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灵丘地处山西省东北部、大同市东南角,平型关大捷就发生在这里,素有“九分山水一分田”之称,是国定贫困县。近年来,确立了“把灵丘建设成为面向京津冀地区宜居宜业宜游山水特色城镇”的发展定位。灵丘县财政局发扬平型关精神,开拓创新,以“不惧小财政,勇办大事情”的气魄,念好“严”“引”“用”“养”“改”五字经,聚焦民生,全力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严”:锻造过硬理财队伍 夯实财政管理基础
坚持重公论、重实绩、重基层的用人导向,严把资格条件关和干部审查关,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决做到选优干部、用好干部,这是灵丘财政部门用人的硬杠杠。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推进“维护核心、见诸行动”教育,大力倡导和弘扬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党内政治文化价值观。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是防范“出事”的必要举措。在县财政局,首问责任、限时办结、干部轮岗和竞岗等内部管理制度,拉开档案柜,一目了然,连续6年荣获省级文明单位称号。
“引”:创新财政投融资 全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引入金融资本。加强与国开行、农发行联系合作,撬动金融资本...
灵丘地处山西省东北部、大同市东南角,平型关大捷就发生在这里,素有“九分山水一分田”之称,是国定贫困县。近年来,确立了“把灵丘建设成为面向京津冀地区宜居宜业宜游山水特色城镇”的发展定位。灵丘县财政局发扬平型关精神,开拓创新,以“不惧小财政,勇办大事情”的气魄,念好“严”“引”“用”“养”“改”五字经,聚焦民生,全力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严”:锻造过硬理财队伍 夯实财政管理基础
坚持重公论、重实绩、重基层的用人导向,严把资格条件关和干部审查关,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决做到选优干部、用好干部,这是灵丘财政部门用人的硬杠杠。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推进“维护核心、见诸行动”教育,大力倡导和弘扬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党内政治文化价值观。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是防范“出事”的必要举措。在县财政局,首问责任、限时办结、干部轮岗和竞岗等内部管理制度,拉开档案柜,一目了然,连续6年荣获省级文明单位称号。
“引”:创新财政投融资 全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引入金融资本。加强与国开行、农发行联系合作,撬动金融资本注入。加强部门协作,争取到中长期贷款21.28亿元。财政资金与贷款捆绑使用,统筹推进全县所有行政村的道路、饮水、电网、网络、住房等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同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整治等。总投资5.9亿元的平型关革命老区农村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工程项目,建设内容包括道路交通、环境治理等4大类14项工程,惠及63个贫困村8.2万人。这是全国首批、山西省首家以PPP模式助力贫困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对灵丘县脱贫攻坚、改善民生具有重大的意义!农村基础设施的提升改造,不仅让乡村换了新颜,更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引入社会资本。从2013年开始,以红石塄乡车河有机社区为试点,县财政局不仅协调好财政资金保证村庄道路、天然气等基础设施建设,还积极吸引本土企业山西金地矿业公司与上下车河村集体进行村企合作,成功探索出一条社会资本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实现“村企双赢”的新路径。车河村通过“有机农业+生态旅游+村庄改造”的发展模式,如今有了“国际范”,连续5年成功举办车河国际有机农业论坛,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的专家参加。车河有机社区已经成为了灵丘的一张名片。
“用”:优化支出结构 切实彰显财政担当
好钢就要用在刀刃上!坚持过紧日子,把有限的资金更多用于为发展增添后劲、为民生雪中送炭,更多向“三农”、民生等领域倾斜。一是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做到只增不减。将6类56项涉农资金纳入整合范围,统筹整合财政资金3.5亿元,主要用于扶持农村特色产业发展和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全力保障脱贫攻坚资金需求。二是加强涉农主体扶持。开展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服务对象的“新农贷”工作,不断创新财政金融协同支农新机制,为全县各类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成长注入金融活水。2018年,灵丘县与山西省农业信贷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合作开展“新农贷”业务,达成贷款意向1.2亿元,有效解决了涉农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三是保障“三基建设”投入。截至2019年9月底,实际投入资金高于应投入基本标准资金774.7万元。高出部分全部用于驻村扶贫工作队经费及驻村队员生活交通补助。“三基建设”各项资金的足额高标准投入,极大地激发了基层党员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坚定了基层干部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信心和决心。
“养”:减税降费减负 积极涵养财源
节流必不可少,开源更为重要!县财政局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出台的一系列结构性减税和普遍性降费等政策措施,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积极涵养财源。主动联合税务、审计部门,抽调相关业务骨干人员,依托县域公共平台,举办了11期、2000户次的“减税降费”政策知识培训,分别对单位纳税人、个体工商户从减税降费政策、申报表变化、增值税常见问题进行了解读培训,并对不同类型的纳税人进行了针对性的辅导与培训,实现政策辅导全覆盖。以“走出去”的方式将税收法律法规与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带进企业,和企业人员在厂房前拉家常,在板凳上话发展,在车间里讲政策,在交流中解难题,在沟通中促和谐。

“改”:推进财政改革 提升财政运行质量
——积极推进预算绩效管理。逐步构建起事前、事中、事后“三位一体”的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2018年对所有县本级投入项目实施了预算绩效管理,全年申报项目47个,调整资金1452万元,依据预算绩效评价报告,2019年预算安排裁减项目8个,调整项目15个,调整资金2964万元。真正做到了“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大幅提升了预算管理水平和政策实施效果。
——严格防控政府性债务风险。将政府性债务纳入预算管理,优先安排还本付息资金,建立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在严格控制政府性债务增长的同时,安排专人定期分析、测算,实行政府债务动态管理,牢牢守住不发生债务风险的底线,切实防范和化解财政金融风险。
——夯实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基础。有条不紊推进新会计制度落地生根,多次举办政府会计制度实务培训,不断加深财务人员对新制度的理解和认识,提高业务人员实务操作技能,促进预算单位会计核算的规范、完整、准确。同时,动态协调各预算单位在新制度实施中出现的疑惑,个别问题个别解决,普遍性问题统一告知,全面提升全县预算单位会计制度落实整体水平,政府财务报告编制水平2018年度大同市综合评比第一。
能聚财,会理财,发展彰显强劲。2018年,灵丘有机农业助力脱贫攻坚模式作为典型案例,在中国扶贫国际论坛上进行了展示和交流。2019年5月,山西省政府宣布灵丘县退出贫困县行列。
(山西省财政厅供稿)
责任编辑 韩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