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2-11 作者:
[大]
[中]
[小]
摘要:
全球
联合国:富裕国家提高内需至关重要
2015年10月6日,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组织发布《贸易和发展报告》表示,面对持续的需求短缺,富裕国家需增加公共开支,提高工资水平,促进需求,以振兴经济并使之迈上稳定增长的道路。报告强调,限制消费者需求和制约私人投资的重要因素在于工资份额的下降和逐渐扩大的收入不平等。
IMF:全球金融尚未实现稳定,下行风险显著
10月7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金融顾问维纳尔斯发文表示,目前尚未实现全球金融稳定,下行风险显著。随着经济复苏面扩大和巩固,发达经济体金融稳定状况已在改善,风险正转向新兴经济体。IMF建议,应立即实施政策升级,以避免下行风险,并实现货币和金融条件“成功正常化”,这将确保金融稳定并强化经济复苏。
WTO:《贸易便利化协定》将给成员国带来巨大经济收益
10月26日,世界贸易组织(WTO)发表《2015世界贸易报告》,重点介绍了WTO于2013年通过的《贸易便利化协定》给成员国所带来的益处和挑战。
OECD:新兴市场增长放缓,全球贸易前景堪忧
11月9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最新《经济展望》报告指出,由于新兴市场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和全...
全球
联合国:富裕国家提高内需至关重要
2015年10月6日,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组织发布《贸易和发展报告》表示,面对持续的需求短缺,富裕国家需增加公共开支,提高工资水平,促进需求,以振兴经济并使之迈上稳定增长的道路。报告强调,限制消费者需求和制约私人投资的重要因素在于工资份额的下降和逐渐扩大的收入不平等。
IMF:全球金融尚未实现稳定,下行风险显著
10月7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金融顾问维纳尔斯发文表示,目前尚未实现全球金融稳定,下行风险显著。随着经济复苏面扩大和巩固,发达经济体金融稳定状况已在改善,风险正转向新兴经济体。IMF建议,应立即实施政策升级,以避免下行风险,并实现货币和金融条件“成功正常化”,这将确保金融稳定并强化经济复苏。
WTO:《贸易便利化协定》将给成员国带来巨大经济收益
10月26日,世界贸易组织(WTO)发表《2015世界贸易报告》,重点介绍了WTO于2013年通过的《贸易便利化协定》给成员国所带来的益处和挑战。
OECD:新兴市场增长放缓,全球贸易前景堪忧
11月9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最新《经济展望》报告指出,由于新兴市场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和全球贸易进一步大幅下滑,预计2015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下降至2.9%,远低于长期平均水平;2016年和2017年全球经济逐步复苏,增长率分别升至3.3%和3.6%。但复苏有赖于中国经济再平衡的顺利推进和发达经济体投资增长的带动。
美洲
美智库:美国对全球服务出口规模之大史无前例
10月19日,美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发文分析近几十年来美国服务贸易的趋势表示,2015年8月美国服务出口额为606亿美元,为有记录以来的历史最高单月出口额。居于出口前列的服务类别是旅游(游客在美国的支出,包括外国留学生),商业服务(不包括金融和保险)以及知识产权使用收费。最近几年,服务出口已占到美国商品与服务出口总额的30%。
OECD:巴西正处于经济回归正轨的关键时刻
11月4日,OECD发布《巴西经济调查》报告指出,过去20年中,巴西在社会和经济领域取得显著进步,但若想实现经济更强劲、公平、绿色的增长,现在必须克服一系列重大挑战。报告表示,巴西正处于财税形势严峻、通货膨胀高企、大宗商品价格下滑的关键时刻。这些问题使整体经济承压,预计2015年和2016年经济将分别收缩3.2%和1.2%。因此,OECD建议巴西继续推进财政整顿计划,强化公共财政,重塑市场信心,并为严重的人口老龄化做好准备。
美智库发布美元基本均衡汇率评估报告
11月17日,美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发布《基本均衡汇率评估》半年度报告指出,与2008—2010年初和2011年水平相比,美元被高估约10%。近两年美元实际有效汇率上升近15%,这将使美国需求增速在未来五年每年放缓0.5%。
美智库:巴西经济形势严峻
12月2日,美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发表文章称,由于市场信心荡然无存,2015年巴西经济一蹶不振。最近公布的2015年第三季度GDP数据反映出巴西经济下滑比预期更为严重。与2014年同期相比,三季度巴西投资下降15%,家庭消费萎缩4.5%,国内需求的暴跌造成GDP下降4.5%。若巴西经济在2015年第四季度尚无法实现零增长(已是对巴西经济形势的乐观估计),则2015年其GDP将下降3.5%,这将是1990年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
美智库:美联储利率上调是种合理选择
12月23日,美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发表文章称,美联储近期加息0.25个百分点,这是近10年来首次加息。但美联储必须持续关注劳动力市场,并平衡就业创造和工人进入劳动力市场的速度。
美智库:美国应设法应对老龄化风险
近日,美智库布鲁金斯学会发表文章称,美国“婴儿潮”一代即将退休,他们将面临老龄化带来的潜在支出和医疗需求压力。文章建议,为使美国未来老龄化支出可控,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购买更多保险;为老年人创造在家养老的渠道;州政府多加尝试,以更好地提供期照顾和支持服务。
美智库:巴西经济面临失控风险
近日,美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表示,巴西庞大的预算赤字正在不断增长,造成巴西央行面临政策两难困境。如果央行提高利率控制失控的通胀,无疑会增加公共部门的利息负担,使得财政赤字不断恶化。为阻止巴西货币雷亚尔贬值,巴西货币当局对外汇市场进行了干预,大量购入雷亚尔,却进一步提高了利息成本。如果巴西不能制定可信的财政整顿计划,解决结构性问题,巴西可能会再次遭遇持续的高通胀。
欧洲
英智库:伦敦经济受房价飙升影响
10月12日,英智库经济与商业研究中心发布报告指出,房屋价格和租金飙升使得英国经济每年损失十亿英镑和数以千计的就业机会。
英智库:英国留在欧盟更强大
10月19日,英智库经济与商业研究中心发布《英国留在单一市场的影响》指出,留在欧盟可以在随后15年给英国提供成千上万个就业机会。留在欧盟将使英国企业在能源、交通、数字化服务方面获得更多进入欧洲市场的渠道,得到更多全新的贸易订单,预计到2030年每年可以给英国经济增加580亿英镑,相当于GDP增长2.8%。
OECD:德国应努力实现其援助目标
11月4日,OECD发布最新《德国同行审议报告》指出,德国对外援助创下新高并处于上升趋势,但仍需更多努力以达到联合国要求的发展援助(ODA)占国民总收入(GNI)0.7%和向最贫困国家提供更多援助的目标。
英智库:引入国家最低生活工资将给英国带来负面影响
11月6日,英智库经济与商业研究中心发文指出,英国引入国家最低生活工资将提高工资水平、改善低收入工人的购买力、增加政府税收、降低保留职位工人的福利支出。然而,该政策也会带来负面影响。
英智库:低油价促进英国经济增长
11月20日,英智库经济与商业研究中心发布最新研究报告称,石油和燃料价格下跌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家庭消费能力、促进企业投资。这意味着2015年较低的汽油和柴油价格将使英国GDP提高0.5%—0.6%。
英智库:为国民提供基本数字技能将促进英国经济发展
11月23日,英智库经济与商业研究中心发布最新研究报告称,若英国未来10年每年分别投资13.1亿和3.36亿英镑于数字技能提供和个人数字设备,其经济将每年获益143亿英镑,呈现将近10倍的投资回报率。
英智库:英国财长对财政前景预测过于乐观
11月25日,英智库经济与商业研究中心发布最新报告称,英国财长发表秋季声明时,或将对英国财政前景持积极态度。报告认为,尽管2015年借贷目标基本完成,家庭收入和消费者支出也推动收入上升,但未来英国财政前景仍不容乐观。
美智库:欧元或将与美元平价
11月30日,美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发表文章称,欧元或将在时隔13年后再度与美元平价。自上次于2002年12月实现平价以来,欧元兑美元汇率于2008年7月见顶,达1.6,又于2015年3月降至低点1.0458。若欧元与美元实现平价,欧洲经济将实现显著增长。
欧智库:意大利或成为未来欧洲经济领袖
近日,欧智库布鲁盖尔研究所发表文章指出,如果意大利伦齐政府能够坚持推进就业、公共管理和机构改革,在低油价和欧元疲软外以及欧央行政策使得意主权债券收益率下降、财政空间扩大的外部因素利好的情况下,意大利可能发展成为欧洲的经济领导者。
亚洲
IMF:妥善管控中国经济转型可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动力
10月5日,IMF表示,中国经济的转型过程伴随着经济放缓的风险,并会给其他国家的经济带来负面效应。尽管如此,中国当前所经历的进口减少和股市波动仍处于可控范围。如果管控得当,中国经济转型将继续为世界经济的增长提供动力。
美智库:中国推动转型升级不会导致经济急剧下滑
10月15日,美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发表文章称,中国经济在高速发展20年后,面临劳动力不足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等不利因素。虽然中国推进转型升级面临诸多难题,但无任何迹象表明中国经济将急剧下滑。
美智库:中国正稳步推进转型升级
10月19日,美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发表文章称,虽然中国2015年三季度GDP增速降至6.9%,但并不代表中国经济面临崩溃。相反,中国正稳步推进转型升级,表现在:中国经济增速下滑主要原因是住房投资大幅降低,进而导致钢铁和其他建筑材料需求明显下降;中国服务业增速仍不足以支撑GDP增长。由此可见,中国能稳步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服务业增速将超过GDP增速,其GDP占比也将进一步扩大。
亚行:克服技能短缺,推动经济增长
10月20日,亚洲开发银行在年度旗舰统计报告《2015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关键指标》中指出,亚太地区的平均入学年限在1970—2010年间几乎翻番,极大地提升了识字率,帮助推动了经济增长,但技能短缺和技能不匹配仍是许多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严重问题。提高教育质量、提升认知能力,有助于亚洲发展中国家在未来几十年内收获经济增长带来的巨额红利。
世行:印度营商环境排名上升
10月28日,世界银行发布《2016年营商环境:衡量监管质量和效率》报告,对全球189个经济体在2014年6月2日—2015年6月1日期间为改善营商环境实施的改革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印度在过去一年里大力改善了营商环境。在189个经济体中,印度营商环境比2014年上升12位,排在第130名,在经过数年的排名下降之后迎来了较大转变。
联合国:亚太仍是全球贸易最具活力的地区
11月2日,联合国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经济社会委员会发表题为《2015年亚太贸易与投资》报告指出,亚太地区贸易和投资量增长正在放缓,但仍是全球贸易最具活力的地区;尽管目前中国经济下滑对某些地区的出口商带来了挑战,但中国的国内结构改革仍然为其他国家创造了新的机遇。
OECD:韩国应提高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匹配度
11月5日,OECD发布《韩国技能战略分析报告》指出,过去几十年韩国经济快速增长,劳动力技能大幅提升,但仍需进一步采取行动使教育更符合劳动力市场需求、消除就业障碍、提高生产力水平。
美智库:中国制造业碳排量占总排量比重偏高
11月13日,美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发布最新研究称,中国制造业碳排量占比偏高,占到82亿吨二氧化碳总排量的31%。只有9个国家的制造业碳排量占比超过30%,巴西、印度、俄罗斯和美国仅分别为27.6%、24.2%、17.7%和9.8%,世界平均水平为20.3%。
OECD:澳大利亚医疗系统太过复杂
11月16日,OECD发布最新《澳大利亚医疗保健质量报告》指出,澳大利亚医疗系统对病人而言太过复杂,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在资金和责任上的分离加剧了这一问题。澳大利亚应该促进患者就医途径的整合,为慢性病的上升做好准备,并降低医疗系统的复杂性。
APEC:亚太地区正处于经济增长转折点
11月17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发布最新《APEC经济趋势分析》报告指出,受全球贸易增速放缓及推进下阶段针对区域内新兴中产阶级消费者的旨在为更多公民和企业开拓新经济机会的贸易和增长刺激措施的影响,亚太经济将持续温和增长。预计2015年将增长3.1%,2016年增长3.4%。
美智库:旅游刺激政策促进日本旅游业繁荣
11月20日,美国外交关系协会发布最新消息称,日本原定于2020年实现赴日游客年度数量达2000万的目标或将在2015年达成,比计划提前五年,因此日本政府将这一目标进一步提高至3000万。这主要是由“安倍经济学”引发的日元走弱和放松签证要求、支持低价航空等旅游刺激政策所致。
美智库:中国气候行动将面临三项挑战
12月15日,美国外交关系协会发表最新评论文章称,中国气候行动将遇到以下三点障碍:总量管制与排放交易系统,中国已承诺在2017年推出一个全国二氧化碳总量管制与排放交易系统;数据困境,要真正应对气候变化,需准确报告煤炭消费、可再生能源使用等数据;巴黎协议精神,各国不仅需遵守国际环境协议条款,更要坚守其精神。
(财政部亚太中心授权刊登)
责任编辑 黄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