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省紫阳县财政局驻村第一书记 姜言论
紫阳县位于陕西省南部,汉江上游,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陕西省深度贫困县。红椿镇白兔村共有4个村民小组,483户172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55户,占全村总户数的73.5%,贫困人口1272人,占全村总人口的73.9%,是典型的深度贫困村。2016年,作为县委选派的第一书记,紫阳县财政局干部姜言论进驻红椿镇白兔村,开始了他的扶贫工作……
带上妻子去扶贫
2016年,姜言论已经54岁了。其实,在选派驻村干部的时候,局领导考虑到驻在村山大沟深,交通极为不便,生活条件特别艰苦,并没有把他作为考虑对象。他却说:“怎么没有我呢?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开始工作就在农村,对农村工作我最熟悉了,我可比机关其他同志更有优势啊。”局党组见他意志坚定,最后同意了他的请求。
一日三餐成了姜言论来到白兔村后面临的最大困难。村上一开始安排他每天在村民家中吃派饭。可吃过几天之后,他说什么也不吃派饭了。他不忍心还处于贫困中的村民们要把他当一个贵宾接待,更不愿意在每顿饭过后村民们再三再四地推拒他应该交的那几块饭钱……
他要自己做饭吃,可他在家里几乎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几个月下来,村民们发现老姜瘦了,回到家里妻子也问:“这是咋了,瘦了好多。村上生活那么苦吗?”姜言论用减肥搪塞妻子。但妻子不相信,非要跟上他去白兔村看看。看到姜言论的生活状况,身体并不很好的妻子留了下来,帮姜言论煮饭洗衣料理生活,还帮着他做了许多扶贫工作:看到有的贫困户不懂得打扫卫生,妻子就去贫困户家里手把手示范;日常家庭纠纷、邻里纠纷,妻子也主动地过去调解。姜言论和他的妻子很快就融入了这个村子,他们的临时住所被村民称为知心小屋,常有村民过来坐坐,喝茶、聊天,请教生产生活上的问题……
有朋友笑称:带着妻子去扶贫,他是紫阳第一人!
村民的“主心骨”
四年来,姜言论把全部心思和精力投入到摸实情理思路、抓党建促脱贫、强基础兴产业、办实事做好事上。如今,白兔村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公共服务功能健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初步形成,茶叶产业链条建成,全村整体面貌焕然一新,群众稳定增收的路子越来越宽,贫困发生率下降25个百分点,为2019年整村脱贫退出打下了坚实基础。村民亲切地称他为“老姜”,安康市委、紫阳县委先后表彰他为“脱贫攻坚优秀村第一书记”。
自驻村一开始,他就把自己当做白兔村的一员,走村串户了解村情民意,经过一个多月的深入走访调研,他制定了以强化班子建设为基础、以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为关键、以产业发展带动贫困群众稳定增收为重心、以民风建设和民生改善为保障的脱贫规划和实施方案。
班子强则事业兴。针对村班子软弱无力的现状,姜言论反复考察、积极推荐,最终将素质高、能力强、有担当的人充实进了村两委。新班子上任后,逐步建立起“支部+公司+贫困户”、“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扶贫模式,对贫困户的产品实行定单收购、技术培训、入股分红,并发动有能力的党员全面开展结对帮扶。四年来,共落实公司、合作社带贫济贫85户、党员帮扶贫困户60余户,调动了群众脱贫的信心和动力。
伤口未拆线,人在第一线
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是改变山村贫困面貌的首要工作。驻村之初,姜言论被这里的用电难所震撼:电压不到150伏,电脑经常自动关机,生产用电更是不能指靠,村民苦不堪言。面对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落后、群众急盼解决的现状,他痛下决心,一定要让村民用上放心电、安全水、稳定网络,走上畅通路。
他带领村“两委”干部,深入现场核查,并多次到县水利、电力、交通等部门对接,争取项目尽快实施。在他的持续推动下,四年来,白兔村硬化公路23.7公里,油返砂道路改造7.2公里,修建供水工程5处,分散建设水窖70口,变压器扩容全覆盖,电力入户全部到位,通讯全覆盖,改善了白兔村生产生活条件,也为村上招商引资奠定了坚实基础,村民由衷地竖起大拇指。
有稳定的增收产业才能彻底摆脱贫困。白兔村虽然有茶园2600余亩,但因地处偏远,外边的茶企不愿来村里收购,而本村又没有茶厂,导致茶农鲜叶销售难,群众对此很是无奈。经反复思考,他下定决心帮村里建茶厂。在与大家的讨论中,他提出了动员本村务工能人投资的建议,得到了赞同。于是,他与村干部开始全力游说本村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回乡建茶厂。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一次次至真至诚的动员下,最终打动了村民唐晓娟的心。2019年4月,由唐晓娟投资兴办的紫阳盛源品茗茶叶有限公司正式建成投产,当年生产名优茶1000公斤,100多户贫困群众仅此一项增收20%以上。
茶厂建成投产了,但老姜却因脖子上长出鸡蛋大一个肉瘤而倒下了,医院强烈要求他立即住院手术。可手术一做完,他就找到主治医生要求出院,医生坚决不同意。他软磨硬泡,手术后一周,连缝合线都没有拆掉,他就又出现在了白兔村的沟沟峁峁。
有了老姜,苦焦的贫困户笑了
老姜在驻村日记里写有这样一段话:“我把村当家,村民就会把我当家里人看待。要想让村民觉得靠得住,只有真心实意为他们做事。”
白兔村有了老姜,往日里忧愁笼罩着的贫困户家庭终于有了开心的笑声。因为,老姜给他们办了多少好事,带来了多少希望啊。
村里的养殖合作社因改建厂房缺水、缺电、无网络,眼看无法给所养的鸡苗提供保温、饮用水等保障,饲料加工、网络销售平台也深受影响,负责人王文雅急得直抹眼泪。老姜了解情况后,立即多方协调,帮助建水窖20立方,拉通动力电,架设宽带网络,迅速恢复了用水、用电和网络,为扩大生产规模创造了条件,带动20户贫困户增产增收。王文雅一个劲地念叨:“真是多亏了老姜帮忙啊,不然自己的合作社就要倒闭,更不要说带动群众增收了。”
贫困户余兆坤,两个儿子长年在外务工,家里就剩下两个老人,老伴因双腿风湿加骨折长年瘫痪在床,无法到县城进行残疾证升级认证,两个老人只能干着急。老姜听说后,立即开上车,将夫妻俩送到县城检查,忙前忙后,有朋友见了,问是他的啥亲戚。他笑答:“是我的家人。”检查结束后,他顾不上休息,又立马开车送回村。
贫困户焦省召,家里三口人,平时就两位老人在家,2019年初建水窖时,因缺材料钱,两位老人急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老姜背着妻子悄悄地取了3000元工资,给焦省召垫付了材料钱,保证吃上了自来水。老两口逢人便说:“能吃上自来水,全是托了老姜的福!”
四年来,老姜为群众办实事好事难事100余件,以实际行动兑现了当好群众“稳靠山”的承诺,给白兔村群众树立起一个共产党员、一个财政干部的良好形象。
(陕西省财政厅供稿)
责任编辑 廖朝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