委员会,由局领导、有业务专长的科(所)长和人事部门的负责人等组成,负责全局职称评定工作。评委会下设考评组,主管日常工作。各科(所)成立评审小组,一般由三人组成,由科(所)领导和熟悉业务、作风正派、办事公道的同志参加,负责各科所评审工作。
(2)明确范围,确定对象。按照《暂行规定》,做好“三个分清”:一是分清政治、行政干部和业务干部,业务干部属于考评范围;二是分清原来的工作和现在的工作,原则上是做啥工作评啥职称;三是分清从事业务工作的年限,已达规定年限者属于考评对象。经过这样区分后,确定考评的对象为业务干部总人数的80%。
(3)调查研究,心中有数。对考评对象的学历、专业工作资历和业务专长等进行分析:从学历看,大专、中专、高中、初中毕业和肄业的分别进行统计;从专业工作资历看,按五十年代以前、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参加财政、税务工作的分别进行统计;从业务专长看,对学识水平、业务能力和工作成绩进行分类了解,做到心中有数。
二、思想动员
(1)思想动员,提高认识。在做好组织准备的基础上,召开全局干部大会,讲明评定职称的目的与意义,说明评定范围、对象和具体做法,并针对当时存在的主要思想情况进行教育,要求业务干部认真学习《暂行规定》等文件,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群策群力,把评定职称工作做好。会后,组织学习讨论,把正面引导和群众自我教育结合起来。
(2)制定细则,统一标准。根据《暂行规定》,联系财政、税务部门的具体情况,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以经济员为起点,制定试行细则。业务干部讨论细则的过程,也就是统一认识的过程,为坚持标准奠定了思想基础。
三、报名考核
(1)端正态度,自愿报名。为做好报名工作,再次召开大会,动员报名,要求大家提高认识,端正态度,正确掌握标准,实事求是地自我衡量,自愿报名。会后,针对不同的思想情况,做好过细的思想工作。经过动员,自愿报名的占属于评定范围人数的76%。
(2)写好报告,汇报交流。申请评定职称的同志,都要填写《专业干部业务职称呈报表》,提交业务工作报告或近几年来的论著。职称呈报表中业务自传的内容,要求远简近详,包括何时在何处学过哪些基础理论和业务知识,先后做过哪些主要业务工作,写过哪些论著、重要论文或业务工作报告,有何经验体会,今后努力方向等。业务工作报告应结合自己分工管理的业务工作或某一专题,写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反映学识水平和业务能力的报告。1980年底区局布置每人写的年度财政、税收任务完成情况分析或专题报告,也一并送审。
各科(所)评审小组接到申请人填写的职称呈报表和业务工作报告后,组织申请人在本科(所)干部会上进行汇报,通过交流,互相了解,为群众评议提供依据。
四、评议审定
(1)群众评议,科(所)评审。科(所)评审小组将申请人的业务工作报告、专题分析报告、业务考试和平时工作所反映的学识水平、业务能力、工作成就的材料进行核实汇总,并采取背靠背的方法,个别听取所在单位群众的意见,召开会议对申请人逐个评议。然后,评审小组根据了解的情况和群众评议的意见,对照标准进行综合分析,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进行评审。
(2)全局平衡,评定公布。区局评委会接到各科(所)评审小组的意见后,对每个评定对象是否符合条件,对评定对象之间和科(所)之间是否平衡,有无政策性矛盾,进行审查评定。评定时采取分期分批的办法,先典型后一般,先易后难,先师(经济师)后员(经济员)。区局评委会评定经济员、助理经济师职称,对拟评为经济师职称的,报市财政局评委会评定后由区政府授予职称。与此同时,要根据不同对象,做好公布前的思想工作,然后正式公布职称。
我们在评定职称试点工作中,有三点体会:
一、从财政、税务部门实际出发,统一标准,是搞好评定职称工作的前提。
评定职称工作做得好不好,重要标志之一,是看能不能把《暂行规定》结合财政、税务部门的实际情况加以具体化,制订出试行细则,有一把比较切实、具体的衡量“尺子”。要制定好试行细则,必须采取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方法,发动大家按照《暂行规定》的条件,制定各级职称的具体标准,力求切合实际。
制定细则,必须定准“音”,不能定成“橡皮筋”。我们以企业专管员为主要对象,以经济员为起点,发动业务干部,按照《暂行规定》的条件,结合财政、税务部门的实际情况,逐条加以具体化。例如,对经济员我们归纳为“四懂四会”。“四懂”即:懂得财政、税收的一般基础理论,懂得财政、税收的业务知识,懂得所管企业事业的财务会计知识,懂得政治经济学的一般基础知识;“四会”即会调查分析,会检查监督,会帮助企业抓经济管理,会日常征收工作。“四懂四会”都是应懂应会的业务技术,如果不懂不会,就无法完成本职工作,也就达不到《暂行规定》的要求。起点有了,对其它职称如高级经济师、经济师、助理经济师的标准也要相应具体化。群众反映,这样的标准,看得清,摸得着,各级业务职称界限清楚。
制定细则,必须低有起点,高不求全。经济员必须“四懂四会”,不能降低标准。对经济师既要按照标准,又不能要求过高;要一专多能,不能求全责备。
二、全面衡量,重视真才实学,是搞好评定职称的关键。
有了评定标准,衡量的“尺子”,要全面考核学识水平、业务能力和工作成就,三者的综合反映就是真才实学。考核时,既不能忽视学识水平,偏重业务能力,也不能偏重学识水平的高低,忽视能力的强弱。考核真才实学,不能只凭印象,要有实际依据。我们采取“三考核、二议审、一评定”的做法:
“三考核”,一是考核本人为评定职称所写的业务自传和业务工作报告等,较全面地考核其学识水平、业务能力和工作成就;二是考核参加全局统一业务测验的成绩,考核其基础理论和业务知识水平;三是考核1980年底每人写的年度财政、税收任务完成情况分析报告,考核其综合分析能力。通过“三考核”,每个同志的学识水平、业务能力和工作成就就基本上反映出来了,为评议提供了依据。
“二议审”是,群众评议,科(所)评审。群众评议时,要反复强调坚持标准,全面衡量,重视真才实学,防止和纠正感情用事、短中取长、摆平凑数等不正确的做法。为了便于群众敞开思想,畅所欲言,采取由评审小组成员个别交谈的办法,逐人、逐条地征求意见,以补充“三考核”的不足之处,防止偏差,避免错漏。
“一评定”是区局评委会评定。通过“三考核”、“二议审”,基本上做到了全面考核,科(所)评审小组提出评审意见,区局评委会认真评定,把好评定关。
在“三考核”、“二议审”、“一评定”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
一是政治条件与业务条件的关系,政治条件与业务条件的关系是辩证的统一,必须坚持又红又专的方向,具备德才兼备的条件。只有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才能在财政、税收工作中发挥聪明才智;具有做好财政、税收工作的真才实学,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在政治条件上,既要克服“左”的影响,不能要求过高,又要防止不重视思想品质,忽视政治的倾向。
二是具备学历与同等学力的关系。同等学力是指经过自学或各种培训,达到大学本科和中专毕业的基础理论和业务知识水平。既要重视学历,又不唯学历论;既要重视真才实学,又不能忽视学历。不论有无学历,都必须具备规定的学识水平。
三是学识水平、业务能力、工作成就与学历、专业工作资历的关系。评定职称时,前三者是主要依据,对后二者也应适当考虑。但不能主次颠倒,不能论资排辈,单纯地按学历或专业工作资历评定职称。
四是学识水平与业务能力的关系。既要重视基础理论、业务知识,又要重视实际的业务能力,它们是辩证统一的,不能偏废。
三、及时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搞好评定职称工作的保证。评定职称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关系到每个业务干部的切身利益,必须及时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
(1)抓住苗头,及时教育。评定职称工作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都会出现一些新的思想问题,我们抓住动员前、报名前、公布前三个重要时机,注意解决一些主要思想障碍,使评定职称工作顺利进行。
动员前,有的同志怕职称评低了,丢面子;有的争高职称,说如果评不上,宁可不要;有的认为工作调动多,长期做政治工作,做业务工作时间短,管小税源征收工作,业务知识学得少,怕评不上;等等。我们通过各种会议和个别谈心,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使大家端正态度,积极参加评定职称活动。
报名前,有些同志存在“报高不报低,看你批不批”等思想。如果这些思想事前不解决,会给评议带来困难。因此,我们反复组织学习标准,要求大家实事求是地自我衡量,努力做到本人报名、群众评议和组织评定大体接近。
公布前,有些同志存在“报高评低有怨气,比比人家不服气”等思想。我们通过思想工作,做到消除怨气,发扬正气,激励上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2)抓准做细,对症下药。首次评定职称,涉及“三代”(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参加工作的同志一同评,工种复杂(十四种),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思想工作多种多样,只有抓准做细,对症下药,才能解决思想问题。我们召开了同类型同志座谈会二十多次,召开了思想交流会四、五次。我们一方面要求党团员和骨干的起带头作用,一方面帮助个别后进的同志端正态度,积极投入评定职称的活动。我们针对具体人的具体思想,采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方法,反复做好思想教育工作。
在评定业务职称过程中,由于思想教育工作抓得扎实细致,在业务职称公布后,大部分同志心情比较舒畅,对评定的职称比较满意,进一步调动了广大干部的积极性和责任感,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