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成就
【20396.25亿元】
2017年广西全区生产总值(GDP)20396.25亿元,比1958年24.52亿元增长 830.82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1955元,比1958年113元增长370.28倍。
【2604.32亿元】
2017年全区财政收入2604.32亿元,比1958年4.66亿元增长557.86倍。
【4908.55亿元】
2017年全区财政支出4908.55亿元,比1958年6.13亿元增长799.74倍。
【3306元】
全区人均财政收入水平从2013年2792元提高到2017年3306元;人均财政支出水平从2013年6799元提高到2017年10057元。
【10153亿元】
2013—2017年,广西共计获得中央转移支付10153亿元,年均增长8.0%。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6837亿元,年均增长11.2%;专项转移支付3316亿元,年均增长2.3%。
【3996.93亿元】
自治区民生支出2013年2432.53亿元,占财政支出75.8%,2017年提高到3996.93亿元,占财政支出81.4%。
【12.33万公里】
2017年末自治区公路总里程12.33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5259公里,铁路营业总里程5140公里,高速铁路营业里程1751公里;而1958年公路通车里程是13570公里,铁路里程1358公里。
【7663.71亿元】
2017年自治区工业增加值7663.71亿元,比1958年5.79亿元增长1322.61倍。
【1467.7万吨】
2017年自治区全年粮食产量1467.7万吨,比1958年586.05万吨增长1.5倍。
【609万人】
2013—2017年,广西累计减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09万人,年均减贫120多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8%下降到7.9%左右。累计投入脱贫攻坚战资金860多亿元,其中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20.4亿元。
【27.99万人】
2017年广西普通高校招收本专科学生27.99万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4%,广西公共财政教育经费占公共财政支出比例排全国第三位。
【3866.34亿元】
自治区从2004年起成功举办了15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与东盟国家的47个港口建立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加快实施“一带一路”重点突破工程,58个项目列入国家项目库。2017年自治区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3866.34亿元。
【128.16亿元】
广西认真贯彻“绿色发展”理念,2009—2017年共安排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128.16亿元,年均增长20.0%。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前列,植被生态质量和植被生态改善程度居全国首位。
【4885万人】
2017年,自治区常住人口4885万人(全国第11位),户籍人口5600万人(全国第10位),少数民族人口1857万人(全国第1位),少数民族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例达到38.4%,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
【19905元】
2017年自治区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905元,比1978年不足百元增长超过200倍。

财政大事记
1958
3月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省财政厅改为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
1960
10月,自治区财政厅和人民银行合署办公,统一领导。
1961
自治区财政厅和自治区人民银行分开办公。同年,恢复自治区税务局和自治区建设银行,与财政厅合署办公。
1984
自治区进行机构改革。2月,自治区财政局改为自治区财政厅。
1985
自治区对市、县实行“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体制。
1994
广西财政收入突破100亿元,达到111.93亿元。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从1月1日起对各地、市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2010
广西全区财政收入突破1000亿元大关,达到1228.61亿元,一般预算支出突破2000亿元大关。
2011
以打造“五个财政”(即发展财政、民生财政、和谐财政、绩效财政、透明财政)作为“十二五”时期广西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全面推行自治区直管县财政管理方式改革。
2012
按照中央改革部署要求,紧紧围绕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总体目标,加快推进预算管理、税收制度、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等各项改革。

1969
自治区财政厅再一次与自治区人民银行合并,成立自治区银行财税局。
1972
11月,自治区、地、市、县财政局与人民银行机构分别 设置。
1978
为适应经济体制转轨需要,广西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实行了包干制财政体制。
1998
建立并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加强各级政府非税收入纳入预算管理,初步建立政府收入的四本账;大力推行部门预算制度,规范预算编制和分类方法,全面反映政府收支状况。
2002
完善财政管理体制。按中央对地方改革方案进行了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自治区对下的分税制财政体制进行较大调整,进一步取消原体制各类上解,对自治区与市县的收入进行了重新划分。
2006
贯彻“开拓财源,做大蛋糕;优化结构,盘活存量;公平分配,保障供给;强化监督,提高绩效”的“三十二字理财”方针和“公平、透明、高效、廉洁”理财原则,努力做大财政蛋糕,优化支出结构。
2015
广西地方税收收入总量首次突破千亿元,全区财政支出首次突破4000亿元大关。出台《广西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方案》,明确广西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提出2020年基本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2016
不断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为增值税纳税人减轻税负超过70亿元。提出“开源增收强实力、保稳促转强调控、惠民补短强保障、改革创新强职能、依法监管强绩效、从严务实强服务”的“六强”型财政理财思路。
2017
提炼“勤廉精细 佐政为民”的广西财政精神,为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保障。改革完善自治区对县财政体制,将全部县由自治区财政直管改为48个由自治区直管和23个由设区市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