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丙申七月,感中央之政策,承政府之资助,藉美村之春风,始得治塘之初心。
一亩方塘,乃郭氏列宗之祖产,盖百年光景。忆鱼欢水澈,灌良田数亩,赐生命之水,泽被后世儿孙。缘环境恶化,涸泽鱼绝,恶臭乡里,十载有余。
故,大战酷暑,历时两月,重拾废墟。愿爱之护之,共建和谐家园。
是为记。
家乡有一口水池,是名副其实的乡间野塘,很不起眼,我却对她有着深深的眷恋。
百余年来,这口小池一直默默守护着家乡,养育着乡人。曾经的小池,清澈拙朴,天生的水,自然的风,摇曳的柳,欢遛的鱼,漫游的虾,游弋的蝌蚪……孩提时的我们,最爱击水其间,或追逐鱼虾,或戏水玩闹。
然而,记不清是哪一年,小池开始荒芜,泽涸鱼绝,茅封草长。积年累月,已满是淤腐的泥,霸道的草,阵风吹过,到处弥漫着腐臭的味道。每到春夏,绿肥红瘦,而到秋冬,则一池枯黄,西风残照。小池每况愈下,日益荒废,再也不见当年的风景,再也难寻当初的美好。
有人说,乡愁是一碗水,或是一杯酒,而我的乡愁则是这口已经荒废的小池。散布塆落的花园洋房,拔地而起的乡村别墅,驰骋乡里的豪华轿车,冲淡不了我对塆中小池的那许愁。每当想起千里之外的小...
丙申七月,感中央之政策,承政府之资助,藉美村之春风,始得治塘之初心。
一亩方塘,乃郭氏列宗之祖产,盖百年光景。忆鱼欢水澈,灌良田数亩,赐生命之水,泽被后世儿孙。缘环境恶化,涸泽鱼绝,恶臭乡里,十载有余。
故,大战酷暑,历时两月,重拾废墟。愿爱之护之,共建和谐家园。
是为记。
家乡有一口水池,是名副其实的乡间野塘,很不起眼,我却对她有着深深的眷恋。
百余年来,这口小池一直默默守护着家乡,养育着乡人。曾经的小池,清澈拙朴,天生的水,自然的风,摇曳的柳,欢遛的鱼,漫游的虾,游弋的蝌蚪……孩提时的我们,最爱击水其间,或追逐鱼虾,或戏水玩闹。
然而,记不清是哪一年,小池开始荒芜,泽涸鱼绝,茅封草长。积年累月,已满是淤腐的泥,霸道的草,阵风吹过,到处弥漫着腐臭的味道。每到春夏,绿肥红瘦,而到秋冬,则一池枯黄,西风残照。小池每况愈下,日益荒废,再也不见当年的风景,再也难寻当初的美好。
有人说,乡愁是一碗水,或是一杯酒,而我的乡愁则是这口已经荒废的小池。散布塆落的花园洋房,拔地而起的乡村别墅,驰骋乡里的豪华轿车,冲淡不了我对塆中小池的那许愁。每当想起千里之外的小池,心中便隐隐作痛。时常担忧小池何去何从,是继续荒芜遭人厌弃,还是被乡人掩埋留作耕用?
美丽乡村春风劲吹,小池有幸沐浴春风。随着中央财政支农力度加大,家乡罗田虽是“吃饭型”财政,但得益于领导重视与财政扶持,这口荒废多年的小池终于重获新生,旧貌换新颜,实在令人欣慰。今年春节回家,特地到池畔一游。石岸锁着清池,护栏守着方塘。清风吹拂,吹皱一池碧水,水面漾起阵阵幽香,心情也随之荡漾。正如朱熹笔下的名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惟愿乡人爱之惜之,共建美好和谐家园。
责任编辑 李艳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