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14 作者:宁夏回族自治区财政厅
[大]
[中]
[小]
摘要: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时指出,“越是欠发达地区,越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欠发达地区可以通过东西部联动和对口支援等机制来增加科技创新力量,以创新的思维和坚定的信心探索创新驱动发展新路。”宁夏财政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政策、机制、管理、体制“四种创新”,在支持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取得了成效。
政策创新添动力
(一)主动研究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针对宁夏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不足的最大实际,自治区财政牢固树立“后发追赶”的超越观念,第一时间采取走出去广泛学、沉一线深入研等方式开展调查研究。组织人员到江苏省等东部发达地区考察学习财政支持科技创新的好思路好经验好做法,深入自治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单位听建议、查短板、寻对策,聚焦资金统筹、支出结构、支持方向、资金奖补等重点问题,主动研究支持科技创新的财政政策和措施。自治区财政提出的加大政府R&D投入、加强部门间和政策间资金统筹力度、优化资金支出结构、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等多项政策建议受到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重视,在自治区《关于推进创新驱动战...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时指出,“越是欠发达地区,越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欠发达地区可以通过东西部联动和对口支援等机制来增加科技创新力量,以创新的思维和坚定的信心探索创新驱动发展新路。”宁夏财政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政策、机制、管理、体制“四种创新”,在支持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取得了成效。
政策创新添动力
(一)主动研究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针对宁夏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不足的最大实际,自治区财政牢固树立“后发追赶”的超越观念,第一时间采取走出去广泛学、沉一线深入研等方式开展调查研究。组织人员到江苏省等东部发达地区考察学习财政支持科技创新的好思路好经验好做法,深入自治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单位听建议、查短板、寻对策,聚焦资金统筹、支出结构、支持方向、资金奖补等重点问题,主动研究支持科技创新的财政政策和措施。自治区财政提出的加大政府R&D投入、加强部门间和政策间资金统筹力度、优化资金支出结构、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等多项政策建议受到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重视,在自治区《关于推进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意见》中得到充分吸收和采纳。
(二)实化细化支持科学创新的财政政策。为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操作性,研究制定了《关于提高全社会研发投入水平行动计划》等政策文件,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将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优化整合为基础研究、重点研发、技术创新、科技基础条件等4大类,并细化完善了高新技术企业奖补、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风险补偿、科技创新券等具体政策措施,形成了一整套财政支持政策体系,有效促进了自治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2017年以来,自治区建立了西北首家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宁夏研究院、宁夏碳基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中国枸杞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不断扩充,2019年增幅达到33%。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体系持续完善,科技小巨人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逐年攀升。
机制创新增效力
(一)建立支持创新的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在各级财政收入增长趋缓的情况下,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集中财力优先保障科技创新需求,建立支持创新的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近三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财政科技支出年均增长率为37%。在财政科技投入的引导带动下,2018年全区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1.23%,比2017年提高了0.1个百分点,增幅居西北首位、全国前列,R&D投入强度排名上升到全国第19位。《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9》显示,宁夏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从全国第27位跃升至第23位,提升幅度全国第一。
(二)建立科技金融合作机制。设立中小微企业“科技贷”风险补偿专项资金,与金融机构合作为自治区中小微企业科技项目提供低息贷款。截至2019年末,“科技贷”已为507家(次)企业提供贷款13亿多元。同时还设立5.2亿元的科技创新投资基金和2.5亿元的科技创新与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担保基金,对缓解中小微企业科技项目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建立“科技支宁”东西部合作机制。转变过去靠行政化手段“拉郎配”的惯性思维和东部地区无偿援助西部地区的依赖思想,大胆探索建立“市场主导、政府引导,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东西部合作机制。截至目前,参与东西部科技合作的高校、院所超过150个,签署了科技合作协议的省市、高校院所各有8个,集聚了一批高层次人才、前沿科技等优势资源助力宁夏创新发展。
(四)建立人才支撑机制。科技创新离不开人才支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勇于打破机制束缚,加大支持引才引智力度,坚持不求所有、不求所在和但求所用的原则,制定出台了《关于实施人才强区工程助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宁夏回族自治区高层次人才优厚待遇实施办法》等政策文件。安排人才专项资金2亿多元,支持企业紧紧围绕技术需求,采取“周末工程师”“假日专家”“候鸟式专家”等有效方式精准引才、灵活引才,有效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管理创新提能力
(一)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导向。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要求,把绩效管理贯穿于预算编制、执行和评价全过程,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导向。在预算编制环节,对专项资金绩效目标开展前置审核,强化绩效评估,提高了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精准度;在预算执行环节,加强预算绩效目标监控,对偏离绩效目标的及时督促纠正;在预算评价环节,委托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开展绩效评价。把绩效评价结果与部门预算编制挂钩。强化预算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
(二)大力优化支出结构。全面梳理、深入分析全区财政科技支出现状,进一步整合小、散、乱投入,优化支出结构,重点向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等方面倾斜。技术研究与开发、企业研发后补助和奖励等支出占财政科技支出的比重实现了连年增长,有力推动了全区全社会R&D投入。
(三)创新项目资金分配方式。坚持公平公开、能力为先的资金分配导向,对沿黄科技创新改革实验区建设、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等重大科技专项资金实行竞争性分配,将资金从“一对一”单项审批安排,转向“一对多”选拔性竞争安排,建立“多中选好,好中选优”的项目资金优选机制,进一步提高了财政科技资源配置效率。
(四)创新企业后补助管理方式。积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将后补助分为企业年度研发费用和规上工业企业后补助两种类型,实行不同的管理方式。以企业申报纳税的研发投入加计扣除额为补助基数,对规上工业企业的新增研发投入和企业年度研发费用给予补助,实现了后补助政策由“补项目研发资金”向“补企业研发投入”转变,有效调动了企业研发投入的积极性。
体制创新激活力
(一)建立完善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体制。针对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特点和规律,紧紧扭住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这个关键点和突破口,联合自治区科技厅等部门单位,大力推动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着力简化预算编制、减少审批流程、提升资金支付效率等。先后制定印发了《关于完善自治区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实施意见》《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通过建立科研财务助理制度、对全部科技项目资金实行财政授权支付、简化科研仪器设备采购程序等举措,进一步扩大了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人财物自主支配权,减轻了科研人员负担,并建立了“松绑+激励”的项目经费管理机制。积极运用信息化网络系统,改变财政科技项目申报方式,实现了财政科技项目由限时申报转为全天候实时申报,形成了常年受理,成熟一批、入库一批的工作制度,为项目预算编制奠定基础,受到了广大科技人员的普遍欢迎。
(二)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体制。坚持把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自治区人大修订颁布了《自治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以法律形式将科技成果转化的收益权、使用权、处置权下放到成果完成单位,对转化科技成果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员提高奖励报酬提取比例,极大地调动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积极性。特别是建设宁夏技术交易大市场,主动将自治区本级科技大市场向市一级延伸、向全国范围拓展,依托两个窗口分别征集科技需求和科技成果,以此建立需求库和项目库,提升了科技创新的广泛性、参与度。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在全国范围内寻找成熟技术成果对接或面向全国征集解决方案等方式,建立需求挖掘、发布对接、竞争性遴选的市场化转换机制,极大提升了财政资金支持的透明度和有效性,有效解决了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问题,这一做法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2019年以来,面向全国吸纳科研院所和服务机构1000多家,入库各类科技成果9万余项。
责任编辑 韩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