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已经审议批准了王丙乾部长所作的关于1980年国家决算和1981年国家概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批准了1980年国家决算。我们的国家财政收支,1979、1980两年每年发生了一百几十亿元的赤字,到1981年实现了基本平衡,这是一个重大的胜利,是进一步调整经济的成果,也是国家财政经济状况有所好转的反映。我们今年的任务,就是要为继续保持国家财政收支的基本平衡而努力。
解决财政问题的根本办法,是按照调整的方针,努力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六五”期间我国的国民经济将继续向前发展,但发展速度不可能很快,从增产方面增加收入有一定的限度,我们应当主要通过大力挖掘企业的潜力,克服浪费损失,提高经济效益,来增加财政收入。这是当前解决财政问题的有效办法。现在企业的潜力确实很大,浪费也很多,遍地是黄金,问题是要下功夫去挖。例如,辽宁省抚顺市1981年由于调整,许多企业任务严重不足,生产下降,但财政收入并不减少。北京首都钢铁公司,由于调整生产计划,1981年产值比上年下降,但减产并没有减收。为什么他们能够做到减产不减收,甚至减产还增收呢?其经验归纳起来,就是挖潜的三个方面和一条政策。三个方面是:改善经营管理,进行技术改造,搞好综合利用。一条政策是:正确处理国家、企业、职工个人三者的利益,把企业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把职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如果各地都认真总结这方面的经验,面对企业做工作,狠抓增产、节约、挖潜、堵漏,我们就一定能够在增收节支、平衡财政收支方面做出更大的成绩。在这里,关键是要增加社会财富,扩大财政源泉,把一碗水变成两碗水。这样,财政分配问题就好解决了。如果变来变去仍是一碗水,搞财富转移,无非是你多了我少了,财政困难仍然难以解决。
我们一定要讲究生财之道、聚财之道。同时,讲究用财之道,也非常重要。没有钱办不成事,有了钱而不善于运用也办不成事。我们一不要搞高指标,二不要再花冤枉钱。各种措施都要从提高经济效果上来考虑,搞什么,怎么搞,才能发挥较好的作用。投入少,产出多,是这几年考虑问题的基本出发点,基本建设也好,技术改造也好,都应如此。从当前情况看,无论是生产、基建、流通领域,还是行政事业单位,花钱不讲经济效果,严重浪费的现象是很普遍的。例如,“五五”时期施工的中小型项目,同“一五”时期比较,工期拖长1.3倍,工程造价增加一倍多,占用资金增加1.9倍。按现在的建设规模计算,工期拖长一年,就多开支施工队伍工资几十亿元,如果加上少交的税收利润,数额就更大。由于计划或设计不周等原因,有的项目建成投产以后还要国家贴补亏损。又知,目前全国流动资金大大超过了应该拥有的数量,如果能够加速周转,减少百分之二、三的占用量,就可以节省几十亿元。再如支农资金,也确实花了不少冤枉钱。有的地方这几年用支农资金买了拖拉机,搞了水利建设,没有多少实效,成了包袱。所以讲究用财之道,提高投资效果,是今后生产和收入能不能稳定增长的关键,也是建设有无实效和人民能否得到实惠的关键,归根结蒂,是能不能顺利实现四化的大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要通过调整和整顿,逐步实现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企业结构和组织结构的合理化,使各项建设事业协调发展。同时,对各项资金的使用,要明确使用方向,加强计划指导,精打细算,合理安排,把钱真正用到国家最急需的方面,发挥最佳的效果。在用钱方面也要建立经济责任制,由使用单位对国家负责,事情办得好要鼓励表扬,办不好要批评,严重浪费的要处分。决不能敞口花钱,浪费无妨,出了问题也不了了之。
近两年来,我们从五个方面进行财政改革,成效是很大的。财政体制由统收统支改为“分灶吃饭”,基本建设逐步由拨款改为贷款,企业财务体制由企业基金制度逐步发展到各种形式的利润留成和盈亏包干办法,行政事业费试行预算包干办法,税收方面开始进行增值税和“以税代利”的试点。所有这些,对调整和稳定经济,都起了积极的作用。但这些办法大都还处于试行阶段,很不完善。我们要坚持改革的方向,进一步总结经验,使各项改革逐步完善。特别是企业实行利润留成和盈亏包干以后,在宏观经济方面如何加强制约,需要很好地研究,提出一些政策杠子。要认真执行国家计划,加强企业的整顿和管理工作,使之有坚实的基础。如果不从宏观上控制,不把企业整顿抓上去,就可能出现很多问题。所有的企业都要强调眼睛向下挖潜力,从增产增收中多得好处,不能挖国家收入。对企业每年增长的利润分配,要研究制定一个国家和企业如何合理分配的杠子,以保证国家多收。
为了保持财政收支基本平衡,必须加强综合平衡工作。我们有近十亿人口,一年共有多少钱,每年能给工人多少,农民多少,国家建设多少,要有个通盘的筹划。总之,一要吃饭,二要建设。随着经济的活跃和地方、企业财权的扩大,国家预算外资金的数量将逐步增多。把这部分资金同国家预算内资金结合起来,统筹安排,纳入计划,合理使用,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因此,不要把眼睛光是盯着国家预算内的资金,要同时考虑如何运用好预算外资金。不仅财政部门,各部门、各单位都应如此,务必要使各项资金互相调节,互相补充,把资金安排运用得更好,发挥更大的效果。在当前情况下,我们要注意控制积累基金,防止基本建设规模重新扩大,同时也要注意控制消费基金,缩小社会购买力与商品可供量之间的差额,使人力、财力、物力的分配在宏观方面做到综合平衡。
为了保持财政收支基本平衡,还必须加强财政监督,严明财经纪律。国务院已经决定,要分批地有计划地对现有企业进行全面整顿。整顿财政纪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是企业整顿的重要内容之一。今年要配合企业整顿,对企业开展一次财务大检查。通过检查,推动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加强经济核算,严肃财经纪律,坚决制止和纠正截留利润、乱挤成本和转移资金等违法行为,切实消除目前企业收入中大量存在的“跑、冒、滴、漏”现象。对企业、部门和地方的合法利益要切实保护,对其非法所得要坚决制止。
保持今年财政收支的基本平衡,虽然有不少困难,但是有利条件很多,只要我们振奋精神,鼓足干劲,努力做好各方面的工作,这个目标一定能够实现,我们国家的财政状况必将一年比一年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