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1-04 作者:罗建国 安徽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
[大]
[中]
[小]
摘要:
财政是党委、政府履行职能的物质保障和有力支撑,履行好财政的使命和职责,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财政部门和财政党员干部要扎实开展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刻认识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极端重要性,以财政政治建设为统领,推进财政党的建设,夯实为民理财政治根基,始终做到政治方向明、政治站位高、政治纪律严、政治担当强、政治责任实,为服务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建设作出新的贡献,以优异的成绩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要强化理论武装,夯实政治建设根基。加强财政政治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坚定政治信仰、夯实思想根基。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领会吃透蕴含的时代背景、历史地位、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实践要求,在学懂弄通做实上层层推进。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党史国史、国情省情等教育,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念信仰,不断改造主观世界,拧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总开关”,从思想深处解决好信仰信念问题,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要以主题教育为抓...
财政是党委、政府履行职能的物质保障和有力支撑,履行好财政的使命和职责,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财政部门和财政党员干部要扎实开展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刻认识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极端重要性,以财政政治建设为统领,推进财政党的建设,夯实为民理财政治根基,始终做到政治方向明、政治站位高、政治纪律严、政治担当强、政治责任实,为服务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建设作出新的贡献,以优异的成绩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要强化理论武装,夯实政治建设根基。加强财政政治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坚定政治信仰、夯实思想根基。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领会吃透蕴含的时代背景、历史地位、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实践要求,在学懂弄通做实上层层推进。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党史国史、国情省情等教育,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念信仰,不断改造主观世界,拧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总开关”,从思想深处解决好信仰信念问题,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要以主题教育为抓手,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党章,系统学习《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选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文章,持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和关于安徽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关于财政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要遵守党章,净化财政政治生态。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总依据和总遵循,是全体党员言行的总规矩和总遵循。要在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上以身作则、从严律己,认真遵守“两准则、四条例”等党规党纪,这样才能够增强财政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才能够发展积极健康的财政党内政治文化,才能够净化、涵养和培厚风清气正的财政政治生态。要在遵守党章中作表率,把党章作为案头书、把学习党章作为必修课,带头遵守党章各项规定,严格按照党章规定的党的干部必须具备的六项基本条件,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经常以党章为镜,检查和弥补自身不足。要在遵守党章中守纪律,党章对党的纪律作出了明确规定,要严格执行和维护党的纪律,自觉接受党的纪律约束,切实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以及财经纪律。要在遵守党章中正言行,时刻以合格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落实好党章关于民主集中制和党内政治生活、政治文化、政治生态的各项规定,倡导和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的共产党人价值观,坚决反对“老乡圈”“同学圈”“战友圈”“同事圈”“社会圈”等圈子文化,始终保持“不要找”的财政风气。
要提升政治能力,防范化解政治风险。政治风险挑战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有苗头性的、倾向性的、趋势性的,既存在组织中、也存在党员干部思想中,既存在业务工作中、也存在工作作风中,必须坚持关口前移,增强财政厅各级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提高财政党员干部的政治本领,使财政党员干部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防范和化解政治风险。要强化党组和党支部建设,遵循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强化厅党组自身建设,进一步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巩固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成果,严格执行“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等组织生活制度,发挥内部政治巡察的利剑作用,进一步推进处室单位党支部管理,始终把财政厅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要从严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好干部”标准,宽领域、一体化、分层次、分类别做好干部选拔任用和动态管理工作,注重加强对干部的政治能力训练和政治实践历练,使党员干部自觉做到思想上认同组织、政治上依靠组织、工作上服从组织、感情上信赖组织。要提升群团组织体系协同功能,保持和增强工青妇群团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发挥工青妇群团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在政治动员、政治引领、政治教育工作上加大力度、创新方式,更好地承担起引导党员干部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任务,并积极保障干部职工权益,增强归属感,积聚向心力。
要落实政治责任,主动服务大局和中心工作。财政部门和财政党员干部在服务全面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的进程中肩负着重要职责,必须坚持政治和业务融为一体、高度统一,把讲政治的要求始终贯彻到财政各项业务工作之中,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强化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要落实发展第一要务的政治任务,践行新发展理念,以支持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为抓手,加力提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政策,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民营经济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以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来厚植培育涵养财源建设,不断做大财政“蛋糕”,为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财政保障。要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全面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要求,集中更多的财力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扎实推进33项民生工程,做好“三保”工作,支持教育、就业、社保、医疗、住房、环保、社会治安等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支持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强化基层基本公共服务功能建设,并推行公建民营、民办公助、购买服务、PPP、以奖代补、后补助等方式,鼓励和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增加民生保障供给,推动发展成果的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要保持全面深化改革的政治勇气,遵循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财政体制和税收制度改革,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坚决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同时,发挥财政改革的基础和支撑作用,积极支持其他重点领域改革。
要守正务实作风,克服和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把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摆在突出位置来抓,以阜阳脱贫攻坚搞形式主义典型案例等为反面教材,结合开展“严规矩、强监督、转作风”专项行动,进一步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守正务实地推进财政作风建设。要把守正务实贯彻始终,社会交往中要守正,推进财政业务、抓党建强组织带队伍,也要守正。财政政策、财政分配、财政管理承载的矛盾多、任务重,更需要做到守正。同时要务实,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实际、尊重客观,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具体分析,认真做好每项工作、圆满完成每天任务,决不能刻舟求剑、照葫芦画瓢,预算要实,决算要实,财政运行要有质量、可持续,财政政策、财政制度、财政资金都要体现实际、务实、实效。要坚决落实作风建设规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进一步纠正“四风”、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批示精神,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实施细则精神、省委《实施细则》以及财政厅党组《实施办法》,持续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动态查找并及时纠正财政部门高高在上、脱离群众等“四风”突出问题,健全财政作风建设长效机制。要进一步密切联系群众,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巩固深化创新部门会商、结对共建、定点帮扶等作风建设成果,加大调查研究力度,帮助基层、企业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使财政工作更加接地气、见实效。
要坚持廉洁理财,永葆财政干部政治本色。财政部门是管钱的部门,财政党员干部容易面临被“围猎”、被腐蚀的风险。要始终绷紧廉洁这根弦,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立政德,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做到廉洁自律、廉洁用权、廉洁理财、廉洁齐家。要以正反典型为镜子、经常反躬自省,深学、细照、笃行焦裕禄、沈浩、吴波、曹伟等先进典型,以财政系统党员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等为戒,深刻总结反思,汲取惨痛教训,真正从内心深处敬畏组织、敬畏群众、敬畏法纪、敬畏权力。要以依法依规为准绳、规范理财行为,坚持法定职权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加强普法宣传教育,推进内部控制建设,不断明晰岗位职责、理顺业务流程、健全内控体系,自觉地在法律约束下用权、在制度笼子里用权,规范权力运行,推进依法理财。要以接受监督为手段、做到阳光透明,推进财政政务公开,加大财政信息宣传力度,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让财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以监督执纪为抓手、倒逼令行禁止,全力支持驻厅纪检监察组做好监督执纪问责工作,深化政风行风巡查和明查暗访,严格执行干部内部问责办法,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特别是在用好用活第一种形态上下更大功夫,对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早提醒、早纠正、早处置,对藐视纪律甚至公然违纪违法的坚决严惩。
责任编辑 刘慧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