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决定从今年起,以专署本級預算和所属县(市)总預算为基础,建立专区預算。
为什么要建立专区預算呢?要回答这个問題,首先要分析一下四川的具体情况。四川是一个大省,轄区辽闊,县市众多,全省共有201个县(市),而且各地經济情况悬殊,工作条件也不尽相同。过去在預算管理上由省直接管到县(市),由于管的面太寬,不仅使省級財政部門的大部分力量陷于日常事务手續,不能抽出更多的力量来加强监督檢查和調查研究,影响了預算管理工作的深度;而且在处理县(市)預算的有关問題时,往往由于对某些具体情况了解和照顧不够,解决問題不能完全切合实际,对于县(市)某些方面的工作,也有一定的影响。其次,省級計划、企业、事业主管部門安排和布置工作都只到专区,由专区結合当地情况再向所属县(市)作具体安排;但在財政管理体制上,专区沒有建立一級預算,对所属县(市)預算沒有統筹調剂的权力,这样就使专区的事权和財权不相适应,而且也影响了財政部門与主管部門之間的协作。在今年年初改进企业、事业管理体制以后,省将一部分企业、事业单位下放到专区,进一步加大了专区的事权,这样,专区的事权和財权之間的矛盾就显得更加突出了。再次,財政工作是一項綜合性的工作,要作好財政工作,就必須注意发揮各地区、各部門和广大群众的积极性。适当加大专区管理財政的权限,使其能够自己安排收支,增强工作主动性,就可以使地方財政工作的大跃进有了更加充分可靠的保証。因此,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建設全面大跃进的新形势,进一步发揮財政工作在促进工农业生产大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特別是使专县建設事业能够更多、更快、更好、更省地发展,四川省在經过两年的酝酿准备以后,决定从今年起建立专区預算,这是完全符合四川省的具体情况的。
专区預算成立后,省对专区預算的管理,采取“划分固定收入来源,以收定支,一定三年不变”的办法,收支指标由专区因地制宜,主动安排,三年內每年收入增长部分和超收結余,全部留归专区。专区預算成立后,县(市)預算为专区預算的組成部分,但仍为一級总預算。专区对县(市)預算也采取“划分固定收入来源,以收定支,一定三年不变”的管理办法。县(市)預算的超收結余全部归县(市)安排使用,收入增长部分則可由专署提取一定比例用以解决全专区需要集中解决的一些問題。这样,建立专区預算后,就从根本上解决了上述三方面存在的問題,使专区能在統一領导下更好地发揮因地制宜的作用,改变目前专县預算管理上的被动局面,大大有利于促进地方工农业生产和各項建設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从目前部分地区反映的情况看,建立专区預算、加大专署的財权以后,已經进一步激发了专县管理財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別是在社会主义建設事业全面大跃进这一新形势的鼓舞和推动下,各专区1958年收入指标,一般都較去年增长20%—30%之間,超过了历年来最高的增长幅度,其中西昌专区保証較去年增长55.88%,爭取达到64.11%。各专区不仅注意发揮預算資金的作用,而且千方百計地筹集預算外資金来支援工农业生产,如遂宁专区計划筹集預算外資金727万元,用来新建和扩建304个厂矿和208个小型水电站;温江专区計划筹集預算外資金2,000万—2,500万元,投資于工农业生产。在資金的安排使用上,各地都力爭压縮非生产性开支,积极扩大生产建設投資。如宜宾专区今年初步安排的預算,經济建設費比去年增长88.7%,基本建設投資(包括自筹資金),在工业方面增长6.32倍,交通方面增长30.7倍,农林水利方面增长1.39倍(不包括农业社投資);而行政管理費則較去年执行数降低12.7%,社会文敎費降低4.7%。許多事实表明,县(市)組織收入和管理支出的积极性也进一步发揮起来了。如江北县的收支指标增訂了九次,一次比一次高;沐川县从四月份起在全县范圍內掀起了一个“提前繳公債,支援大跃进”的热潮,到5月初旬,入庫公債款已超过分配指标的24%,比去年提前七个月超額完成了任务;南溪县的其他收入,去年只收5万元,今年1—4月就收起7.3万元,預計6月底以前可以收起9万元。类似情况,正在不断涌現。这就有力地說明了建立专区預算的措施是完全正确的,也是可行的。
建立专区預算以后,不仅充分发揮了专县管理財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专县生产建設事业的飞速向前发展,而且使省級財政部門减少了許多事务手續,騰出較大力量深入基层,深入实际。目前,省財政厅已經抽出将近三分之二的干部,包括厅长、处长在內,深入专县加强檢查輔导和調查研究等工作,財政工作将会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