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14 作者:朱卫品 (作者单位:浙江省财政厅)
[大]
[中]
[小]
摘要:
“十三五”时期,浙江省财政厅积极推进放管服改革,按照省政府“最多跑一次”改革和政府数字化转型的要求,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财政中心工作理念,以“转变职能、善于借力、注重创新、提升服务”为工作目标,认真谋划,勇于担当,切实从管理向服务转变,从拘囿于日常事务管理到主动出击,积极服务于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和财政中心工作,充分发挥会计的重要基础作用,在会计改革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
应用管理会计,推进转型升级
浙江是全国较早应用推广管理会计的地区之一,把推广应用管理会计作为政府主动服务企业,促进企业提高价值创造力,推动全省社会经济转型升级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按照“政府搭台,校企合作”的方式,2014—2016年选择18家企业自愿参与应用试点,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多方共赢局面显现。一是省财政厅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签署了管理会计战略合作协议,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成立了浙江省管理会计创新应用研究中心,在研究创新、人才培养、智库储备、案例库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二是启动浙江省管理会计咨询专家委员会增补工作,充实咨询专家委员会专家队伍,将专家委员扩充至61位。制订了《浙江省管理会...
“十三五”时期,浙江省财政厅积极推进放管服改革,按照省政府“最多跑一次”改革和政府数字化转型的要求,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财政中心工作理念,以“转变职能、善于借力、注重创新、提升服务”为工作目标,认真谋划,勇于担当,切实从管理向服务转变,从拘囿于日常事务管理到主动出击,积极服务于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和财政中心工作,充分发挥会计的重要基础作用,在会计改革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
应用管理会计,推进转型升级
浙江是全国较早应用推广管理会计的地区之一,把推广应用管理会计作为政府主动服务企业,促进企业提高价值创造力,推动全省社会经济转型升级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按照“政府搭台,校企合作”的方式,2014—2016年选择18家企业自愿参与应用试点,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多方共赢局面显现。一是省财政厅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签署了管理会计战略合作协议,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成立了浙江省管理会计创新应用研究中心,在研究创新、人才培养、智库储备、案例库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二是启动浙江省管理会计咨询专家委员会增补工作,充实咨询专家委员会专家队伍,将专家委员扩充至61位。制订了《浙江省管理会计专家咨询委员会工作规程》,明确工作职责、权利义务和专家监管机制,形成浙江省管理会计专家咨询委员会分组配置方案,下发各地财政部门,加强管理会计指导与服务,为企事业单位提供咨询、培训等专业服务。三是开展省18个管理会计应用项目试点工作。通过搭建平台、建立机制、选好项目、精准服务,组建了专家服务团队,开展对试点项目实施方案、中期实施以及项目评审验收,评选出11个优秀案例。将18个管理会计应用试点案例汇集出版《浙江省管理会计案例集》(第一辑),供全省各地、各企业和单位参考,并选取部分优秀案例上报财政部,其中3个案例入选财政部管理会计案例库。四是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北京国家会计学院等单位于2017年11月联合举办了“技术驱动转型,交叉融合创新”高峰论坛,1.8万余名观众通过网络直播平台进行了同步收看,宣传效果十分明显。五是布置市、县近50个项目开展了管理会计应用试点。各设区市把管理会计推广应用作为“十三五”重点工作之一。截至2018年,市、县已完工26个项目,按回避原则,组织省管理会计咨询专家开展为期4天评审,评选出优秀案例11个,优秀率42.3%。同时对26个项目以文件形式逐一反馈了项目总体评价、存在问题和意见建议。
推进内控建设,防范控制风险
2016年,会同省审计厅、省人力社保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通知》,并随文印发《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基本指引》。抓住定岗定责、细化风险、控制节点、加强监督、强化问责等关键,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流程控制,建立常态化监督机制,防范各类业务风险。并在厦门国家会计学院和杭州市多次举办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建设培训,对单位内部控制建设作了系统业务讲解,对相关问题作了解答,提高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建设业务操作能力。建立了省级部门工作联络机制,明确联络员。同时联合省财政厅业务处对部分省级部门内控实施情况进行专项检查。2018年组织管理会计专家对5家省级主管部门开展了内部控制评价工作,逐一以文件形式下发评价意见落实整改。2018年5月,选择嘉善县天凝镇联合纪检组采取乡镇内控与信息化相结合的乡镇内控建设做法,将财政支出标准、政府采购、资产管理、审批流程内嵌于内控平台,实现了不同经济活动的关联控制,不仅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而且将经济活动置于“阳光”之下,有效防范了业务风险和廉政风险,效果良好。2019年对所有省级一级预算单位全面开展内部控制“线上评价”,并抽取10%的单位开展现场评价;部分市县也参照省级做法,开展对当地单位评价检查工作,以评促建,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防范控制风险,提升单位管理水平与效率。将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工作纳入省政府部门的年度工作责任制考核内容,部分市县参照省级做法也建立了考核机制。
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实现“零上门”服务
按照省政府“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主动对标改革,打破信息孤岛,充分利用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优化办事流程、减少审批材料,压缩审批时间。一是不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会计师事务所从事注册会计师业务、境外会计师事务所在中国境内临时执行审计业务审批实现“零上门”办理。于2017年3月28日将会计师事务所(分所)审批纳入浙江政务服务网办理。同时还组织开发了“全省代理记账机构管理系统”,并于2017年3月29日正式上线运行,实现了网上审批。全省代理记账机构申请材料由6项减少为3项。会计师事务所(分所)执业资格审批申请材料由8项减少为6项。自2018年11月10日起,会计师事务所(分所)执业许可法定审批时限从法定的30个工作日压缩至15个工作日,代理记账机构执业许可法定审批时限从法定的20个工作日压缩至5个工作日。2019年,会计师事务所(分所)、代理记账机构执业许可将进一步节减申请材料,审批时限也将分别压缩至10天、4天。二是编制全省统一的会计代理记账机构执业资格审批以及年度报备无差别全科受理人员工作教材,全面深化“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进一步提升行政服务中心窗口人员业务能力。三是编写《会计师事务所设立审批服务指南》 《代理记账机构执业资格审批服务指南》等,在浙江政务网上公布办事需要提供的申请材料和办事流程,大大方便了办事群众。四是做好会计师事务所及其分所的日常行政监管工作,引导促进小型会计师事务所规范发展。五是加快全省代理记账机构管理系统建设,规范全省各级财政部门的行政审批流程,并实现与全省各级政务服务网和财政部全国代理记账机构管理系统的有效链接。对会计师事务所变更备案、年度报备实现“单点登录”,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
加强高端会计人才培养,发挥引领作用
浙江省近年来不断加强高端会计人才培养,更关注人才的使用。一是推进全省高端会计人才培养工程。制定《浙江省会计领军人才培养使用管理办法》,开发会计领军人才管理系统,实现省、市、县三级全信息化管理和省以上会计领军人才的后续管理与培训。积极配合财政部做好总会计师素质提升工程培训,充分发挥各类高端会计人才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会计人才支撑。完成浙江省会计领军第三、四期和国际化高端会计人才(跨境并购类)班的培养,省会计领军人才共培养毕业214名。二是开展浙江省先进会计工作者评选。经省政府同意,2018年度开展了浙江省先进会计工作者评选工作,通过层层推荐,最后由评选领导小组评定近100名先进会计工作者。三是开展浙江省会计领军人才“三服务”走进浦江活动。根据浙江省委“三服务”(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要求,为充分发挥高端会计人才作用,省财政厅会计处、省会计领军人才委员会联合组织了服务浦江民营企业活动,专家们入企业、看项目、找问题,开展针对性培训,对服务的7家企业逐一反馈了服务报告,服务成效明显。
开展会计专项工作示范点建设,探索建立会计信用体系
积极推进会计管理改革试点,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出台《浙江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浙江省会计管理工作示范点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文件。组织各地财政部门和单位申报了在会计制度贯彻、管理会计应用、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建设、会计人员管理及队伍建设、会计信用体系建设、代理记账管理、会计信息化管理、会计大数据应用等方面中的示范点。对各地财政部门申报的会计管理工作示范点和示范项目,经审核、评估验收,义乌市财政局等3个单位及4个项目被列为第一批会计管理工作示范点和示范项目,实现以点带面,不断推进会计改革创新。从单位信用、会计人员信用、会计中介机构信用等方面开展课题研究,研讨浙江省会计信用体系建设,探索浙江省会计信用体系建设的路径与方法,为打造信用浙江服务。积极服务指导义乌市、衢州市、江山市开展会计人员信用体系建设,联合当地信用办、税务部门,建立会计人员考核指标体系,将考核结果与会计人员信用有效结合,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加快数字化转型,提高服务质量
加快数字化转型,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推进政府治理扁平化、便捷化和数字化。一是完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报名系统,开发会计师事务所(分所)管理系统、会计代理记账机构管理系统、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管理系统和会计领军人才管理系统,完善会计网络继续教育管理系统和面授教育管理系统,对会计人员信息实现各系统共享,会计管理人员按照职责权限实现各系统单点登录。二是构建“浙江会计之家”大平台,实现会计处、会服中心所有会计管理与服务事项“一网通”办理,实现了“零上门”的服务目标。分别开发了“浙江会计之家”外网系统和“会计管理云平台”内网系统,将所有会计管理数据及资料与浙江政务服务网实现互联互通互享。三是浙江省高级会计师和正高级会计师全面实现“网上申报、网上审核、网上评审、网上发证”。开发和应用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管理系统,从2018年起,高级会计师、正高级会计师评审,从申请材料的提交,到专家评审,再到证书领取,全面实现“零上门”。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全面实现电子化证书和网络共享,会计人员登陆“浙江政务服务网”,可以实时查询进度,打印证书,也可申请快递送达。实现了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目标,大大节省了申报成本,提升评审效率。2016—2018年高级会计师、正高级会计师累计提交评审人数分别为1819人、96人,评审通过人数分别为1348人、46人,评审通过率分别为74.11%、47.92%。四是按照财政部要求继续完善会计人员管理信息系统,并做好与财政部跨省调转平台的互联互通。
聚焦办事堵点,开展上门服务
浙江省财政厅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入管理或服务的单位企业访民情、解民忧,不断推进管理优化和服务升级。2017年起,从需求出发,开展“上门服务至少一次”活动,2018年4—5月,开展为期两个月的会计师事务所(分所)换发新版执业证书与服务监督并举的上门服务活动,对服务中发现存在违规行为的事务所,根据情节轻重,逐个电话辅导或现场办公,督促整改。8—10月,分三个服务小组,对10个设区市及部分县(市、区)财政局、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开展“上门服务至少一次”活动。据统计,服务市县102次,累计服务人员711人次。现场服务省级单位6家,累计服务人员62人次。开展集中培训3次,累计服务人数3948人次,累计线上解答问题548人次,发放工作手册1000余册。共收集到问题和意见750余条,对问题分别展开分析研究、集体谈论,从简化流程、优化服务、完善制度等多个角度出发,提出针对性的措施。
责任编辑 雷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