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同类产品成本评比,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经济优越性,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方法。这个方法,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是不可能应用的。据说,解放前上海有一家橡胶厂的资本家,为了保守成本秘密,获取厚利,竟惨无人道地把两个配方工人药成哑吧。因此,我们应当珍视这个方法,充分运用这个方法,在社会主义企业间开展兄弟般的互帮互学成本管理竞赛活动。
同类产品成本评比的作用
每个社会主义企业都必须尽力做到以比较少的消耗取得比较大的经济效果,以此作为经营管理活动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就要在加强全面经济核算的同时,了解本企业生产的各种产品所耗费的个别劳动量在本地区、在国内、以至在国际上是先进、是一般、还是落后,以便找出降低成本的目标。开展同类产品的成本评比,正是找出这种目标的捷径。
同类产品成本评比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择其要者有兰:(一)有利于同类产品对比分析,找差距,挖潜力。同类产品成本的最大特点是可以让数字说话,使成本差距明朗,便于企业找到降低成本的目标。拿42支纯棉双股筒子纱来说,它是上海地区的重点产品之一,1981年有10家棉纺厂生产,平均每吨成本是4,215元,最低的国棉十七厂为4,077元,最高的一个厂是4,324元,高低之间每吨成本相差247元。几个数字一摆,降低成本的目标就清楚了,每个厂应赶超国棉十七厂。如果全行业的成本水平,1982年达到国棉十七厂的水平,就可增加收入101万元,全行业挖掘成本潜力的目标也清楚了。(二)有利于交流成本管理经验,加强成本管理。上海印染行业同类产品成本评比已搞了多年,各厂先进的管理经验都能在全行业内得到推广,管理水平逐年有所提高,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控制成本管理办法。成本项目中的染化料成本,经过色谱评比,摸索出以低档染料代替高档染料,以国产染料代替进口染料,推广色浆回用,取得了优质高产低消耗的良好效果。(三)有利于广开思路,探索降低成本的新路子。上海电视机行业前几年通过几次评比,曾使各厂9吋电视机的成本比较接近。在这种情况下,怎样使降低电视机成本有新的突破?在评比中,许多同志提出了以改革工艺、节约代用作为降低成本的主攻方向。结果,上海无线电四厂创造出将高频头上的银铆钉,改用加上硅脂油的铜铆钉,保证了质量,节约了白银。接着,上海电视一厂也摸索出用WHT电位器代替WS30实芯电位器,使每台电视机成本降低7.6元的经验。这些经验在同行业内推广的结果,不仅整个行业电视机的成本明显下降,而且闯出了一条从工艺改革上降低成本、增加利润的新路子。
同类产品成本评比的做法
同类产品成本评比的做法,直到目前为止,还有待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和不同行业的特点,在实践中不断总结。这里结合上海一些行业的实践,谈几点基本做法。
(一)要由主管部门牵头,把有关的工厂组织起来,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成本评比活动。在上海,一般是由工业公司负责组织的。财政、银行部门积极促进。对跨省市的同类产品的成本评比活动,以由主管工业部门负责组织代表性企业的成本资料,定期进行交换的做法比较适宜。
(二)要逐步统一产品的成本核算口径,为开展评比分析创造条件。有了统一的核算口径,就有了产品成本的可比性。电视机行业为了统一成本计算口径,前后花了将近5年的时间,两次修订成本核算办法,才把成本项目及其计算办法统一起来。在成本核算口径未统一前,先从寻求可比的因素开始,在“比”成本水平中,“议”成本核算口径,逐步形成全行业的计算规程,这是切合实际的办法。
(三)要定期交换成本资料和组织评比活动,持之以恒。上海市财政二分局的一些同志,和有关主管部门同志密切配合,共同组织几家染纱厂开展色纱成本评比,已坚持了7年,进行了28次评比活动。电视机的成本评比也已连续进行了5年之久。由于坚持不懈,使各厂的成本年年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四)在成本评比中,要贯彻经济与技术相结合的原则。一般地说,影响产品成本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技术上的因素,二是管理上的因素。因此,评比活动要有财务人员和技术人员一起参加,必要时还要有厂领导参加。评比内容,既要依据货币量、按成本项目逐个进行比较分析,又要看产品的结构设计、工艺路线是否合理,逐个零件或逐个处方进行比较分析。上海染纱行业的染料处方成本评比,在技术人员的积极参与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五)要做好开展成本评比活动的准备工作。每次评比会议召开前,都要事先明确一、二个重点内容,并做好准备工作,使每次评比都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上海电视机行业的评比,头两年以9时电视机为主,后三年以12吋电视机为主,并以主要的配套件——显象管、高频头、喇叭的成本为主。这样,重点突出,分析深透,较有实效。上海电视机行业通过对全市十条电视机装配流水线1980年的劳动生产率进行了调查,找出差距。上海无线电四厂每个装配工人的平均产量为537台,而有的厂只有453台,组织各厂评比分析后,使大家看到了增产潜力。在各厂的努力下,1981年全市的电视机产量达到114万台,比上年增长52%,并使每台成本又比上年下降5.3%。由此可见明确评比重点,做好事先准备,是使评比取得预期效果的关键。
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为了更好地开展同类产品的成本评比工作,必须注意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处理好成本和质量的关系,贯彻全面多快好省的要求。对同一产品的成本评比,一般应与质量要求结合进行,力求做到高质量,低成本。在质量和成本发生矛盾的时候,应首先保证质量,但要在短期内达到既保证质量,又降低成本的要求。对于那些明显的“过头质量”(也就是“价值工程”中所讲的“过剩功能”),应视为浪费现象,切实加以防止。
(二)主管部门要帮助妥善处理好技术专利与交流经验的关系。在我们社会主义企业之间,要提倡互利互学、共同提高的全国一盘棋思想,对少数企业借口“竞争”需要和“技术专利”,在评比中只进不出留一手的思想,主管部门要及时做好思想工作,使成本评比真正达到交流经验、促进提高经济效果的作用。
(三)要逐步建立主要产品的标准成本制度,做到评比与考核相结合,以进一步提高成本评比工作的质量。目前,成本评比活动,主要是相互比较推动,而不是考核,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应在主要产品成本评比的基础上,由主管部门逐步制订出各有关产品的标准成本,作为考核企业的依据。这个标准成本,可几年不变,若干年后再统一调整,以提高成本评比工作的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