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悠悠黄河水,凛凛塞上风,六十载风雨历程。六十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总量持续攀升,财政实力显著增强,生态环境、民生福祉也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今天的塞上江南,风光旖旎,人民安居乐业,各民族平等团结繁荣,阔步走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上世纪50年代的宁夏,交通闭塞、信息短缺,马车、骆驼、羊皮筏子是主要运输方式。六十年后的今天,在宁夏境内,高速公路、沙漠铁路穿过高山、戈壁,将塞上江南与各地紧密连接在一起。

曾经一度因围湖造田、填湖盖楼、工业污染等因素,银川面临“湖枯水臭城失色”的困境。2000年以来,以重塑“塞上湖城”为目标,银川逐渐探索出一条生态立市、人水和谐的水生态环境建设之路。

60年沧桑巨变,宁夏旅游业的发展也日渐步入佳境。2017年,全区旅游总收入达278亿元,旅游总收入...
悠悠黄河水,凛凛塞上风,六十载风雨历程。六十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总量持续攀升,财政实力显著增强,生态环境、民生福祉也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今天的塞上江南,风光旖旎,人民安居乐业,各民族平等团结繁荣,阔步走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上世纪50年代的宁夏,交通闭塞、信息短缺,马车、骆驼、羊皮筏子是主要运输方式。六十年后的今天,在宁夏境内,高速公路、沙漠铁路穿过高山、戈壁,将塞上江南与各地紧密连接在一起。

曾经一度因围湖造田、填湖盖楼、工业污染等因素,银川面临“湖枯水臭城失色”的困境。2000年以来,以重塑“塞上湖城”为目标,银川逐渐探索出一条生态立市、人水和谐的水生态环境建设之路。

60年沧桑巨变,宁夏旅游业的发展也日渐步入佳境。2017年,全区旅游总收入达278亿元,旅游总收入占全区GDP超过8%。


60年变迁,宁夏城乡旧貌换新颜,城市化步伐全面加快,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社会事业水平大幅提升。



责任编辑 刘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