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新疆博乐市财政局以做好“服务、改革、文化”三篇文章为抓手,围绕改革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找准财政工作切入点,落实各项财政保障措施,努力提高服务大局、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1993年以来,先后被评为“全国财政系统先进集体”“自治区级文明单位”“自治州民族团结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做服务文章 协奏一方经济
服务企业,着力做大“蛋糕”。边境经济合作区特殊的地理区位是博乐市经济发展的优势所在,只有挪好企业“这颗子”,才能走活财政经济“一盘棋”。一心一意为企业发展搞好服务,在博乐市财政局已成共识。近年来,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博乐市财政局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认真研究和准确把握国家、自治区对边境经济合作区的政策投向,充分发挥政策优势,依托金三角工业园区,做强工业经济。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对部分单位结余资金进行收回统筹安排,弥补了财政收支不平衡的缺口,促进了资金使用效益的最大化,近三年共收回结余资金37042万元。通过努力为企业发展营造优良环境,有力地支持和促进了企业发展。
服务社会,着力办好大事。把促进全市社会发展作为工作重点,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向教育事业倾斜,进一步落实农村义务...
新疆博乐市财政局以做好“服务、改革、文化”三篇文章为抓手,围绕改革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找准财政工作切入点,落实各项财政保障措施,努力提高服务大局、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1993年以来,先后被评为“全国财政系统先进集体”“自治区级文明单位”“自治州民族团结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做服务文章 协奏一方经济
服务企业,着力做大“蛋糕”。边境经济合作区特殊的地理区位是博乐市经济发展的优势所在,只有挪好企业“这颗子”,才能走活财政经济“一盘棋”。一心一意为企业发展搞好服务,在博乐市财政局已成共识。近年来,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博乐市财政局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认真研究和准确把握国家、自治区对边境经济合作区的政策投向,充分发挥政策优势,依托金三角工业园区,做强工业经济。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对部分单位结余资金进行收回统筹安排,弥补了财政收支不平衡的缺口,促进了资金使用效益的最大化,近三年共收回结余资金37042万元。通过努力为企业发展营造优良环境,有力地支持和促进了企业发展。
服务社会,着力办好大事。把促进全市社会发展作为工作重点,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向教育事业倾斜,进一步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积极建议市委、市政府启动了城区教育管理体制和学校布局的调整工作,全力支持中小学布局调整和校舍维修改造,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市财政投入资金集中对25所学校进行扩建改造,彻底解决了原部分城区和广大农村的“就学难”问题。
服务百姓,着力关注民生。老百姓对政府形象的认可,财政是个重要窗口。近年来,随着企业转制、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步伐的不断加快,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也日益显露。社会保障是摆在财政面前一个大难题。面对4.4万离退休职工、1万低保对象的吃饭问题,财政局在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的同时,始终把目光盯在内部管理体制与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上,努力加强社保资金的征收和管理,做到财政资金再紧张,也要优先保证社保经费的到位。近三年通过加大社保资金征缴网络建设,安排资金18.2亿元,使6.85余万社保对象按时足额领到了“养命钱”。按照“五个一批”“八个专项措施”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围绕发展生产和劳动力就业、教育扶持、政策兜底和基础设施及民生改善等工程,加大扶贫攻坚资金投入力度。三年来投入脱贫攻坚专项资金1.5亿元,安排社会保障和就业补助支出20.13亿元,安排医药卫生和计划生育支出16.67亿元,积极落实农机具购置补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等补贴资金0.92亿元,有效助力了脱贫攻坚、群众就业就医等难题。
做改革文章 高歌阳光财政
这几年,随着财政实力的不断增强,博乐市的城乡道路变宽变美了、社区居民活动场所越来越多了、市民上公园不用购票了……这些看似不经意的变化,其实都离不开公共财政。而推动这些工程建设的博乐市也同时在博州财政系统创下了多个“第一”。
预算改革向人民“交账”。按照“公平、透明、规范、科学”的目标设计,博乐市财政局预算改革工作从2014年正式起步。近年来,博乐市人代会期间,人大代表们拿到的财政预算草案由过去的简单“几页纸”变为通俗易懂的“一本书”时,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部门单位苦乐不均的局面彻底扭转了,干部职工心气顺了,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干劲也更足了。目前全市含乡镇共有135家预算单位实行了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改革面达到100%。通过一系列支付改革,进一步提高了财政资金支付的效率、透明度和安全性,单位与财政部门的关系顺了,满意度也提高了。

政府采购还市场公平。政府采购工作针对“裁判员”与“运动员”的关系难以理顺的难题,坚持规范化管理。2013年,针对零星采购给供应商和采购人带来的不便,率先在博州实行了政府采购集中招标、协议供货制度,不仅节约了采购成本,而且大大方便了供需双方,收到了“一箭双雕”的显著效果。为切实履行监管职责,2013年开始,在全州率先对所有政府采购定点单位实行“量化考核、末位淘汰”制度,有效规范了采购市场的正常秩序,还市场以公平,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加快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做文化文章 合唱队伍新曲
“一起身、二让座、三泡茶、四办事、五送客”,这些服务“规矩”,让来访者心情舒畅,如沐春风;首问责任制、办事承诺制、工作督办制、征求意见函,这些规章制度狠抓落实,把辛苦留给自己,把方便送给了群众……在近几年的行风评议中,博乐市财政局的满意率一直在95%以上,在全市市直机关稳居前列。
局党组提出,要紧紧围绕社会稳定的大局,着重从讲政治纪律、讲政治规矩入手,以“四强”干部为标杆,加强财政干部自身素质修养和处置复杂问题的能力,积极探索机关文化建设之路,让具有时代气息的、健康向上的、共同认同的机关精神和工作理念、服务宗旨、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机关文化理念潜移默化地融入、渗透、根植于财政工作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环节。在机关文化建设大讨论的基础上,制定了《机关文化建设实施方案》,编印了《财政机关文化手册》,提出了一系列具有财政特色的机关文化理念。
近年来,局机关共举办各类培训班、专题讲座近50余期,选送财政干部参加财政厅和市委党校的各类培训100余人次。通过学习培训,全局95%以上的干部具有大学学历,干部的公文写作水平、调查研究水平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不忘初心,始终走在落实改革的前沿,博乐市财政局全体工作人员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篇章。他们勤政为民服务基层群众,勇于担当诠释和谐财政,在开拓创新中不断将财政工作推向新高地,为建设“大美博乐”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财政厅供稿)
责任编辑 刘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