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解放以来,由于党和政府的深切关怀,我国的高等敎育事业在短短的几年中已經有了迅速的发展,新建和扩建了数十所高等院校。同时,各院校在仪器設备方面,也得到了大量的补充,基本上保証了敎学的需要。所有这些都說明了我国的高等敎育事业在解放后的几年中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但是,近兩三年来,在高等学校中出現了积压器材設备和不管需要与可能而在設备方面片面追求好、多、全和样样現代化等不良現象。尤其是在仪器設备方面,这种現象在某种程度上說已經相当严重。
第一、有些高等学校对于仪器設备的購置,事先考虑不周,不熟悉設备的規格和性能是否适用于敎学,而只是看貨單定貨,結果是貨到以后往往不能用于敎学。如有一个大学1954年化20,000余元由国外購买了一台箱式电爐,結果因爐身大、耗电量多而不能使用。
第二、有些高等学校对仪器設备的要求过高,过于追求精密,不願意用旧的,希望多購买新的現代化設备的現象也很普遍。在这种思想支配下,虽然国家多化了不少錢,但是敎学效果并沒有因此而提高多少。如某学院电工实驗室有0.2級的精密仪表89个,而且都是每个价值1,000元左右的进口貨。实际上这种比較精密的仪表只适用于矯正其他仪表和科...
解放以来,由于党和政府的深切关怀,我国的高等敎育事业在短短的几年中已經有了迅速的发展,新建和扩建了数十所高等院校。同时,各院校在仪器設备方面,也得到了大量的补充,基本上保証了敎学的需要。所有这些都說明了我国的高等敎育事业在解放后的几年中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但是,近兩三年来,在高等学校中出現了积压器材設备和不管需要与可能而在設备方面片面追求好、多、全和样样現代化等不良現象。尤其是在仪器設备方面,这种現象在某种程度上說已經相当严重。
第一、有些高等学校对于仪器設备的購置,事先考虑不周,不熟悉設备的規格和性能是否适用于敎学,而只是看貨單定貨,結果是貨到以后往往不能用于敎学。如有一个大学1954年化20,000余元由国外購买了一台箱式电爐,結果因爐身大、耗电量多而不能使用。
第二、有些高等学校对仪器設备的要求过高,过于追求精密,不願意用旧的,希望多購买新的現代化設备的現象也很普遍。在这种思想支配下,虽然国家多化了不少錢,但是敎学效果并沒有因此而提高多少。如某学院电工实驗室有0.2級的精密仪表89个,而且都是每个价值1,000元左右的进口貨。实际上这种比較精密的仪表只适用于矯正其他仪表和科学研究。一般需用量也很小。学生实驗一般用国产1.0—1.5級的即可(国产1.5級每只价値大約30—40元)。用这种精密仪表来代替一般仪表使用是很不經济的。
第三、有些高等学校現有的仪器設备利用率不高。部分設备很少使用,甚至有很多設备买来以后从未用过就長期积压在仓庫里。如有一个学院1953年用48,000元买了12台分析天平,可是一直沒有使用,直到去年7月份清点时才开箱。又如有一个医学院未經敎研組領用而积压在庫房里的敎学設备的价値达12 5,000元以上,光是显微鏡就有87台,其中57台根本一次也沒有用过。
第四,部分学生不遵守仪器使用規則,致使一些貴重的精密仪器受到了不应有的損坏。如某大学物理系的一架价值一万余元的“原子核計数器”,因学生搬动时不小心打坏了眞空管,以致長期不能使用。
以上所举的这些例子說明,部分高等学校在仪器設备的購置、使用方面的浪費情况是严重的。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除了在客覌上由于对国外市場情况不了解以致对部分新型設备的性能和規格不了解外,也还由于我們在思想上存在着不切实际地追求好、多、全和样样現代化的傾向。我个人認为这是一种傾向,如不加以克服和糾正,就会繼續浪費国家的資金。
几年来的敎育事业所获得的巨大成就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对高等学校仪器設备方面的积压浪費現象也不应該有任何忽視。我們应該在保証敎学需要,提高敎学質量的原則下,大力为国家节省資金,使国家在文敎事业方面所化費的每一元錢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使用。为了克服仪器設备方面的浪費情况,个人認为除了必須加强对广大学生和敎职員工进行精簡节約,勤儉办学的敎育外,还須加强对仪器設备的購置和使用方面的管理。首先,希望各个高等学校对已有設备的数量和使用情况进行清点和檢查,在提高設备利用率和保証敎学需要的原則下,进行合理調整。对于本校不适用或多余的設备,应該調給需要这些設备的其他学校或其他單位,以互通有无,节約国家資金。防止一边积压,一边又要購买的浪費現象。其次,各高等学校和各級管理部門在申請和批准購置設备时,要周密考虑,是否切实需要。要熟悉所需購买設备的規格和性能,是否能够适合于敎学。我們应該提倡在不影响敎学質量的前提下,可买可不买的坚决不买;旧設备只要还能使用,就决不輕易报廢;一般仪器設备能用的就坚决不用更精密的。力求做到卽能保証敎学需要,又不浪費国家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