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海河之滨,五大道里,有一支“安全部队”。队伍规模不大,只有23人、五类工作岗位,平均年龄34岁。成立17年来,服务近千家预算单位,年审核支付17.5万笔、470亿元;累计拨付财政资金近300万笔、8000亿元,无一差错;全国首家启动公务卡制度改革、取消预算单位使用现金,首批开展差旅电子凭证网上报销改革试点;获得全国青年文明号等荣誉……
这就是天津市财政局国库支付中心——一支始终坚守为民理财、精诚服务、担当作为,确保财政资金安全,并矢志为之奋斗的过硬队伍。

保安全 :织密预算执行管理“防护网”
建于2014年的预算执行动态监控预警系统,经过多年完善,现已全面建立起“风险预警、问题推送、信息反馈、统计报告”的链条式监控机制。截至目前,累计对6510亿元资金进行监管,及时止付违规资金5500笔、13亿元。预算单位资金违规发生率由2014年的0.74%,降低到现在的0.19%。
为了确保财政资金安全,中心现行制度规定有30余项,涵盖资金支付、会计核算、工资统发、公务卡、银行账户、动态监控管理和公共资金安全等多个方面,...
海河之滨,五大道里,有一支“安全部队”。队伍规模不大,只有23人、五类工作岗位,平均年龄34岁。成立17年来,服务近千家预算单位,年审核支付17.5万笔、470亿元;累计拨付财政资金近300万笔、8000亿元,无一差错;全国首家启动公务卡制度改革、取消预算单位使用现金,首批开展差旅电子凭证网上报销改革试点;获得全国青年文明号等荣誉……
这就是天津市财政局国库支付中心——一支始终坚守为民理财、精诚服务、担当作为,确保财政资金安全,并矢志为之奋斗的过硬队伍。

保安全 :织密预算执行管理“防护网”
建于2014年的预算执行动态监控预警系统,经过多年完善,现已全面建立起“风险预警、问题推送、信息反馈、统计报告”的链条式监控机制。截至目前,累计对6510亿元资金进行监管,及时止付违规资金5500笔、13亿元。预算单位资金违规发生率由2014年的0.74%,降低到现在的0.19%。
为了确保财政资金安全,中心现行制度规定有30余项,涵盖资金支付、会计核算、工资统发、公务卡、银行账户、动态监控管理和公共资金安全等多个方面,同时还加强内部控制,分门别类制定了诸如收入、支出、预决算、资产、政府采购等业务的内部规范,严格实行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实行环节控制、流程管理。此外,还定期排查制度风险、廉政风险和外部风险,及时修改完善操作规程,堵塞风险漏洞,形成了一套“制度严谨、管理科学、规范高效、清晰透明”的财政国库资金管理制度体系。
仅以支付审核为例,中心的干部们不仅要对预算单位资金用款计划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全面审核,也要对资金的支付方式、收款人信息、金额及用途等进行严格把关,还要对代理银行是否合规办理资金支付及零余额账户情况等进行跟踪检查。这种“地毯式”“雷达式”扫描,正是为了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以确保财政资金安全。
推改革:用硬作风啃硬骨头
作为一场“财政革命”,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或多或少会触动预算单位的利益。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于2005年启动后,对于一时不理解、不配合的单位,中心领导带领干部登门拜访,讲政策、听意见、解困惑,短短4年间,天津市级138个一级预算单位及其所属674家二级预算单位国库单一账户改革全覆盖。
集中支付改革顺利推进后,怎么既当好“安全员”又当好“服务员”,把安全与快捷结合起来,让财政资金管得好、付得快、不出问题,是中心所有干部始终紧绷的一根弦。近年来,中心开始了新一轮的“改革提速”,顺利实现了从“有纸”到“无纸”、从线下到线上的华丽转身。
2015年1月4日,天津市级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系统正式上线,第一张财政直接支付电子凭证生成,并顺利办理代理银行确认支付、人民银行清算等业务,实现了电子凭证在预算单位、财政部门、人民银行和代理银行之间的跨部门、跨系统联网操作和“无纸化”运行,以往最快需要1个工作日才能完成的财政资金支付,现在只需要10分钟。大大降低了行政运行成本,还消除了人工核对工作效率低、差错率高等安全隐患。电子化管理系统设计的用户身份认证、用户授权管理、电子签章校验、安全传输通道、电子对账等多重保障,真正实现了资金支付安全与效率的融合。
除电子化改革外,中心还承担了另一个“无纸化”试点的任务——差旅电子凭证网上报销试点。2019年初天津被确定为全国差旅电子凭证网上报销扩大试点地区之一后,中心立即着手研究制定试点方案,按照与中央试点单位上下一致的原则,选取8家市级预算单位和2个区进行试点。为确保试出水平、试出成果,中心连续举办多场专项培训,为每个试点单位提供“保姆式”服务,有条不紊组织各试点单位进行系统配置、下载注册手机APP、补办公务卡等工作。截至10月,试点单位扩大到68家市级预算单位、9个区96个单位,注册个人用户增加至1.5万人。
当尖兵:练就十八般武艺
近年来,中心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摆在突出位置,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为了提高干部综合素质,中心建立了完善的干部培养培训机制,形成了“师徒结对”导师制、“同伴成长”互助制、“多线作战”轮岗制、“业务比武”竞争制等卓有成效的特色做法,搭建了多种展示才华的平台。在这种培养模式下,中心的干部们扮演着很多的角色,有时是学生,不仅要学习政治理论知识,也要学政策、学制度、学业务;有时是老师,轮流担任“国库讲堂”主讲人,既讲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也讲自己的兴趣特长。在全方位锻炼培养干部的同时,中心还建立了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创新竞进。中心连续多年被评为天津市财政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
优服务:把工作做到对方心坎上
政府政务服务窗口有个“小林老师”在基层预算单位财务人员中“小有名气”,他们经常说,“只要小林老师在,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他就是中心曾派驻市行政许可中心窗口的青年干部——林振兴。他每天接待来自全市各预算单位的办事人员,十年如一日,从未有一丝懈怠。由于他的眼睛高度近视,长期面对电脑屏幕,难受时就滴几滴眼药水;赶上时间紧任务重,有时连饭都顾不上吃;颈椎、腰椎难受时,贴上止疼膏药又投入高强度的工作;赶上工作较为集中,母亲摔伤却无法陪伴尽孝。他用担当奉献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其实常来中心的人都知道,在这里,还有更多个“小林老师”:为确保区级电子化如期上线运行,中心全体同志连续20天深入16家区财政部门开展调研推动,白天组织座谈研究,晚上总结分析;工资统发部3名同志承担着市级376家行政机关和普教单位4.7万人的工资核对、发放工作,天津市普教系统绩效工资改革工作期间,为如期完成工资统发程序大规模升级,3名同志在大年初一就投入了紧张的工作,奋战三天三夜,顺利完成了软件升级改造,保证了教师队伍绩效工资的按时发放。
这些“小林老师”践行的正是“团结奋进、活力创新、严谨笃行、热忱服务”的中心精神,他们从单位的需求点出发,不断简化业务流程,优化服务模式,提升业务一次审核办结率;积极推进工资统发管理升级,实行数据网上报审;拓展服务方式,印发业务手册,搭建网络平台、开发短信平台、建立微信群,打破8小时限制,随时在线,全方位解决单位难题,为各预算单位提供优质、高效、贴心的服务。
(天津市财政局供稿)
责任编辑 雷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