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昌图县金山乡第一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农作物,今年遭受了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为了做好今年的农业稅評灾工作,我們选定該社为試点,通过乡党政領导的支持和社干部的协助,經过三天的勘查評議,确定了該社受灾面积为204.89垧,占农业稅計稅面积的26%,歉收产量占計稅产量的16%(即全社受灾一成六)。我們这次評灾工作采取了以下的作法:
一、深入了解和掌握受灾情况,建立評灾組織
1.深入了解和掌握受灾种类和作物受灾程度。首先了解到該社的高粮、大豆和杂豆等作物遭受了春旱、夏雹和粘虫等灾害,而各个生产队受灾的情况不一样,如一、二、三队受雹灾較重,四至九队受虫灾較重,全社受灾面积約达480垧左右。其次,也了解了社內各生产队的經营条件和抗灾程度。从經营条件来看各队是不平衡的,一般的施肥約占耕地面积的40—50%,鏟趟三遍,經营較好的只有三个队,其他生产队則是一般的;从抗灾方面来看,是有成績的,由于該乡党政領导的重視,曾发动和組織广大社員进行了抗灾灭粘虫的运动,全社400多男女社員参加,在十几天的时間內,使用了灭虫葯剂400多斤,基本上战胜了虫灾,确保了丯收。我們了解了这些情况,就做到心中有数,給評灾工作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2.在了解上述情况的同时,酝酿推选評灾委員,建立評灾委員会。評灾委員会由乡党政領导干部担任主要評灾委員,并吸收社內骨干分子和熟悉地段的生产队长或会計員参加,人数大概五至七人。
在評灾委員会組成的时候,向推举出来的評灾委員說明以下三点:①着重說明做好評灾工作是貫彻“依法减免”的主要关鍵。灾情評的眞实与否,也直接涉及到国家、合作社、社員三方面关系的正确处理。因此,必須批判只顧合作社和社員的利益而不顧国家利益;或者偏重国家利益,而忽視合作社和社員利益的傾向。②評好灾情,政府可以在秋征前核定农业稅任务。这样,旣便于国家农业稅的征收,又便于合作社早日确定分値,及时分配。③評好灾情早日下达农业稅任务,也給統購工作带来很大的方便。当評灾委員明确了上述問題后,就便于工作的順利进行。
二、評灾的原則和方法:
1.評灾采取“有灾即評、无灾不查”的原則。即不是所有受过灾的农作物全部都要評灾,因为作物在受灾的当时尙未成熟,还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到成熟期还可轉化为非灾作物。因此,在評灾时,就不应把所有受过灾的作物都要去勘查一下。如該社当初受灾面积达480垧,到評灾时有275.11垧土地轉化为非灾面积,只有204.89垧是成灾的。
2.評灾方法,携带土地等級帳准备查找受灾土地計稅常产和面积,幷塡具农作物灾害評議卡片如下表:

以受灾作物所在的地段为单位进行評灾。第一农业社的土地,目前虽未大片联作,但已基本上打破了个体戶时的地界,根据适地适种,形成了大块联片作物的地段。因此,在評灾时必須适应受灾作物的实际情况,按每种受灾作物的地段評灾。該社評灾面积204.89垧,共評了83个作物地段,如:大豆評灾面积57.51垧分了17段,高粮受灾面积91.22垧分了30段,谷子評灾面积5.31垧分了6段,其他作物50.85垧分了30段。这样分段評定,比从前个体戶时,减少了很多評灾地段。
評受灾作物的实产量是評好灾情的极为重要的环节。我們在評受灾作物实产量的时候,是由全体評委反复协商,并以多数評委的正确意見作为評定的根据的。評受灾作物实产量的单位是一垧,在得出一垧地的实产量后,再計算受灾面积的总产量,然后按評灾折合率折成主粮,求出总实产量。該社第四队大豆受灾面积1.74垧,評定灾后每垧实产为500斤,总产为870斤,按大豆計灾折合率0.63斤頂主粮一斤折算,得出总产量主粮为1,381斤。
社內队队評比,互相审查。如該社受灾严重的第一队,評灾面积占計稅面积39%,而受灾較輕的第三队的評灾面积反而占計稅面积的49%,扩大灾情約在15%以上,評灾面积扩大了7垧之多。后来經过評比討論,将第三队的扩灾部分减除,使各队之間做到大体平衡。
計算全社歉收产量(少于計稅常产的),求出受灾成数。公式是:(評灾面积計稅常产—評灾面积折主粮后的实产量十棵粒不收面积按計稅常产計算部分)÷全社計稅常产=受灾成数。例如該社評灾面积204.89垧,計稅常产是542,344斤,减去灾后总实产量折主粮214,848斤加上棵粒不收按計稅常产計算歉收产量部分11,040斤,合計歉收产量为338,536斤,占計稅常产2,087,944斤的16%,即受灾1.6成。
在这次評灾中,我們对几个具体問題采取了下面的解决办法:
1.在評灾中,对勤劳耕作和耕作不力的要区別对待。从第一社看,农作物生育情况一般較好,但也有个別队因社員生产勁头不高,經营条件不好,而有所謂“人为减产”的作物。对于这些作物,应一律不給予評灾。如該社第二队种高粮20多垧,只鏟趟一遍,造成大量减产,我們就沒有在評灾中給予照顧。但是,在遭灾的作物中,也有一部分是由于耕作不力而减产的因素,对此則应視其邻地作物情况酌予評灾。如第一队东长壠,种高粮177垧,据該队队长自己說:“此地因春旱未能及时播种,又加上沒有及时蒔弄,現每垧只能收高粮1,000斤”;而其邻地自然条件与这块地相似,也受过旱灾,但因鏟趟及时,現每垧能收2,250斤。按这种情况,如果要以每垧2,250斤或1,000斤評議,都不适当,所以我們按每垧实产1,500斤評的灾,比原报产量多加了500斤。
2.对大片作物面积中局部遭灾的評議問題。农业合作化后,土地已經联片,在大片作物之內有局部作物受灾,是决不能按全部作物地段評灾的。否則就会違反評灾原則,扩大了受灾成数。对于这一問題,我們是采取扣块办法解决的。如第四队水沟地种高粮3.92垧,其中只有0.5垧因地势較洼遭了水灾,棵粒未收,評灾时,就在3.92垧中扣除了0.5垧的灾。
3.对間种、混种,上、下两楂作物受灾的評議是一个較为复杂的問題。如間种、混种大豆和玉米,有一种作物遭了灾,应按作物比例分开計算有灾作物和无灾作物,来評議受灾实产量。例如第一队腰截地混种大豆和玉米共3.93垧,其中大豆受了粘虫和旱灾,玉米无灾。我們按混种作物比例分开評議大豆的受灾面积是2.62垧,玉米1.31垧未評灾。在同一地段种两楂作物的,如上楂丯收或下楂受灾,或上楂受灾下楂丯收,均不給評灾。如第三队有1.80垧地,上楂种了小麦丯收,折主粮8,325斤,下楂种蕎麦遭雹灾,我們則未予評灾。如果上下两楂均受了灾,就应按其两楂作物的实产量合并計算評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