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4-28 作者:刘祥 郑占德 (作者单位:河北省乐亭县财政局)
[大]
[中]
[小]
摘要:
河北省乐亭县地处沿海,年生产粮食45亿公斤,农业人口占全县人口的90%,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1994年以来,乐亭县在政府和财政部门的引导和支持下,以市场为导向,走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路子,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农村经济获得了很大发展,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县级财政实力不断增强。
独具特色的农业结构调整
乐亭县调整农业结构,不仅着眼于改变粮食单一种植结构,更把眼光放在种植业、养殖业的规模化和基地化建设上,同时发展农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建设农产品交易市场,使农业走向产业化发展的轨道。
(一)适应市场需求,发展多种经营。乐亭县在调整农业种植业结构中,扩大以果树、蔬菜为主的适销对路的经济作物。全县果树和蔬菜种植面积达到40多万亩,年产值9亿多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3%。大力发展市场需求大的畜禽和水产养殖业,全县畜禽饲养总量达1156万头只,产值4.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6%。水产业在稳定淡水养殖面积的基础上开发海水对虾和贝类养殖面积12.3万亩,水产业产值6.1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2%。通过结构调整目前该县已初步形成了支撑农业全局的蔬菜、果品、畜禽、水产品、珍稀皮毛动物五大支柱产业,其产值已占农业总产值的79%...
河北省乐亭县地处沿海,年生产粮食45亿公斤,农业人口占全县人口的90%,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1994年以来,乐亭县在政府和财政部门的引导和支持下,以市场为导向,走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路子,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农村经济获得了很大发展,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县级财政实力不断增强。
独具特色的农业结构调整
乐亭县调整农业结构,不仅着眼于改变粮食单一种植结构,更把眼光放在种植业、养殖业的规模化和基地化建设上,同时发展农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建设农产品交易市场,使农业走向产业化发展的轨道。
(一)适应市场需求,发展多种经营。乐亭县在调整农业种植业结构中,扩大以果树、蔬菜为主的适销对路的经济作物。全县果树和蔬菜种植面积达到40多万亩,年产值9亿多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3%。大力发展市场需求大的畜禽和水产养殖业,全县畜禽饲养总量达1156万头只,产值4.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6%。水产业在稳定淡水养殖面积的基础上开发海水对虾和贝类养殖面积12.3万亩,水产业产值6.1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2%。通过结构调整目前该县已初步形成了支撑农业全局的蔬菜、果品、畜禽、水产品、珍稀皮毛动物五大支柱产业,其产值已占农业总产值的79%。虽然该县在结构调整中粮食面积有所减少,但通过提高单产,粮食产量不但没有下降反而连年增加,1998年粮食产量达到9亿斤比上年增长2.1%。
(二)加强规模化、基地建设。一是实现了果品和蔬菜的规模化、区域化、专业化生产。在稳定和扩大葡萄、苹果生产规模的基础上,重点发展鲜桃生产基地,在全县进行区域化布局,集中连片开发,兴建了3个万亩以上的鲜桃基地,使鲜桃生产形成规模;蔬菜生产突出骨干品种,建设了6个万亩生产基地。二是在养殖业发展中,着力扶持养殖大户,引导养殖业打破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庭院格局,集中形成规模化、工厂化的养殖小区。全县已经建立了146个养殖小区,使养殖业成为当地农业发展的又一特色。
(三)重视农业科技,以高质量名牌产品占领市场。一是积极引进、试种、试养和推广新优品种。引进蔬菜新品种33项,包括以色列辣椒、西红柿和美国西芹等国外先进品种;对3万多亩桃品种进行了改良,新上了23项优质品种,如结果期长的美国油桃,市场价高,销路看好;试养美国兰狐、标准色水貂、梅花鹿等珍稀品种。这些品种都以新、优、奇、特的优势占据市场,使种养业效益显著增加。二是采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设施。推行间作套种的立体高效蔬菜栽培模式和以日光温室、大中小棚为主的设施蔬菜栽培,延长产品的上市期,提高错季节蔬菜产出量以错季节批量优势抢占市场;推广温室油桃、温室葡萄,使果品的上市期由原来的一个月拉长到现在的6个月,果品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品种知名度也在不断扩大。三是建设现代化的科技园区,实行高资金投入、高技术含量、高标准管理、高产品质量、高经济效益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培育出一大批具有示范和带动作用的农业创收项目。四是积极实施名牌战略,对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大的蔬菜和果品进行商标注册,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已有9种果品被评为省优产品,3种成为省级名牌。
(四)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带动农业整体效益提高。立足农产品规模化、基地化生产优势,建成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深加工、精加工龙头带动型企业。兴办了以转化玉米为主的酒精、高蛋白饲料、玉米油、木糖醇等生物工程公司和化工厂,年转化玉米6万多吨,占全年玉米总量的1/7,消化玉米芯1.44万吨。全县有8家精制米加工厂,年消化稻谷13万吨,占全年水稻产量的28%;有5家较大规模的造纸厂,年消化稻草15万吨。兴建了水果罐头厂、蔬菜腌制厂和生猪屠宰分割生产线,年转化水果3500多吨,蔬菜9000多吨,屠宰生猪4万多头。这些龙头企业的发展,有效地带动了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延长了农业产业链,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使农业整体效益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五)加快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推动农业的市场化进程。近几年,乐亭县蔬菜、水果的商品率一直保持在95%左右,销售量逐年增加,基本上没有发生滞销积压现象。一是兴建了集信息、仓储、运输、加工、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国家级冀东果菜批发市场,年交易量130多万吨,交易额超过7亿元。以这个批发市场为中心,各个乡镇也都建立了农产品集贸市场。二是建立蔬菜、果品、畜禽、水产专业合作社、生产协会和经纪人协会等中介服务组织260多个,在全国20多个城市建立了信息站和批发中心,为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发挥着极其重要的窗口和纽带作用,同时也为农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提供指导,从而加快了农业市场化进程。
财政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乐亭既是农业大县,又是财政穷县,经济实力差,拿不出更多的资金扶持农业。财政支持农业结构的调整主要采取重点投入和以财政资金为引导、吸引银行贷款和农民自筹的方式,使有限的资金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从而达到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发展高效农业的目的。
(一)加大水利设施建设投入,为结构调整打基础。长期以来,乐亭县水利设施建设欠账太多,因农业用水缺乏,土地产出率很低,大量荒地得不到开发利用。近几年来,财政加大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在财政资金的引导下,共投资8900万元,兴建了滦河橡胶大坝。这一工程有效地解决了滦河下游15万亩中低产田用水问题,开发稻田13.3万亩。稻田面积的扩大为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充足的土地。因此橡胶大坝的建成,为农业结构的调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扶持种养业区域化生产,促其上规模、上档次。农产品区域化生产有利于技术指导和管理,便于形成商品产量,便于产品销售。因此财政部门对蔬菜、水果园区和畜牧水产养殖区给予了重点支持,促其形成规模化、基地化。投入方式主要采取农户贷款、财政贴息的办法,对市县规划园区内温室大棚,财政部门还无偿支持部分资金。如1997年财政支持发展蔬菜节能温室4432个,占地2216亩,新增专业户1826个,总投资4432万元,其中群众自筹2874.2万元,银行贷款1557.8万元,财政贴息78万元。财政的支持促进了菜田面积的扩大,到1998年底,全县菜田面积已达20万亩,总产量已达178万吨,年产值已达到8.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了3600元。
(三)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自1995年以来,财政先后投资215万元,先后兴建了蔬菜科技试验示范基地,果品科技试验示范基地、珍稀皮毛动物良种繁育基地和贝类育苗基地。几年来,基地先后引进培育蔬菜新品种33个、推广普及果品新品种23个,引进改良培育种兽8种。以上品种都以新、优、奇、特的优势在乐亭扎根落户,使种养业的效益显著增加。为了促进科技进步,财政每年都拿出一定的资金对有功科技人员给予重奖。如1998年,共评出科技成果奖8项,奖励有功人员2名发放奖金12万元。
(四)支持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市场体系建设。龙头企业和市场体系是农业产业化链条中的两个重要环节,它解决了农产品加工增值和销售问题。财政先后投资1800万元支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以财政资金为引导,筹资6000万元,兴建了国家级冀东果蔬批发市场。不仅使龙头企业和市场本身产生了很大效益,而且有力地带动了种养业基地化规模化建设,推动了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经济效益提高。
农业结构调整推动了经济发展
(一)农民收入快速增长。乐亭县自1994年大力调整农业结构以来,农民收入一直呈持续快速增长的势头。199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612元,1998年达到3497元,四年翻了一番多。全县农村存款余额30多亿元,农民人均存款达6000多元。从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构成看,粮、棉收入的比重由1994年的26.7%下降到1998年的17.6%,4年下降了9个百分点;果品、蔬菜以及牧渔业的收入比重,从1994年的31.3%上升到1998年的56.4%增加25个百分点;以农业结构调整为基点的农业产业化发展,使农民从二、三产业获得收入的比重由1994年的2.5%提高到1998年的8.7%,增加了6个百分点。以上收入结构变化表明,在新增加的农民收入中,70%是通过农业结构调整得来的。
(二)县财政收入显著增加。乐亭县是传统农业大县,在结构调整之前,以粮食生产为主,经济作物偏少,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缓慢,单靠农业税难以提高县级财政收入。通过农业结构调整,主攻经济作物生产,扩大畜牧业和水产业,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使税源不断拓展,税基不断增加,农业和农产品加工、流通业成为县级财政收入的支柱。该县财政收入从1994年的5894万元,增加到1998年的14329万元,四年增长了1.4倍。
(三)国民经济增长水平快速提高。1998年,乐亭县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3.08亿元,比上年增长15.3%,是结构调整初期1994年的2.2倍。其中农业总产值15.14亿元,是1994年的2倍,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5.8%。农业总产值增长对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份额达到43%,高于二、三产业的贡献水平,居于国民经济增长的主体地位。
(四)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村内部得到充分地消化吸纳。乐亭县近几年培育起来的蔬菜、果品、畜牧、水产等主导产业,大部分属劳动密集型。一方面,吸纳农村劳动力强,新增就业容量大,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就地务农收入高于进城务工收入,当地农民愿意从事农业生产。几年来,该县农村劳动力基本得到了充分就业,在农业领域寻找到了较为可靠的从业岗位和收入来源。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