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5-11 作者:戎子和
[大]
[中]
[小]
摘要:
一、财政监察工作的重要意义
列宁多次强调统计和监督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他指出:“统计和监督是把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安排好’并使他能正确地进行工作所必须的主要条件”。列宁讲的监督是指的广义的监督,当然也包括财政监督在内。十月革命胜利以后,苏联十分注意监察工作,第一任监察委员就是斯大林。当时列宁以苏维埃政府名义发布的许多法令,经常有斯大林的副署。列宁为什么这样重视监督,这是针对当时苏联的情况提出来的,有这么三层理由:
(一)从封建经济、资本主义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经济,是一个重大的社会变革。旧的思想传统和旧的习惯势力,还在人们头脑中有深厚的影响。官僚主义,无论在党的机关、政府机关还是在经济结构中,还都非常严重。为了反对旧思想、旧传统,反对官僚主义,列宁认为党和国家要加强监督。
(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不只生产社会化,分配也社会化。大量的工厂、矿山、商业、交通企业国有化,农业集体化,家大业大。同时,在分配收入方面还存在着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矛盾。因此,没有党和国家强有力的监督是不行的。
(三)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新鲜事物,无产阶...
一、财政监察工作的重要意义
列宁多次强调统计和监督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他指出:“统计和监督是把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安排好’并使他能正确地进行工作所必须的主要条件”。列宁讲的监督是指的广义的监督,当然也包括财政监督在内。十月革命胜利以后,苏联十分注意监察工作,第一任监察委员就是斯大林。当时列宁以苏维埃政府名义发布的许多法令,经常有斯大林的副署。列宁为什么这样重视监督,这是针对当时苏联的情况提出来的,有这么三层理由:
(一)从封建经济、资本主义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经济,是一个重大的社会变革。旧的思想传统和旧的习惯势力,还在人们头脑中有深厚的影响。官僚主义,无论在党的机关、政府机关还是在经济结构中,还都非常严重。为了反对旧思想、旧传统,反对官僚主义,列宁认为党和国家要加强监督。
(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不只生产社会化,分配也社会化。大量的工厂、矿山、商业、交通企业国有化,农业集体化,家大业大。同时,在分配收入方面还存在着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矛盾。因此,没有党和国家强有力的监督是不行的。
(三)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新鲜事物,无产阶级成了国家的主人以后,管理经验不足,需要利用旧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专家的技术和经验,来经营管理,而这些人的思想并没有完全转变到工人阶级方面来,这就必须在利用中予以监督。
从我国现在的情况看,由于我国的知识分子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因而第三条已不完全适用,其余两条对我们来说都是适用的、必要的。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学习了苏联的经验,中央政府设立了监察部门,财政部设立了监察司,省、市、自治区和财政厅局也都相应设立了监察机构,这对于反对官僚主义,对于及时检查和处理在企、事业单位里发生的铺张浪费、贪污盗窃等违反法纪问题,曾经发生了良好的作用。一九五八年大跃进一来,好多规章制度受到了冲击,什么会计、什么经济核算都不要了,当时,财政部门的监察机构普遍撤销了。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由于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极左路线的干扰破坏,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边缘,他们大批“条条专政”,大批“利润挂帅”,把合理的规章制度都视为“管、卡、压”,无政府主义泛滥,更谈不上什么监督。以华国锋同志为首的党中央粉碎“四人帮”之后,拨乱反正,要大治,要搞四个现代化,加强法制。经过国务院的批准,才正式恢复了财政监察机构。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尤其是在经济建设中所遇到的大量浪费、损失的事实,都说明党的监督工作和财政监察工作确有存在和加强的必要。
从监督的广义来说。财政银行工作本身,通过收支分配,现金支付,货币流通,经济核算,负有监督的作用。财政监察是整个财政监督的一部分,财政监察组织是用行政手段履行财政监督的一种职能机构。我国现阶段财政监督,我认为有以下几个作用:
(一)财政监督,对于正确执行国民经济计划、财政预算,多快好省地筹集资金和使用资金,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重大作用。
(二)通过财政监督,整顿财经纪律,有利于执行国家的民主与法制,有利于整顿党风党纪,严肃党风党纪。
(三)通过财政监督,检查纠正某些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中存在的特殊化等不正之风,能够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促进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二、充分运用有利条件,做好财政监察工作
当前,做好财政监察工作的有利条件是很多的,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这些条件。
(一)最大的有利条件,是以华国锋同志为首的党中央粉碎“四人帮”,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以来,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都是正确的。一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大力推行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一些违法乱纪的问题,现在群众敢讲敢揭发了;为了加强法制,已经和正在制定一些法律,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强调依法制办事。这样,财政监察工作不仅有了群众的基础,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中央提出整顿党风党纪,严肃政风政纪,特别强调反对无政府主义,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反对派性,反对特殊化。今年中央又公布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这样,财政监察工作的方向和重点就更加明确。
(三)中央先后抓了旅大的典型和河南驻马店的典型,中央领导同志多次讲话强调财经纪律,中纪委并且把整顿财经纪律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这是对财政监察工作的极大支持。
(四)群众觉悟高了,关心国家大事,关心国民经济的发展。人心思治,人心思上,人心思强,人心思四个现代化。不利于四个现代化,不利于安定团结的一些坏人、坏事,群众不答应。有了群众支持,群众监督,我们搞财政监察工作就有了坚强的后盾。
讲了有利条件,是否也有不利条件?有,而且必须看到某些不利条件。
(一)十年浩劫,林彪、“四人帮”的破坏很严重,流毒还未肃清。他们煽动大动乱,胡说越乱越好,当然也就谈不上法令规章制度了。现在少数地方和单位还存在派性,还存在无政府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纪律废弛,极左思潮影响很深,监督监察就更不注意了。
(二)由于林彪、“四人帮”长期破坏,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确实是麻烦成山、问题成山、困难成山。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提出还不久,如何贯彻执行,办法、步骤还在讨论与实施过程中。在这个时候搞财政监察就会碰到一定的困难。
(三)由于有的同志思想认识上不完全一致,在执行中也就不一致。如在基建战线调整方面,好多部门和地方都说你长我不长,在财经体制改革方面,还在典型试行阶段,办法是多种多样;在财政管理方面,统什么,分什么,看法也不完全一致。在这种情况下,财政监察工作中就会遇有某些是非说不清的情况。
(四)财政规章制度不健全,有些已经过时,有些正在建立。规章制度应当有破有立,但在林彪、“四人帮”干扰破坏期间,破多立少,或者是只破不立,目前正在进行规章制度的建立与健全的工作。由于规章制度不健全,没有充分的依据,监察工作说话就不灵。
上述这些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从整个形势看,拨乱反正,势不可挡。所有问题都是在前进中发生的问题,都是大治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应当看到有利条件是主流,不利条件是支流。随着形势的发展,有利的条件越来越多,不利条件越来越少。广大干部和群众是拥护中央政治路线的,我们的工作广大干部和群众是赞助的,中央和各级领导是支持的。例如,处理旅大破坏财经纪律问题,处理天津涉县铁厂的打击报复事件,就引起了中央的重视和群众的拥护。到了这种地步,某些人想捂也捂不住,想保也不行了。我们财政监察的同志,一定要充分认识、运用和发挥上述有利条件,克服不利条件,满怀信心,做好工作。
三、财政监察工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重点抓什么?根据以往的经验,现在财政监察工作的重点应该放在抓财经纪律的检查整顿上。有的同志讲,生产建设中的损失浪费最大,有的单位、有些项目,损失浪费动辄就是几百万、几千万,甚至几亿元。不错,这些问题是确实存在的,也是应该抓的,而且我们的经济主管部门也正在抓。但是,这些问题很复杂,就我们目前财政监察机构现状看来,无论是从人员来说,还是从机构来说,都承担不了这个任务。俗话说“量力而行”,我们还是把力量集中在抓违反财经纪律方面来。抓什么?抓截留国家税利,乱挤成本、乱摊费用、挪用公款、化大公为小公、化公为私、铺张并浪费、贪污盗窃、特殊化不正之风等方面的问题。当然,这不是说有关生产建设和其他方面的问题就不闻不问了。必须肯定,关于这方面的问题也要注意,如发现有不对的地方,也要向有关部门反映。
(二)注意工作方法。毛主席曾一再提醒过我们,要注意工作方法。他把任务比作过河,方法比作“桥”或“船”,不解决方法问题,不注意“桥”和“船”的问题,就过不了河。在财政监察工作中,方法问题很重要。必须注意正确区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问题。我们所检查的问题,主要的大量的是人民内部问题,敌我问题是个别的极少数的。因此,我们应该首先从思想教育出发,以教育为主。
搞好财政监察工作,要注意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就是既要坚持原则,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原则,就是要坚定地按照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规定办事,同一切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规定的现象进行斗争。敢于反映情况,揭露矛盾。这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能动摇的。但同时又要注意事物特殊性的一面,不能把原则当成僵死的东西。当然,在讲灵活性的时候,也不能片面夸大特殊情况,灵活无边。随着企业自主权的扩大,在财政监察中注意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更显得重要。
搞好财政监察工作,要注意事前监督和事后检查相结合,也就是“防”和“堵”要结合,事前监督,一是要开展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二是要制订一些规章、制度,明确规定,提倡什么,禁止什么,那些应办,那些不该办;三是要讲明大局与小局,部分与整体、需要与可能的关系。事后检查就是发现问题,揭露矛盾,研究分析,提出解决办法,做到惩前毖后,以儆效尤。
搞好财政监察工作,也要注意专业监察与群众监督相结合。财政监察现在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广大企事业单位的职工是最了解本单位的情况的,也是最关心本单位生产事业发展的。专业监察同群众监督结合起来,依靠群众,扎根群众,才能有雄厚的基础,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在具体工作中,要注意先抓是非界限分明的,问题明显的,容易解决的。是非界限不清的,问题不明显的,不容易解决的,可以暂时缓一缓,作进一步的调查研究,然后再确定怎么办。这并不是避重就轻,舍难取易,抓小的,不抓大的,而是要考虑在同样问题的条件下,先从那里入手。有些老虎横卧当道,胡作非为,你不摸一下它的屁股行吗!
(三)关于效果问题。有的同志讲,“检查容易,处理难”。认为检查出的问题只有都及时处理了才算有效果。我认为这个看法是不全面的。财政监察工作,是保证计划预算正确执行,把守关口防止走私的哨兵。检查犯法违纪问题,正是为了教育人们遵纪守法,按制度办事,不是单纯为了整人。问题得到及时处理固然是有效的表现,有些问题暂时没有处理也不能说没有效果。只要我们检查出的问题真实、准确,引起各方面的重视,就肯定会有效果。如上海反映的关于利用“试看”、“试听”搞特殊化的问题,引起了中纪委的重视,抓了就很见效。有些问题一时解决不了,反映多了也会引起重视。比如奖金问题,去冬今春滥发的不少,最近又发现了,大家都往上反映,就引起了党中央的重视。有些问题见效快,有些问题见效慢,这有客观情况,人们的认识要有个过程,问题的处理也要有个过程。作为具体作财政监察工作的人来说,当然见效越快越好,要尽可能努力促使缩短处理的过程。至于反映问题,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有的问题可以发通报,有的问题可以公开登报,有的问题还可以给人民日报社、新华通讯社去信反映,有的问题也可以直接反映到财政部,由财政部转中央领导或有关部门进行处理。所有这些都是加速检查处理问题的办法。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既要敢于检查,又要实事求是,有什么问题就是什么问题,不能扩大,也不能缩小。这就要求财政监察部门的同志,做事要严肃、认真、周到、细致,不能粗心大意,随随便便,模模糊糊。
财政监察工作十分重要,但工作中也不可能不遇到阻力。有同志说,“现在没有‘帽子工厂’、‘钢铁工厂’了,还有‘鞋带工厂’。不怕打击报复,就怕‘合理照顾’”。从事财政监察工作的同志,要有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敢于挺身而出,不怕得罪人,不怕撕破脸皮,不怕受到打击迫害。要大公无私,刚正不阿,出于公心,立足于党,立足于人民。只有这样,才能担负起党和人民给予的这个艰巨而光荣的任务。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