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5-12 作者:李先念 国务院副总理兼財政部長
[大]
[中]
[小]
摘要: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国务院提出关于1956年国家决算和1957年国家預算草案的报告,請予审查。
一、1956年国家决算
1956年国家决算收入29,754,444,000元,为預算的100.4%。其中,本年收入28,743,406,000元,为預算的100.42%;上年結余收入1,011,038,000元,为預算的100%。1956年国家决算总支出30,574,138,000元,为預算的102.66%。將1956年同1955年作比較,剔除不可比的部分,即在收入中剔除这兩年的上年結余收入和国外借款收入,在总支出中剔除1955年决算时用結余撥付的銀行信貸資金和地方預算周轉金,則1956年收入实际增長15.82%,支出实际增長17,99%。
1956年收支相抵,当年支出大于当年收入1,830,732,000元。除去使用了1956年預算所列的上年結余收入1,011,038,000元以外,預算赤字为819,694,000元。为了弥补这个赤字,中央財政动用了1954年决算时在銀行存儲备用的結余款項504,396,000元,地方財政动用了以前年度中央撥給地方作为周轉之用的結余款項134,999,000元,其余180,299,000元是从銀行透支解决的。
这里所說的收支数字,是按照已經降低的重工业产品內部調撥价格換算出来的。我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国务院提出关于1956年国家决算和1957年国家預算草案的报告,請予审查。
一、1956年国家决算
1956年国家决算收入29,754,444,000元,为預算的100.4%。其中,本年收入28,743,406,000元,为預算的100.42%;上年結余收入1,011,038,000元,为預算的100%。1956年国家决算总支出30,574,138,000元,为預算的102.66%。將1956年同1955年作比較,剔除不可比的部分,即在收入中剔除这兩年的上年結余收入和国外借款收入,在总支出中剔除1955年决算时用結余撥付的銀行信貸資金和地方預算周轉金,則1956年收入实际增長15.82%,支出实际增長17,99%。
1956年收支相抵,当年支出大于当年收入1,830,732,000元。除去使用了1956年預算所列的上年結余收入1,011,038,000元以外,預算赤字为819,694,000元。为了弥补这个赤字,中央財政动用了1954年决算时在銀行存儲备用的結余款項504,396,000元,地方財政动用了以前年度中央撥給地方作为周轉之用的結余款項134,999,000元,其余180,299,000元是从銀行透支解决的。
这里所說的收支数字,是按照已經降低的重工业产品內部調撥价格換算出来的。我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議上关于1956年国家預算的报告中,曾經說到,1956年要降低国营工业主要生产資料产品的內部調撥价格,国家預算收支数字須要在执行中加以换算和調整。这个报告里所用的数字,除了同以前年度作比較的地方,仍然按照原来的老价数字計算以外,都是重工业品降低調撥价格以后經过換算的新价数字。
1956年各类收入完成的情况如下:
(一)各項稅收共收到14,088,299,000元,为預算的101.94%。其中,工商稅10,098,366,000元,为預算的102.94%;农业稅2,965,401,000元,为預算的98.19%。
(二)企业和事业收入共收到13,426,398,000元,为預算的100.34%。其中,工业各部門收入5,446,819,000元,为預算的96.12%;鉄道、交通、邮电等部門收入2,131,733,000元,为預算的101.92%;商业、粮食、对外貿易等部門收入4,413,872,000元,为預算的103.35%。
(三)債务收入共收到723,954,000元,为預算的97.54%。其中,公債收入606,535,000元,为預算的101.09%;国外借款收入117,419,000元,为預算的82.55%。
(四)其他收入共收到504,755,000元,为預算的74.08%。
1956年各类收入同1955年相比,各項稅收增加11.95%,企业和事业收入增加25.58%,債务收入(不計算国外借款收入)减少2.06%,其他收入减少42.04%。
1956年国家决算收入比上年有不小的增長,主要收入項目一般是完成得較好的。完成較好的原因:第一,1955年农业大丰收,为1956年輕工业生产提供了較为充足的原料,城乡經济都比較活跃,增加了財政收入。第二,1956年动用了历年財政結余,扩大了基本建設的規模和国家各方面的支出,这样,虽然引来若干紧張情况,但是也增加了当年的稅收和企业利潤。第三,1956年許多輕工业品的产量增加很多,从国外进口的高級消費品也較往年为多。这些輕工业品和高級消費品,有的稅率較高,也为国家多提供了一部分財政收入。
1956年也有一些項目沒有完成預算所規定的收入。农业稅因为去年夏季部分地区小麦受灾,产量减少,質量降低,减少了收入。工业收入因为有的部門增加人員过多,工資增長也有一部分超过了原来的計划,加大了成本,减少了利潤,再加上工作中还有其他一些缺点,因而沒有全部完成利潤上繳任务。国外借款收入因为是根据撥付的物資結算的,1956年这些物資沒有按計划全部运到,或者运到較晚,沒有在年內办理結算,所以沒有完成預算收入。其他收入也沒有完成,主要是因为各种零星收入如清仓物資变价收入、公产出租收入、契稅收入、罰款收入等,都較前减少了。
1956年各类支出的情况如下:
(一)經济建設費共支出15,915,132,000元,为預算的104.09%。其中,工业支出8,827,508,000元,为預算的110.94%;农业、林业、水利等支出2,284,422,000元,为預算的105.36%;鉄道、交通、邮电等支出2,782,181,000元,为預算的101.07%;商业、粮食、对外貿易等支出939,796,000元,为預算的110.51%。
(二)社会文敎費共支出4,595,904,000元,为預算的118.279%。其中,文化、敎育、科学、卫生等支出4,020,779,000元,为預算的115.67%;撫恤、社会救济等支出575,125,000元,为預算的140.34%。
(三)国防支出6,116,569,000元,为預算的102.34%。
(四)行政管理支出(包括公安、司法、檢察費)2,659,641,000元,为預算的110.32%。
(五)債务支出721,890,000元,为預算的96.3%。
(六)对外援助支出404,002,000元,为預算的91.9%。
(七)其他支出161,000,000元,为預算的67.28%。
1956年各类支出同1955年相比,經济建設支出增加22.81%,社会文敎支出增加39.82%,国防支出减少5.9%,行政管理支出增加29.6%,債务支出增加10.08%,对外援助支出增加2.76%,其他支出增加60.6%。1956年支出中,用于各类基本建設的投資共为13,986,000,000元,占决算总支出的45.74%,比上年增長62%。
1956年国家各类支出中,除了債务支出、对外援助支出和其他支出三类沒有用完預算所規定的数额以外,經济建設支出、社会文敎支出和行政管理支出等主要項目都超过了預算。超过的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1956年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国家在有关防汛、排水、堵口、复堤、救济和修复等方面增加了开支;由于灾荒的影响和实际执行中有困难,原来决定由地方在农业稅附加中自行解决的一半小学敎育經費,也改由国家預算撥款补助了一部分。
第二,1956年在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設的高潮中,各方面的积极性很高,許多事业計划原来就訂得不小,在执行中間又超过了計划,增大了支出。
第三,1956年企业、事业职工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員工資增長的幅度,部分地超过了原来的計划,特別是人員的增加超过計划更多,除了影响企业部門的上繳利潤以外,还增大了各种事业費和行政管理支出。
第四,1956年降低了国营工业主要生产資料产品的內部調撥价格以后,按照規定,应当相应地减少这些产品生产部門的收入,同时减少这些产品使用部門的支出。但是在实际执行当中,有一部分支出沒有完全核减下来,以致发生亏損1.46亿元。前面所說的1956年赤字8.19亿元之內,是包括着这笔数字的。
第五,1956年在預算管理的某些方面也控制較松,追加了一些不急需或者不很必要的开支。
1956年国家預算收支的增長,保証了建設事业的資金供应,促进了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力地支援了农业、手工业和資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幷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人民的物質和文化生活。
1956年,我国的建設事业获得了极其巨大的胜利。基本建設投資的增長速度,大大超过了以往年度的增長速度。在这一年,我国工业、农业、交通运輸事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許多用現代技术裝备起来的工厂、矿山和水利工程,已經投入生产或者开始使用,更多的規模巨大的建設項目,已經开始施工或者繼續施工。許多我国从来不能制造的重要的現代工业产品,已經从我們自己的工厂里开始制造出来了。1956年工业产值比1955年增長的部分就有139亿元,比1949年全部工业产値108亿元还多。1956年农业生产虽然遭受了几十年来最严重的一次自然灾害,虽然农业生产合作社剛剛建立,組織和領导生产的經驗不够,但是,粮食的产量仍然超过了1955年,除了棉花、油菜籽等少数农作物的产量低于1955年以外,其他許多农作物的产量仍然保持或者超过了1955年的产量。1956年,国家和农民进行了空前規模的农田水利建設,全国增加灌溉面积一亿多亩,这个数字相当于解放以前我国原有全部灌溉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
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合作化,私营工商业的絕大部分轉为公私合营企业,或者組織成为合作商店、合作小組。我国生产关系的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改变,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极其广闊的前途。
1956年,我国就业职工人数增加了230万人,企业职工、国家机关和事业單位工作人員的工資,平均增長了14%左右。在农村中,除了灾区和个別工作較差的地区以外,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大多数社員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收入。1956年文化、敎育、科学、卫生事业也有了較大的发展。
1956年、我国各族、各阶层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領导下,社会主义积极性和生产情緒空前高漲。广大的职工、农民、軍队官兵、知識分子、工商界人士、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以及其他爱国人士,在各自的崗位上,对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設作出了巨大的貢献。先进生产者和先进工作者运动在各行各业中相繼开展,劳动模范和先进人物一批又一批地涌現出来。广大人民群众对于社会主义建設的美好前景充滿着信心和热望。在我国帮助工作的苏联和其他兄弟国家的專家們,也充分表現了国际主义精神,提供了辛勤忘我的劳动。
1956年我国經济、文化工作各个方面的成績是巨大的,这是无可怀疑的。国民經济的迅速发展和广大群众建設热情的空前高漲,是国家預算收支能够有較大增長的可靠基础;而国家預算收支的增長,又是促进工农业生产和整个国民經济发展的重要保証。
1956年国家財政工作在取得重大成績的同时,也发生了一些缺点和錯誤,这些缺点和錯誤是应当正視的。現在,就几个重要問題說明如下:
(一)1956年預算执行的結果,支出大于收入,出現了赤字。从預算本身的收支数字来看,赤字为819,694,000元;从当年收入和当年支出的数字来看,支出大于收入1,830,732,000元。根据历年的情况,每年預算执行的結果,都是当年收入大于当年支出,有一定的結余。国家將这些結余撥給銀行或者存入銀行,增加銀行的信貸資金,以解决各企业部門、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以及其他經济單位增加貸款的需要。1956年年初編制預算的时候,由于对社会主义高潮下的新情况估計不足,仍然根据过去的經驗,在預算收入中列了一笔上年結余。这样,一开始就把預算的底子打大了一些,而在預算执行当中,又由于前面所說的种种原因,先后追加了一些支出,以致执行的結果,收入虽然有所超过,但支出超过較多,不仅动用了原列的上年結余,而且出現了赤字,要从銀行动用財政的历年結余存款和从銀行透支。
(二)一方面,財政上从銀行动用了历年結余款項,幷且从銀行透支了一部分款項,因而增大了銀行的支出;另一方面,銀行本身发放的貸款不但不能縮减,而且超过了原来的計划。原計划增加农业貸款11.2亿元,結果增加了20.3亿元(包括救灾貸款在內);原計划增加手工业、公私合营企业貸款2.9亿元,結果增加了9.4亿元。在銀行信貸收入方面,由于商业部門1956年銷貨較多,归还了一部分貸款,城市人民儲蓄也超过了計划,使收入有所增加。但是整个說来,銀行存款收入增加得少,貸款支出增加得多,收支相抵还有相当大的差额。为了弥补这个差额,国家相应地增加了貨币的发行,以适应当时的需要。同1955年底比較,1956年年底市場貨币流通量增加了16.9亿元(1957年5月底統計,已經回籠了9.7亿元)。当然,从1956年的經济情况看,貨币流通量也是需要增加一部分的。因为1956年工农业生产发展了,商品流通扩大了,原有的市場貨币流通量已經不足以适应新的經济发展的需要;幷且由于农业合作化的基本完成,过去农民是以粮食、棉花等农副产品为儲存手段的,現在这些农副产品主要由农业合作社集体出售了,农民儲存的貨币就比过去增加了,貨币流通量也应当有相应的增加。因此,1956年增加了的貨币流通量,分析起来,一部分是生产发展和商品流通扩大所正常需要的;一部分是农村經济情况变化以后农民儲存所需要的;只有一小部分在一个时候是超过正常需要的。
(三)財政支出和銀行发放的貸款都是要購买物資的。財政收支发生赤字和銀行存款放款发生差额,就会引起若干商品供应的紧張和国家商品物資庫存的减少。根据有关部門的統計,1956年国家商品物資庫存总値比上年减少了約20亿元。商业部門多卖出了这些物資,基本上保証了主要物資的供应,同时也向銀行归还了一部分貸款,抵銷了銀行的一部分信貸支出。应当說,在1956年的具体情况下,为了保証經济建設的加速发展和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进行,动用一部分庫存物資,以支持財政支出和貸款的发放,是完全必要的。在我国,仅商业各部門就經常保有200—300亿元的周轉和庫存物資,动用20亿元的物资并不会影响大局,今后主要物資的供应还是有保証的。
綜合上述各点来看,1956年財政收支和銀行信貸收支都发生了差额,結果,就使貨币流通量增加了一些,商品物資庫存减少了一些。1956年国家究竟多用了多少錢呢?前面所举的几个数字是有交錯重复的。我們硏究,大約多用了20多亿元,即:商品物資庫存减少的部分,加上貨币流通量超过正常需要的部分,就是多用了的数字。
总的說来,1956年国家預算和信貸的支出,絕大部分是正确的,只有一部分是用得多了或者用得不适当。1956年各方面工作的发展是迅速的,成績是巨大的,缺点和錯誤只是部分的。从財政工作来說,成績也是基本的,缺点錯誤是次要的。对于1956年的工作,作这样的估价是不是恰当呢?我們認为是恰当的。我們还不能忘記,1956年建設事业的巨大进展是在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取得的。国家为了領导人民战胜灾荒,先后撥款5.76亿元(包括有关防汛、搶險、堵口、复堤、救济和修复等費用);发放救灾貸款2.8亿元;幷且从全国各地向灾区調集了大量的粮食。从去年七月到今年六月底,国家对受灾省区供应的粮食,同上一个粮食年度比較,增加70亿斤。这样,經过各方面的努力,除了工作中发生了缺点和錯誤的个別地方以外,灾区粮食供应未断,国家供应的粮食价格不漲。如果我們回想一下解放以前的几次大灾荒中,灾区物价狂漲、生产停頓、无数灾民流离失所、餓死冻死,而剝削者侵夺土地、囤积居奇、乘机发財的景况,那末,就絲毫用不着怀疑,如果不是在今天的社会主义制度下面,如果沒有社会主义計划經济,沒有粮食統購統銷的正确政策,要平稳地渡过这样严重的灾荒,是不可想象的;而在这样严重的灾荒情况下,要在建設事业的各个战綫上取得这样巨大的成就,更是不可想象的。其次,我們特別不能忘記,1956年建設事业的巨大进展是在翻天复地的社会大变革的情况下取得的。本来,任何社会制度的大变革和社会經济的重大改組,通常总不可避免地要給社会經济生活帶来大的波动。但是在我們的国家里,完成这样的大革命,几乎沒有引起什么显著的經济上的波动。正是因为1956年的灾荒是平稳渡过的,社会变革是进行得很順利的,人們就往往忽視这些重要情况,不去足够地估計我們曾經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进行建設和取得成績的。总之,对我們的工作应当有全面的、恰当的、实事求是的估价。不正視缺点,就不能認眞地总結經驗,接受敎訓,提高工作;但是,不足够地估計成績,就会看不見主流,就会伤害群众的积极性,使人民群众迷失前进的方向。
1956年各方面工作中的經驗是丰富的。从国家預算的編制和执行中,我們取得了这样一条經驗,这就是預算收支、信貸收支、物資供求三者都必須平衡,并且相互結合。这就是:
第一,国家預算收支的平衡,必須同銀行信貸收支的平衡結合起来,統一安排。我們国家的資金,是通过国家預算和銀行信貸兩种方式来进行分配的。国家預算不仅要保証經济建設和各方面事业开支的需要,同时还要保証銀行发放必要的工商业貸款、农业貸款和其他各种貸款的需要。如果只考虑国家預算收支的平衡,不考虑銀行增加信貸資金的需要,那么,尽管預算收支平衡了,但从国家整个資金的收支来看,仍然会是不平衡的。
在我国,銀行信貸具有怎样一种性質和作用呢?大家知道,在經济事业中,国家撥出基本建設投資,修建了厂房,安裝了机器以后,还必須有一定数量的流动資金,用于購买原料及其他周轉的需要,才能进行生产。国营商业部門和供銷合作社經营采購供应业务,也需要大量的流动資金。所有农业生产合作社和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所有其他集体經济單位和个体經济單位,也都需要一定的流动資金和周轉資金。一切企业和經济單位所需要的流动資金和周轉資金,是分为这样兩个部分的:一部分是各企业各經济單位自己掌握使用的資金,就是自有资金;另一部分是需要貸款解决的資金,就是信貸資金,其中主要是用来解决短期周轉和季节性周轉的資金。这种信貸資金,在我国是由国家銀行集中管理和經营,随时貸給各用款單位的。仅有各企业各經济單位自有的流动資金和周轉資金,沒有这种信貸資金,或者这种信貸資金沒有达到社会經济生活所需要的一定数量,就不可能維持社会的正常生产、正常商品流通和正常的經济生活。
为什么銀行发放貸款所需要增加的信貸資金,必須由国家預算加以保証呢?这是因为:一、我国的經济是社会主义的計划經济,社会流动資金和周轉資金必須有計划地进行安排;二、我們必須基本上稳定物价,不允許銀行任意发行貨币,引起物价波动;三、国民經济在不断地发展和扩大,各企业各經济單位对流动資金和周轉資金的需要不断地增加。因此,銀行的信貸資金必須逐年有所增加,而且需要有可靠的来源。銀行的信貸資金从那里来呢?一个来源是各企业、各經济單位、机关、团体、学校暫时閑置存入銀行的資金和城乡人民的儲蓄;另一个来源是銀行在正常需要的范圍內所发行的貨币。但是,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銀行的信貸資金仅仅依靠这兩个来源是不够的。这个不够的部分就是我們所說的信貸收支差额。为了弥补这个差额,使之达到平衡,只能依靠国家預算撥款来解决。因此,銀行每年需要由国家增撥的信貸资金,应当看作是国家建設事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投資,应当由国家預算有計划地給予保証。这就是我們所說的国家預算收支的平衡必須同銀行信貸收支的平衡結合起来,統一安排。至于銀行如何正确地运用信貸資金、企业如何节約地使用流动資金的問題,这里就不多說了。
第二,預算和信貸的平衡,必須考虑物資供求的平衡。預算的支出和信貸投放,是要用来購买物資的。如果財政收支发生赤字,信貸收支发生差額,最后都要用物資来抵付。因此,財政支出和信貸投放的多少,要根据物資供应的可能情况来决定。如果財政支出和信貸投放过少,就会影响正常的經济周轉,影响建設事业的正常发展。如果財政支出和信貸投放过多,就会使社会購买力超过物資供应的可能,造成物資供应的紧張情况,甚至影响市場物价的稳定。所以說財政收支和信貸收支的平衡,必須考虑物資供求的平衡。
1956年的經驗証明,处理財政問題,不仅要考虑財政的收入和支出,而且要考虑財政同經济的关系。1956年国家預算执行的結果,如果單从財政来看,赤字8.19亿元,只占整个預算支出的2.68%,在我們这样的国家,仅仅这个数字,看起来幷不算大。但是把預算、信貸、物資三个方面結合起来,就可以看出它对于国家庫存物資和市場供应所发生的若干影响。1956年我們的缺点在那里呢?缺点就在于沒有根据全面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經济大发展的情况,照顧信貸資金大量增加的需要,沒有在国家預算中撥付銀行必要的信貸資金,这是1956年信貸支出多于收入和商品庫存减少的重要原因。1956年在財政信貸都有差额的情况下,为什么又沒有发生大的問題呢?这是因为1956年我們有历年积存下来的較为充裕的物資,所以尽管供求关系有些紧張,仍然保証了物資的供应和市場物价的基本稳定。但是1956年的貨币流通量是增加得多了一些。这些多了的貨币,有一部分是要在今年購买物資的。这对今年各項事业的安排有一定的影响,需要我們在今年大力增加生产,节約开支,增加庫存物资,而只要我們注意了这样做,暫时的困难是不难克服的。
1956年工作中的另一条經驗,就是国民經济計划和国家預算的編制,除了注意当年的預算收支、信貸收支和物資供求的平衡以外,还应当瞻前顧后,注意年度之間的相互銜接,避免过大的起伏。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經济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原料的很大部分来自农业,国家資金来源的很大部分也直接或者間接同农业有关,而农业的收成是不稳定的,丰收和歉收是很难預料的。一旦发生灾荒,就要增加当年的財政支出,减少当年的財政收入,特別是要减少第二年的工业生产、物資供应和財政收入。同时,我們的国家还处在建設的初期,家底还薄,各种物資的儲备較少,今后也只能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增加儲备。在这种情况下,年度之間的发展速度有快有慢,是不可避免的,在特殊情况下,大的起伏也难于避免,要求年度之間的发展速度完全均衡是不合乎实际的。但是,年度之間的起伏过大,特別是在发展速度必須减緩的时候,就会給建設事业和人員的安排,帶来若干困难。为了减少这种困难,我們在安排国民經济計划和国家預算的时候,应当瞻前顧后,注意銜接。这就是說,决定基本建設的規模,不仅要看本年有多少建筑材料,而且要看以后年度可能有多少建筑材料;决定工业生产的发展速度,不仅要看本年有多少原料,而且要看以后年度可能有多少原料;决定商品供应的数量,不仅要看本年有多少商品,而且要看以后年度可能有多少商品。进一步說,建設什么項目,生产什么产品,供应什么商品,本年多少,以后年度多少,也应当力求符合实际情况的要求。由于我們的国家有了社会主义的計划經济制度,就有可能有計划地照顧年度之間的銜接,自覚地調节年度之間的起伏幅度,尽量避免过大的起伏。在1956年,由于前几年財政和物資有些結余,1955年农业获得丰收,由于許多新建工程經过前几年的准备,勘察設計已經完成,国外設备大量进口,技术力量已有增强,在这些条件下,將基本建設、工业生产和商品供应的增長速度适当地加快一些是应当的,也是可能的。但是,現在看来,由于我們的經驗不够,增長的幅度有一部分是过大了。假使1956年少增長一点,能够多余出若干原材料和商品物資,对于順利地安排1957年的計划是会有帮助的。1956年的經驗說明,在丰年的时候,应当預計到以后可能的歉收;在有余的时候,应当預計到以后可能发生的不足。这就是說,应当逐步地扩大物資儲备,以丰补歉,以有余补不足,保証我們的建設事业順利地前进,更加发揮計划經济的优越性。
財政、信貸、物資三者必須平衡,編制計划和預算必須瞻前顧后,这都是客覌規律的要求。我們应該努力掌握和适应这种規律。当然,現实生活是复杂生动的,我們所說的平衡只能是相对的平衡。客覌情况是不断变化的,农业的丰歉和其他預計不到的情况,都会在經济生活中引起新的問題,我們的工作也不可能沒有缺点。因此,計划平衡了,在执行过程中还会出現不平衡。旧的不平衡克服了,还会出現新的不平衡。我們的任务就在于加强計划和預算执行的組織工作和檢查工作,克服不断发生的不平衡,推动建設事业的前进。
二、1957年国家預算的安排
为了巩固1956年經济战綫上的偉大胜利,超額完成第一个五年計划,幷且为第二个五年計划打下良好的基础,1957年必須根据財力和物力的条件,适当地安排国家建設的发展規模和速度。1957年国家預算草案,就是根据这种精神和1957年国民經济計划草案的指标編制的。
1957年国家預算收入为29,292,934,000元,同19 56年当年收入28,743,406,000元比較,增加1.91%;1957年国家預算支出也为29,292,934,000元,同1956年决算30,574,138,000元比較,减少4.19%。收支平衡。
1957年国家預算同銀行信貸計划是互相結合的。1957年銀行信貸計划,根据中国人民銀行总行的計算,支出大于收入6亿元,由国家預算增撥信貸資金6亿元来解决。信貸收支平衡。
1957年国家預算收入中,各类收入的数字如下:
(一)各項稅收14,570,209,000元,为上年决算数的103.42%。其中,工商稅10,500,000,000元,为上年的103.98%;农业稅2,990,209,000元,为上年的100.84%。
(二)企业和事业收入13,668,969,000元,为上年的101.81%。其中,工业各部門收入5,880,785,000元,为上年的107.97%;鉄道、交通、邮电等部門收入2,264,692,000元,为上年的106.24%;商业、粮食、对外貿易等部門收入4,101,826,000元,为上年的92.89%。
(三)債务收入623,320,000元,为上年的86.1%。其中,国內公債600,000,000元,为上年的98.92%;国外借款23,320,000元,为上年的19.86%。
(四)其他收入430,436,000元,为上年的85.28%。
为什么1957年各項稅收和企业事业收入比1956年增長不多呢?从工农业生产的情况看,1957年工业总产値將增長4.5%,农副业总产值將增長4.9%,工业成本也將有所降低,而且增产节約运动正在开展,預算收入似乎应当有相当的增加。但是,由于1957年有以下一些情况,就使稅收和企业事业收入不能有相应的增長:
第一,工业总产值虽然將有增長,但各种工业产品的比重发生了变化,国家收入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由于1956年农业生产遭受了灾害,原料不足,有些輕工业品的生产增長速度下降了,有些輕工业品的产量甚至比上年减少了。例如按計划产量,棉紗减产61.1万件,就要减少財政收入3亿多元,估計实际执行中棉紗减产还不只此数。
第二,1957年农业产量將有增長,农业稅征收額在繼續稳定的原則下稍有調整。但是1957年秋季征收的粮食,要到1958年才能变成現款納入預算,因此,1957年国家預算所列的农业稅收入,还不能相应地增加。1957年預算中所列的农业稅收入,包括上年秋征公粮的变价款、本年夏征公粮的变价款,还有一小部分本年秋征当中征收的現款。1956年秋征,因为灾荒减免較多,减征細粮約20亿斤,合現款1.7亿元,影响了1957年农业稅收入。
第三,1957年开始实行了去年已經确定的提高鹽稅稅率的措施,增加收入1亿元;但是,为了鼓励农民养猪,1957年降低了屠宰稅的稅率,提高了生猪的收購价格,减少收入1.5亿元。
第四,1957年提高了某些高級消費品的銷售价格,增加了一部分財政收入;但是,在調整生猪和油菜籽、芝麻等油料的价格当中,收購价格提高得多,銷售价格提高得少,减少了一部分財政收入。这部分减少了的收入,远多于提高某些高級消費品价格所能增加的收入。
第五,1957年政府向供銷合作社征收的所得稅將比去年增加;但是,国营商业部門由于上述价格的調整和国外进口商品特別是高級消費品的减少,减少了一部分收入。
第六,1957年工业、交通、建筑、商业等部門由于上年增加的人員过多,使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受到了一些不利的影响;1957年职工全年的工資都必須按照去年提高了的标准和級別发給,而去年是从四月份或者七月份才开始提高的。这样就增大了企业成本,相对地减少了企业利潤。
由于以上各种原因,就使1957年稅收和利潤很难有較大的增加。至于商业、对外貿易等部門的收入所以比1956年减少,其原因除了上述有关的因素以外,还由于有些地区已經把过去由商业部門向工业部門加工訂貨的办法,改变为由工业部門向商业部門銷售成品的办法,这样,商业部門的收入就要有一部分轉到工业部門。虽然这部分轉移出去的收入,仍然納入了国家預算,但預算中所列的商业收入是减少了。
为什么1957年債务收入比1956年减少了呢?因为1956年債务收入中,有国外借款收入117,419,000元,而1957年債务收入中,国外借款收入只有23,320,000元。这兩年的国外借款收入都是过去借款协定中留下来的尾数。开国以来苏联政府貸給我国的款項,折合人民币共为52.94亿元,其中,1952年以前使用的部分21.74亿元,第一个五年計划期間使用的部分31.2亿元。在国民經济恢复时期和建設初期,苏联曾經几次給予我們貸款援助,我們对于这种援助表示衷心感謝。現在,經过几年的时間,应当說,我們已經更有条件依靠国內自己的积累来进行建設了。
1957年其他收入的所以减少,是因为各种零星收入减少了。
1957年国家預算收入虽然比1956年增長得很少,但是把1957年和1956年兩年收入的增長速度平均計算,每年增長10.81%,这样的增長速度,我們認为是不慢的。我們回顧一下第一个五年計划开始以来各个年度的当年預算收入(为了便于比較,剔除国外借款收入,統按老价計算):1953年213.24亿元,1954年253.53亿元,1955年255.46亿元,1956年295.86亿元,1957年預計300.7亿元。五年收入总数預計共为1,318.79亿元,將比五年計划原列国內收入总数1,302.17亿元超过16.62亿元,即超额完成1.28%。(五年計划原列綜合財政計划收入1,353.28亿元,其中包括企业提取的大修理基金和企业獎励基金43.87亿元,国外借款收入7.24亿元,扣除这些数字,列入預算的国內收入为1,302.17亿元。)如果再加上五年中国外借款收入31.2亿元、1952年以前滾存下来的結余收入17.68亿元、1955年和1956年动用地方作为預算周轉之用的款項1.47亿元,預計五年收入总数共为1,369.14亿元。
从預算收入的来源分析,五年来各类經济成份的繳款在預算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起了很大的变化。国营經济和供銷合作社、手工业合作社繳款所占的比重,1953年为65.4%,1957年將上升到79.2%;农业生产合作社和个体农民繳款所占的比重,1953年为13.4%,1957年將下降到11.2%;公私合营工商业繳款所占的比重,1953年为1.2%,1957年將上升到7.2%;私营工商业繳款所占的比重,1953年为16.9%,1957年將下降到1.1%;此外,还有很小的一部分繳款,如規費、契稅和一般城市居民購买的公債等,很难区分經济成份,这些繳款所占的比重1953年为3.1%,1957年將为1.3%。国家預算收入来源的这种变化,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設和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也表明我国財政經济的基础是更加巩固了。
1957年国家預算支出中,各类支出如下:
(一)經济建設支出13,683,051,000元,占預算支出总数的46.71%,为上年决算数的85.93%。
(二)社会文敎支出4,835,216,000元,占預算的16.51%,为上年的105.36%。
(三)国防支出5,523,320,000元,占預算的18.85%,为上年的90.3%。
(四)行政管理支出2,445,314,000元,占預算的8.35%,为上年的91.99%。
(五)債务支出829,044,000元,占預算的2.83%,为上年的114.84%。
(六)对外援助支出507,890,000元,占預算的1.73%,为上年的125.71%。
(七)其他支出275,344,000元,占預算的0.94%,为上年的170.08%。
(八)增撥銀行信貸資金600,000,000元,占預算的2.05%。
(九)总預备費593,755,000元,占預算的2.03%。
1957年經济建設支出中,工业支出8,121,256,000元,为上年决算数的90.09%;农业、林业、水利等支出2,044,396,000元,为上年的89.4%;鉄道、交通、邮电等支出2,216,442,000元,为上年的80.18%;商业、粮食、对外貿易等支出256,922,000元,为上年的27.21%。
1957年經济建設支出虽然比1956年减少了,但是在資金的使用上,根据保証重点、保証急需的原則,作了更加合理的分配。在工业方面,着重保証了冶金、煤炭、电力、化学(包括化学肥料)、建筑材料等原材料工业、动力工业以及同农业直接有关的工业的投資;着重保証了那些有原材料、有銷路的輕工业的投資;同时对于重工业和輕工业当中生产設备能力有余或者目前并不急需的投資,作了适当的削减。在农林水利方面,着重注意了兴修小型农田水利、推广优良品种、防治病虫害、提高农业技术、防治牲畜疫病等广大农民迫切需要而短期內又容易收效的支出;减少了一部分可以暫时緩办的大型水利工程和增購拖拉机等方面的支出,削减了一些可以节省的开支。在鉄道、交通、邮电方面,着重保証了增建鉄路复綫、加强現有綫路和修建几条鉄路新綫的支出;减少了由于某些新綫工程的推迟而在今年可以减少的支出。在商业、粮食、对外貿易等方面,今年支出削减得較多,只能保証修建十分急需的仓庫和加工工厂的需要。
1957年建設資金的分配当中,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前提下,适当地安排了輕工业的投資。在我国当前的情况下,輕工业的原料大部分是农副业产品,而农副业产品的增長有一定的限度,从国外进口也有一定的限制,幷且,現有的輕工业設备,有的还沒有充分发揮生产能力。这些情况,在安排輕工业投資的时候是必須加以考虑的。1957年农林水利支出总额比去年减少了。减少的原因,除了上述大型水利工程和增購拖拉机的支出有所削减以外,主要是由于去年水灾較大,中途追加了較多的防汛、搶險、堵口、复堤經費,今年这方面的开支减少了。如果扣除这笔数字,今年国家預算中工业支出同农业支出的比例,实际为3.97比1,同1956年的4.19比1相比較,农业支出的比例是略有提高的(这里所說的工业支出和农业支出,都包括基本建設投資和各种事业費)。此外,1957年国家发放的农业貸款,最高发放額將达39亿元,除去到期收回的部分以外,年末余额將由去年年底的30.3亿元增加到33.3亿元。这笔資金只要运用得合理,將对支援农业生产和巩固农业合作化发生重大的作用。
1957年社会文敎支出中,初等和中等敎育支出2,269,330,000元,为上年决算数的112.75%;高等敎育支出636,656,000元,为上年的101.64%;科学支出327,142,000元,为上年的133.91%;文化支出172,351,000元,为上年的90.85%;卫生支出469,067,000元,为上年的95.94%;撫恤和救济支出583,404,000元,为上年的102.66%。
1957年初等、中等敎育支出和高等敎育支出是增加的。但是因为:第一、中小学和高等学校支出中,敎职員的工資占着很大的比重。第二、1956年各級学校招生較多,这些学生是在下半年入学的,只需要开支半年的敎学費用,1957年却需要开支全年的敎学費用。因此,1957年敎育事业还只能根据提高質量、稳步发展的原則来安排。在这种情况下,大中学校招生人数將比去年有若干减少。对于这个問題,需要在社会上和中小学毕业学生中間进行解釋說服工作,提倡不能升学的中小学毕业学生参加农业生产和其他可能参加的劳动。同时还要提倡由人民群众自己出錢,集体地或者个体地办学。只要依靠群众,办法是有的。
1957年科学硏究事业支出和撫恤救济支出也是增加的,只有文化、卫生支出有所减少。文化和卫生事业因为去年有了較大的发展,今年在財力增長較少的情况下,把发展的速度减緩一些是可以的。
今年文化敎育事业的发展,同去年迅速发展的情况来比較,速度虽然减緩了一些,但是由于今年的发展是在去年大大扩展了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事业的規模,仍然有相当的扩大。比如1957年各級学校的在校学生人数同1956年比較,还將有不少的增加。高等学校学生將由40万人增加到44万人;中等学校学生將由516万人增加到557万人;小学学生將由6,346万人增加到6,581万人。
1957年国防支出比1956年作了較大的削减。近年来,我国的国防支出和它在預算中的比例是一再减少的。国防支出的数字,1955年为65亿元,1956年减为61.17亿元,1957年再减为55.23亿元;国防支出在預算支出中所占的比例,1955年为22.1%,1956年减为20%,1957年再减为18.85%。
1957年行政管理支出也比1956年有較大的削减。1957年行政管理支出中,人員的工資开支比1956年仍然是增加的。1957年行政管理支出的减少,主要是大大降低了机关公用費标准的結果。1957年年初已經适当地降低了一部分高級干部的工資。在乡村的基层經济單位、事业單位工作人員和乡干部,他們的工資去年有些地区提得过高了一些,今年准备由地方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地降低一点。这样做,就减少的支出来說,数字不大,但有利于这些人員在生活上更加接近群众,更加便于团結群众,做好工作。
1957年債务支出比1956年增加了1亿多元,主要是因为国內公債还本付息的支出比去年增大了。
1957年对外援助支出比1956年增加了1亿多元。1957年的其他支出包括补发轉业軍人复員費、民兵业务費、少数民族地区补助費等,也有一些增加。
1957年增撥銀行信貸資金6亿元,这是1956年所沒有的。这笔資金实际上也是国家預算用于經济建設方面的支出。它对于滿足国民經济各部門貸款的需要和保証信貸收支的平衡,有重要的作用。
1967年总預备費比1956年少列1.9亿元。但是,1956年在确定預算的时候,有一部分支出,比如增加工資等約4亿元,已經預定要在总預备費內开支。今年預定要在总預备費內开支的,只有准备調整某些农产品購銷价格將发生的亏損大約1亿元。1956年預算中列有上年結余收入,今年則相反地在支出中增撥了銀行信貸資金。今年預算中所列的物資儲备支出和去年預算比較虽然有所减少,但比去年决算中的物資儲备支出却增加不少。因此,今年預算的后备力量,实际上是比去年充实一些的。
以上是1957年国家預算草案中各类支出的主要情况。从各类支出的分配上看,国防支出和行政管理支出在国家預算支出总数中所占的比重,进一步降低了。五年来,用于經济、文化建設的費用和用于国防、行政的費用在国家預算当中所占的比例,已經起了显著的变化。国防和行政管理支出所占的比重,1953年为36.3%,1957年下降为27.2%;經济建設支出和社会文敎支出所占的比重,1953年为55.9%,1957年上升为63.22%。这說明国防和行政管理費用的降低,使国家有可能將較多的資金用于各方面的建設事业。其次,从有关人民生活方面的支出来看,1957年职工工資标准虽然不拟提高,但是,由于1956年增加工資和提升級別是从四月和七月开始的,今年則是按全年計算,这样,絕大部分职工今年全年的工資收入实际上是比去年增加了。1957年农业稅負担基本稳定,农产品价格提高較多,只要沒有較大的灾荒,农民的收入也將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进一步提高,1957年人民的購买力將比去年繼續增長,国家供应的商品总值也將比去年有所增加。有些商品的供应量虽然比去年减少了,但是同1955年以前各年比較起来,仍然是增加得不少的。如棉布的供应量(包括各种用布),1953年为13,034万匹,1954年为12,870万匹,1955年为12,885万匹,1956年为17,405万匹,1957年預計为15,100万匹(1957年是按第二期布票折扣供应的数字計算的)。这說明国家在調整建設規模和速度的同时,还是尽可能地注意了有关人民生活方面的需要。最后,从国家預算支出总数来看,五年支出总数將达到1,369.14亿元,比五年計划原列五年預算支出总数1,309.41亿元超过59.73亿元,即超过4.56%。这說明五年的財政支出保証了国家建設資金的需要,情况是良好的。
1957年上述国家預算的各类支出数字,是按照各种支出的門类,也就是按照預算所列的支出科目划分的。各类支出数字中,包括用于基本建設的支出、事业費支出和其他方面的支出在內。如果單就基本建設投資来看,1957年各类基本建設投資額(包括經济、文敎、国防、行政方面的基本建設在內)共为111亿元,为1956年基本建設投資額的79.37%。第一个五年計划开始以来历年基本建設投資的数字是:1953年65.06亿元,1954年74.98亿元,1955年86.32亿元,1956年139.86亿元,1957年預計111亿元。1957年基本建設投資虽然比1956年减少了,但如果把1957年和1956年兩年投資增長的速度平均計算,每年增長27.7%,速度还是不小的。
1957年經济建設支出和基本建設投資,在資金分配当中削减了可以不办或者可以緩办的部分,保証了必須保証的項目和开支;在照顧必要的服务性和輔助性建設投資的条件下,削减了非生产性建設的投資,增加了生产性建設的投资;只要执行当中能够努力进一步改善設計和施工,那么,較少的投資,可以发揮較大的效能。国家建設的規模仍然是巨大的,前进的速度仍然是相当快的。1957年基本建設計划执行的結果,五年基本建設投資额將达477.22亿元,比五年計划所規定的427.44亿元超过49.78亿元,超过11.6%。
上述国家預算的各类支出数字,包括中央預算和地方預算在內。按中央預算和地方預算来划分,1957年中央預算支出20,732,315,000元,占国家預算总支出的70.78%%,比上年决算数减少4.56%;地方預算支出8,560,619,000元,占国家預算总支出的29.22%,比上年决算数减少3.28%。1957年地方預算支出中,經济建設支出为2,843,025,000元,占地方預算支出总数的32.71%,为上年的86.43%;社会文敎支出为3,396,231,000元,占总数的39.07%,为上年的106.13%;行政管理支出为2,078,544,000元,占总数的23.91%,为上年的92.42%;其他支出为124,161,000元,占总数的1.43%,为上年的110.66%;地方預备費为118,658,000元,占总数的1.37%。1957年地方預算支出虽然比上年略有减少,但是,中央預算支出减少的比例还要大一些。从五年的情况来看,五年来在国家預算支出总数中,中央預算支出和地方預算支出所占的比例发生了相当的变化。中央預算支出占国家預算支出的比例,已經由1953年的75.84%,下降为1957年的70.78%;地方預算支出占国家預算支出的比例,已經由1953年的24.16%,提高到1957年的29.22%。这种比例的变化表明,近年来地方建設事业有了較多的发展。同时也表明,原来由中央各部門管理的事业,有一部分已經开始划交地方管理了。今后还將有步驟地繼續下放一些企业和事业,这是有利于发揮因地制宜、因事制宜的效果,从而有利于国家建設事业的发展的。
1957年地方預算支出中,各少数民族地区的預算支出共为987,697,000元,占地方預算支出总数的10.95%。过去几年来,对少数民族地区有照顧不够的地方,但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支出在国家預算和地方預算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还是有所增長的,幷且增長的速度超过了其他地区的增長速度。
以上1957年国家預算收支的安排,巳經在可能范圍內照顧了各部門、各地区事业发展的需要。我們要將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幷且要在进行建設的同时,逐步改善人民的生活。我們的国家还穷,能够积累的资金是有限度的。有些同志希望自己的部門和地区多分配一些,使事业能够发展得更快一些,这是可以理解的,从一个部門和地区来看,也可能有道理。問題是国家必須兼顧資金积累和人民消費,錢只有这么多,只能权衡輕重緩急,适当加以安排。1957年国家預算收支,从全面来看,可以說是恰当的,也是大体合理的。
1957年国家的預算,收入和支出是平衡的,幷且注意了預算收支、信貸收支和物資供求的平衡,注意了年度之間的安排,只要在执行当中加强努力,做好工作,不但可以完成,而且有可能做到收多于支。1957年預算收入,虽然有上年农业灾歉的影响和其他不利因素,仍然比1956年稍有增長;1957年預算支出,虽然比1956年有若干减少,仍然保証了国家建設事业迅速发展的需要。所以我們認为1957年的国家預算是可靠的,也是积极的。
1957年已經过去几个月了,这里簡要地报告一下一月到五月国家預算收支的情况。一月到五月,国家預算收入共为127.37亿元,完成年度預算草案数的43.48%,相当于去年同期的109.14%;国家預算支出共为107.85亿元,为年度預算草案数的36.82%,相当于去年同期的97.66%。五个月收支相抵,收大于支19.52亿元,而1956年同期收大于支6.26亿元。在收入方面,除了某些工业部門利潤上繳的情况較差以外,一般完成情况是比較好的。在支出方面,基本建設共撥款47.21亿元,按照原定的計划給予了充分的保证;行政費及其他可以节减的开支,則有了显著的降低。由于收支相抵暫时有了一笔为数不小的余数,已經减少了一部分市場貨币流通量,增加了一部分庫存物資,对物資的供应和市場情况,开始发生了有利的影响。所有这些情况說明,几个月来国家預算的收支情况基本上是良好的。但是也应当看到,目前农业收成还不能确定,还有发生自然灾害的可能;同时,尽管由于机关、团体的公用开支大大减少,有关物資的供求情况有了显著的緩和,但是,人民所需要的若干种日用品的供求情况仍然比較紧張。因此,必須繼續兢兢业业,加强工作,不能放松努力。
三、1957年工作中应当注意的几个問題
国家財政是国家各方面經济活动和各方面工作的集中反映。为了保証国家預算的完滿实現,不仅要进一步改进財政管理工作,而且要依靠有关經济工作的加强。現在,我就执行1957年国家預算应当注意的几个問題,提出如下意見:
第一,必須普遍深入地全面地开展群众性的增产节約运动。
中共中央、国务院已經分別作了在全国范圍內开展增产节約运动的指示,政治协商会議全国委員会也作了开展增产节約运动的号召。开展这一运动的关鍵,在于使全体經济工作人員、国家工作人員和全国人民深刻地認識增产节約、勤儉建国的重大意义。增产节約、勤儉建国是扩大社会主义积累、发展社会主义經济的基本方法。我們要把落后的农业国尽可能快地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要在进行建設的同时逐步改善人民的生活,就需要有大量的建設資金,需要合理有效地使用財力物力,这只有依靠全国人民辛勤劳动,艰苦奋斗,克勤克儉,精打細算,才能逐步得到解决。1957年由于我們要克服各种建設事业在前进当中若干暫时的困难,要进一步緩和部分物資的供应紧張,在这种情况下,从各个方面努力增加生产,厉行节約,就具有更为重大的意义。幷且,根据毛泽东主席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內部矛盾的指示,增产节約运动的开展,还有利于改进工作人員的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使他們更加接近群众,同群众共甘苦,以便加强全国人民的团結,調动一切力量,为社会主义建設服务。因此,增产节約不应当看作是临时性的措施,而应当看作是国家建設上長期的根本的方針;不仅具有重大的經济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勤儉建国,勤儉办企业,勤儉办合作社,勤儉办一切事情,应当是每一个經济工作人員、国家工作人員和全休人民牢牢記住的格言,一时一刻也不应忘記。
我国人民历来是勤劳朴素的。我們的革命队伍,从来就有着艰苦奋斗的光荣傳統。开国以来,我們在各項建設事业中繼承了这种傳統,基本上是以勤儉的精神来建国的。今天的政府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能够領导人民勤儉建国的政府。过去几次开展增产节約、反对鋪張浪費的运动,都曾經取得重大的成就。但是,应当看到,在建設事业和各方面的工作中,浪費現象还是不少的,还必須厉行节約,反对浪費。
从1957年的情况看,国家經济活动的各个方面有沒有增产节約的潜力呢?我們認为潜力是很大的,門路是很多的。1957年各部門基本建設投資將有111亿元;工业各部門的生产成本費用仅中央13个工业部就將有112亿元;商业各部門的商品流轉費用將有70多亿元;国家各部門的各种事业費总数將有50亿元(其中經济各部門的勘察設計、科学硏究、技术推广和人員培养等事业費20亿元;文化、敎育、卫生、社会救济的經費30亿元);国家机关、軍队、团体和企业、事业管理机关的公用开支和管理用費(不包括工資开支)將有37亿元左右(其中办公杂支、会議費、邮电費、差旅費、家具購置費等項公用开支約有20多亿元)。上述各項数字是从几个不同分类的角度来說的,这些数字之間有交錯重复的地方。但是从这些数字可以明显地看出,在这样巨大的經济活动当中,增加百分之一的收入或者节約百分之一的支出,就是一个可覌的数额。問題在于能否把潜力发掘出来。只要我們在基本建設方面能够改善設計,改进施工的組織和管理,深入动員內部資源,在保証質量的条件下降低造价;只要在工业生产方面能够根据原料和銷路的可能条件,积极增加生产,提高質量,增加品种,降低成本;只要在商业方面能够合理地調整商业網,减少商品流轉环节,克服商品調运中的不合理情况,努力降低商品流轉費用,减少商品損耗;只要国营經济各部門和供銷合作社能够在使用流动資金方面减少不必要的积压,节約地使用資金;只要在各种事业費方面能够克服許多事业單位由于人員編制和开支定额缺乏严格管理而造成的某些浪費現象;只要机关、团体和企业、事业管理單位能够認眞精簡机構人員,节約公用开支和管理費用;只要这样,所有以上任何一个方面的增产节約,都將有重大的意义,都能够为国家积累巨大的財富或者节减大量的开支。关鍵在于发动和提高广大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依靠群众的智慧,发掘潜力,开辟門路。
近几个月来,增产节約运动已經在許多地方和許多部門变成了广大群众的实际行动,幷且开始获得了显著的成效。許多事实有力地說明,在基本建設方面,一个工业区內根据可能的条件,統一規划、协作建厂,就可以統一使用人力物力,减少分散重复,为国家节約大量資金,幷且加快施工的速度。一个建設單位,适当地調整和改进厂房工程設計,合理地降低輔助性建筑的标准,精打細算,就可以只用較少的投资,达到原定的工程建設要求。許多事实說明,企业單位发动广大职工和工程技术人員,千方百計地想办法,就可以在保証質量的条件下,大大地增加生产。例如煤炭工业部系統,一月到五月原煤的产量超过計划132万吨。冶金工业系統,一月到五月鋼材的产量超过計划11万吨。有些企业單位曾經認为經过多次的生产竞賽,已經是“潜力挖尽、生产到頂”了,現在又大大地发掘出新的潜力,突破了原定的計划。几个月来,机关、部队、团体和企业、事业管理机耩的公用开支普遍降低了,例如全国行政机关的公用开支标准比去年降低了31%,而行政管理工作和业务活动幷沒有受到什么大的影响。勤儉节約、艰苦朴素的优良风气也正在增長,这是人民群众所欢迎的。所有以上事实有力地說明,只要发动群众,把群众的智慧集中起来,就可以用同样多的錢,办更多的事,就可以大大地增加生产,节約开支,为国家建設事业帶来巨大的利益,加速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但是应当指出,增产节約的重要意义幷不是所有部門、所有單位、所有工作人員都巳經了解了的。現在,还有少数人員甚至有一些單位的領导人員,还怕本部門、本單位降低标准、减少投資吃了亏,还在不加区別地追求高的标准,看不起那些因陋就簡、艰苦奋斗的企业和事业。他們有的还在只图自己方便,不願意和同一地区其他單位共同协作,互相支持。此外,也还有少数人仍然在講求排場,追求享受,比生活、比待遇。以上这些作法,不仅浪費国家資財,腐蝕一部分干部的思想,而且会加深人民內部的矛盾,应当进行必要的批判和敎育。
在增产节約运动中还应当防止和克服这样一种想法,就是有些同志認为1953年和1955年已經进行过增产节約运动,今年还是那一套;有的甚至片面地强調过去增产节約运动中发生过的缺点,怀疑增产节約运动的积极意义。我們說,增产节約确实是“旧事重提”,但是在建設社会主义这一偉大而艰巨的事业中,却一时一刻也不能离开这一条平凡淺近的眞理。过去的增产节約运动,尽管发生过若干缺点,那些缺点应当作为經驗敎訓,用来改进今后的工作,但是不能因噎廢食夸大缺点,动搖增产节約这一根本的方針。
在增产节約运动中还要防止和克服这样一种想法,就是有些同志認为今年的計划所規定的增長速度較低,任务比較容易完成,于是能多做的不多做了,能做得快的做得慢了,能做得好和省的不去积极爭取了。一定要說清楚,在規定全面計划的时候,应当强調把計划放在充分可靠的基础上,但在具体执行当中,則应当充分地发揮积极性,力爭完成和超额完成計划所規定的各种指标。用同样的錢,办較多的事,用同样的原材料,生产出更好的产品,注意产品的数量,同时注意产品的質量和生产安全,依然是一切生产和事业中应当积极努力的目标。正是因为1957年調整了建設規模和速度,在具体执行中反对消极松勁的保守思想就更为重要。
目前我們的任务,就是要在已有的基础上把增产节約运动推广到所有的部門、所有的單位去。要認眞檢查这一运动开展的情况,結合整风运动,克服各种思想障碍,进一步把群众发动起来,把运动深入下去,幷且坚持下去。現在第一个五年計划快要結束了,我們已經有了一些經驗敎訓,应当認眞地接受这些經驗敎訓,糾正缺点,改进工作,才能使增产节約运动收到更大的效果,把社会主义建設事业引向新的胜利。
第二,为了完滿地实現1957年国家預算,还必須繼續稳定市場物价。
在我們的国家里,价格是調节国家积累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杠杆之一,在一定的限度內价格对生产和消費起着影响和調节的作用。近几年来,我国市場物价基本上是稳定的。所以說基本上稳定,是因为粮食、布匹、棉花、煤炭等大多数生活必需品和多数工业品都沒有漲价,或者基本上沒有漲价。就是在去年那样严重的灾荒下,这些商品的价格也还是基本上稳定的。这些主要商品的价格的基本稳定,保障了人民生活的安定,幷且为国民經济的順利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是应当承認,去年下半年以来,有一部分商品的价格上漲了一些,这些商品是:若干副食品、某些高級消費品、食鹽和若干手工业品。这些商品的漲价,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国家为了扩大油料作物的种植和鼔励养猪,提高了菜籽、芝麻等油料和生猪的收購价格,同时也适当地提高了食油和猪肉的銷售价格。
(二)为了有助于平衡商品供应同社会購买力之間的差额,幷且适当地增加一些財政收入,国家提高了呢絨和高級紙烟的价格,提高了鹽稅的稅率和食鹽的銷售价格。
(三)开放了国家領导下的自由市場以后,自由市場上若干手工业品和小土产品,由于供不应求,有的还由于成本增加,价格提高了。
(四)有些城市由于去年蔬菜生产遭受了自然灾害,由于今年春寒,上市季节推迟,也由于城市人口增加很快,蔬菜产量赶不上需要,因此,蔬菜的价格上漲了,有些地方在缺菜季节上漲的幅度是相当大的。
以上这些价格的变动,可以总括为这样兩类:一类是屬于国家主动調整的。其中,有的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生产,以便逐步增加产品供应,保証价格的稳定;有的是为了在不影响广大人民生活或者对广大人民生活影响不大的条件下,适当地調节供求关系,增加財政收入。国家对于这些商品价格的調整,是有計划和經过計算的;調整的幅度和范圍是有控制的;調整了价格的商品,在全部商品中只占很小一个部分,大部分幷沒有变动。国家在有些价格的調整中,固然增加了一部分財政收入;但是在另外一些商品价格的調整中,却减少了財政收入。整个說来,减少的財政收入大于增加的財政收入。另一类物价的变动是自由市場上价格的变动。自由市場上的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受着价値規律的支配,某些商品价格的上漲,对于刺激生产,充裕貨源,使价格趋向稳定,有一定的作用。近来自由市場上有些商品上市量已經增多,就說明了这种作用。但也正是由于这样,自由市場上的物价会有一时的一定幅度的摆动,这是早已說过的。总起来說,这个时期許多主要的商品沒有漲价,国家对若干商品价格的調整基本上也是必要的;自由市場上若干商品价格的变动是不可免的,在一定意义上也有积极的一面。覌察物价問題,决不能忽視当时的具体条件,試想,在1956年灾荒的情况下,假使象旧社会那样听由市場漲落,沒有国家的有力掌握和在地区間和季节間作大力的調节,那么,今天的市場物价將会是什么样子呢?当然,由于这个时期若干商品銷售价格的上漲,职工的生活是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的,但是,在去年增加工資以后,职工的支付能力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他們的生活还是有所改善的。农民由于若干农产品提高了收購价格,增加了收入,他們的所得也大于所失。
关于这个时期物价的調整和变动,从工作上来檢查,是有缺点的。第一,由于1956年人民的購买力增加过多,購买力同商品供应量之間发生了一定的差额,这种差额对商品供求关系所发生的作用,在自由市場上表現得較为明显。第二,由于1956年基本建設使用的物資多了,在原材料的分配当中,对于一般为市場服务的生产、主要是手工业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照顧不够,分配較少,使这些生产受到一定的限制,产品数量不足以供应市場的需要。第三,国家領导下的自由市場开放以后,工作一下子还跟不上去,管理和組織都还不够;手工业合作化的初期,由于經驗不足,有些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管理費用和公共积累多了一些,特別是自由市場上手工业原料的价格也在上漲,因而增大了成本,我們在这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第四,蔬菜品种零星复杂,需要保持鮮嫩,由国家全部經营有困难,但有一个时期国家有关主管机关对于蔬菜的生产和供应,确实有注意得不够的地方。这也是某些城市蔬菜价格上漲的一个原因。第五,也还有少数商品,价格虽然沒有变动,但是由于生产和經营管理方面有缺点,商品質量降低了,消費者是有意見的。上述几种主要由国家經营的商品的价格,大都是在今年三、四月份調整的,加上这一个时期自由市場上若干手工业品、副食品、小土产品和蔬菜的价格上漲,这样,就容易在人們中間造成一种印象,覚得物价提高了很多。这也是近来各方面对物价問題反映較多的一个原因。
当前在物价管理上国家应当采取怎样的方針呢?我們認为应当采取繼續稳定物价的方針。对于主要由国家經营的商品,除了个別不合理的以外,一般不再調整商品价格。这样做,是有利于国民經济計划和国家預算的順利执行的。对于自由市場,国家应当通过必要的經济的方法和行政的方法,加强領导和管理,尽可能地避免价格摆动过大的情况。国家有关部門应当在可能范圍內增加手工业生产所需原材料的供应,使手工业能够逐步增加生产,降低产品成本,以便适当地稳定手工业品的价格。各城市和工业区的有关部門应当切实注意对蔬菜生产和供应的領导,增加产量,改善供应,并且由国家經营必要数量的蔬菜,以便运用經济力量,积极影响和調节蔬菜价格。当然,某些手工业品的价格,由于今年原料还不充裕,自由市場上手工业原料的价格还高,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管理还需要逐步积累經驗,所以短时期內还难有較大的回落。自由市場上副食品、小土产品和蔬菜的价格,还需要在努力增加生产和适当加强市場管理当中逐步加以稳定,这是要有一定时間的。今后的物价,还会有若干小的摆动,完全沒有摆动是不可能的,我們的責任在于控制和調节这种摆动的幅度。关于物价問題,还应当說到,在目前情况下,个別地区,个別商品提高收購价,降低銷售价是可能的。但是要求普遍地进一步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購价格,或者不适当地降低工业品的銷售价格,是不現实的。因为这种做法要增加社会購买力,而这种社会購买力的增加,又要受消費物資供应的限制。在不能供应更多的消費物資的情况下,这样做的結果,就会扩大人民購买力同物資供应之間的差额,影响市場物价,人民还是得不到实际的好处。
第三,为了完滿地实現1957年国家預算,还必須进一步加强財政管理,改进財政制度。
加强財政管理,是帮助企业、事业、基本建設單位和国家行政机关改善組織管理、实行經济核算、实行节約制度的一个重要方法,也是国家推动增产节約、克服因循落后、反对貪汚浪費的有力武器之一。1956年由于某些方面放松了管理和监督,因而助長了若干資金分散和浪費的現象,1957年应当克服这些缺点,在繼續发揮各地方、各部門积极性的同时,加强財政管理,厉行財政监督。
1957年国家預算批准以后,在执行当中根据实际情况作必要的調整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在必須有所追加和追减的时候,应当坚持这样的原則:追加支出,必須考虑有无資金来源;追减收入,必須考虑相应地减少支出。1957年在預算执行当中,应当給予各地方和各主管部門相当的灵活性。在支出指标的范圍內,在各个不同項目之間,除了下列限制以外,各地方和各主管部門可以依照規定,进行調剂,机动处理。这些限制是:基本建設支出不能調作一般支出;主要工程的支出,不能調作次要工程的支出;救灾、防汛、修复等費用,不能調作其他无关的支出。1957年基本建設工程的撥款,根据国家的定额和标准进一步核减下来的部分,可以由主管部門另行安排使用。但是基本建設不能挪用生产資金;不能把基本建設費用攤入現有生产的成本,或者用其他减少利潤的方法,扩大基本建設的投資。基本建設工程的年終財务結算办法須要硏究改进,以便配合計划領导和經营管理的改进,克服年終赶工和下年年初窩工的現象。1957年在預算执行过程中,各种預算收入必須按照規定及时地繳入国庫;各种預算支出,必須按照事业的进度和工程的进度及时撥款;企业部門的流动資金必須进一步核实,加速资金的周轉。目前从国家使用的全部流动資金来說,数目是不算多的,但有些企业流动資金过多,有閑置和浪費的現象。事业單位的各种費用必須进一步核减,幷且核实定额,撙节使用。企业和事业單位的管理費用和公用开支,凡是能够和国家机关的开支标准統一起来的,应当按照当地国家机关的开支标准执行。在工資开支方面,国务院已經确定的1957年不提高工資标准、一般不提升級別和控制人員增加的規定,应当严格遵守。1957年国家的农业貸款,基本上应兰在計划指标的范圍內合理发放,农产品預購定金也应当按照計划加以控制。
应当指出,加强財政管理,厉行財政监督,是为了推动事业的发展,而不是妨碍事业的发展。严格的財政监督和單純的財政覌点是兩回事。管理得过严过多,因而限制各地方、各部門的积极性是不对的;放松应有的管理和控制,因而使国家的資金分散和浪費也是不对的。我們的財政工作,檢查起来,对于一些大的方面还沒有很好地管理起来,而对于若干小的方面却有管得过多过細的現象。这是財政工作中一个重要的缺点,今后应当切实地加以改进。
为了加强財政管理,提高財政工作,有必要考虑逐步改进有关的財政制度。
財政制度是保証財政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工具。制度規定得合理,就能够充分发揮各方面的积极性,更好地推动增产节約,促进生产的发展和建設資金的积累。反之,就要影响各方面的积极性,不利于生产的发展和資金的积累。我們現行的制度,有的是有缺点的,有的原来适用,現在情况变化了,不适用了。現在看来,有些制度作些必要的修訂还是可以繼續使用的;另外一些制度,如財政体制和企业財务管理制度,則必須考虑加以改变。
关于財政体制,一年多来已經作了多次的討論,幷且已經在某些具体問題上作了一些改进。这方面的問題,主要是必須划分中央財政同地方財政的权限和責任,將目前地方財政基本上由中央財政統收統支的办法,适当地加以改变,使地方可以在一定范圍內自行安排收支,即是:給地方划定收支的范圍,使地方有固定的收入来源,可以根据国家的政策和統一的計划,安排本地区的收支。这样才能使地方在既經划定的范圍以內,在事业发展而收入增加的时候可以多支一些;这方面节約了,那方面可以多支;这一年有了結余,下一年可以繼續使用;使用得越合理,可以办的事情越多。这样作,就可以將中央的統一領导、統一計划同地方的因地制宜、因事制宜結合起来,使財政工作更好地适应地方的实际情况,幷且有利于进一步发揮地方組織收入、节約支出的积极性。
关于企业財务管理制度,应当考虑改变現行的收入全部上繳、支出全部另行撥款的办法,实行利潤分成的办法,适当地扩大企业部門和企业單位在財务管理上的权限,使企业部門和企业單位能够以分得的一部分收入,解决自己一定的投資和其他必要的开支。这样作,就可以把企业的支出同企业本身的收入結合起来,把国家对企业財务的統一領导同每个企业在业务經营上的独立性結合起来,以便发揮企业部門和企业單位的主动性、积极性,使他們从物質利益上关心本部門本單位的財务情况,努力提高生产,降低成本,增加收入,节約开支。
此外,現行的稅收制度也需要根据新的情况,进行必要的修改。关于工商稅制,主要的問題是应当改变現行的多种稅、多次征的办法,根据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以后的新情况,簡化稅制,簡化納稅手續,以便推动企业更好地加强經济核算,幷且使国家的收入更加均衡和及时。关于农业稅制,主要的問题是应当改变以戶为征收單位和一部分地区实行累进稅、另一部分地区实行比例稅的办法,采用以农业社为征稅單位,幷且考虑統一实行比例稅制的办法,以适应农业合作化以后的新情况。
过去的各种制度,是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制定的。前几年,在財政体制和企业財务管理制度上,集中管理較多,对于有力地統一全国的財政經济、平衡收支、稳定物价、支援抗美援朝战爭以及开始进行有計划的經济建設,起了重大的作用。工商稅制和农业稅制对于保証国家建設資金的需要,調节各阶层人民的收入,配合社会主义改造,也起了重要的作用。問題是情况已經变化了,原来制度中合理的規定,已經不合理了,或者不完全合理了。对于这些制度,近年来我們也曾經作了一些修修补补的工作,但是現在仅仅这样做已經不够了。这些問題都是关系到很多方面的重大問題。从去年开始,我們对于这些問題,已經作了若干研究,拟訂了若干个方案,有的正在进一步研究比較,有的准备选点試办,我們希望能够在1957年或者1958年逐步地解决这些問題。
以上是1957年工作当中应当注意的几个問題。
各位代表!1957年国家預算反映了我国人民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建設事业的要求,反映了我国人民和平建設的强烈願望。这个預算的实現,將要胜利地結束我国的第一个五年建設計划,把国民經济引向新的高漲。在执行1957年国家預算的过程中,我們將遇到一些比較复杂的問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主席的領导下,是无往不胜的,是沒有什么困难不能战胜的。政府决心依靠全国各民族、各民主阶級、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共同努力,順利地完成1957年国家預算,实現国家建設計划。希望全国职工、农民、軍队官兵、知識分子、工商界人士和其他爱国人民,一致行动,为完滿地实現1957年国家預算而奋斗!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