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了36岁生日的周存开今年被评为重庆江津市“十大杰出青年”,是当地人们交口称赞的“聚财”、“理财”的“好管家”。
理财的“智多星”
1998年,江津市实现财政收入1.68亿元,比上年增长12.8%。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人称“智多星”的市财政局局长周存开。他认真钻研新的财政、税收财务政策,提出了“政策上鼓励、资金上扶持、管理上帮助”的培植财源思路,仅1998年就为企业筹集发展资金3299万元,重点支持了江津水泥厂年产40万吨二号旋窑及粉磨站技改扩建和江津酒厂特制酒等技改工程。在财政支持下,仅江津水泥厂技改完工后年生产能力达120万吨,实现产值2.6亿元,销售收入3亿元,利税总额4500万元。为支持企业转制,他创造了“一站式”办公方式,对涉及财政、国有资产的相关程序和手续限期办结,促进了企业改革进程。制定了分科室联系重点企业制度,积极推进工业经济由效益增长型向规模效益型转变。经常带领科长、主任们深入企业,串市场门店,进厂家公司,摒弃原来那种“搂着账本拨算珠,铺开报表抄数字”的传统工作方式,帮助企业理顺财务管理关系,改善企业经营管理,受到了企业的普遍好评。
近来年,预算外资金迅速增长,如何加强管理、增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一直是财政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周存开从1993年任财政局副局长以来,一边学习有关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政策法规,一边深入到120多个行政事业单位调查预算外资金的收支、管理情况,一边构思该市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新方法。针对部分单位私设“小金库”、开支大手大脚的情况,先后对预算外资金实行了“收支合一户”、“收支分户”、“取消收入户”等管理办法。1995年4月,他提出的“政府集中调控,财政专户管理,行政事业收费基金统支,集资、捐赠、创收、服务收入全还,账户票据统管,预算内外统筹”的改革思路,得到了市领导的认可并出台了《江津市预算外资金管理办法》。为了贯彻落实这一办法,他白天深入到各单位、部门作细致的调查研究和解释工作,晚上带领有关科室人员加班制订操作规程、财务核算体系、内部管理制度,仅用12天时间就全部撤消清理划转了各单位在银行开设的所有账户和存款,使纳入管理的市级行政事业单位达289户,比实行新办法前增加129户,纳入专户储存资金11544万元,增加8244万元,增长2.5倍。1996年,周存开又提出对单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基金收入实行“统筹安排、量入为出、专款专用、预算内外结合、严格控制支出”的“财政第二预算管理”模式,进一步推动了预算外资金管理向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方向发展。1996年完成第二预算收入4966万元。为政府集中调控资金744.7万元;1997年完成第二预算收入6745万元,比上年增长31%,为政府集中预算调节基金960万元,比上年增长29%。1998年4月,他正式出任财政局局长兼党组书记后第一件事就是带领局里的同志调查、摸底、定方案,探索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新模式——“综合财政预算管理体制”,即对各类国有事业单位和行政单位的预算内外资金实行统一管理和核算,按“定收定支、综合预算;收支挂钩、自求平衡;财务总揽、资金统管”的管理体制,对收大于支的实行“全额上解、部分上解或全留单位”,对支大于收的实行“定额补助、定项补助、超支不补,节余留用”的管理体制,收入全额缴存财政,支出根据“人员经费按政策、公用经费按定额、上缴经费按规定、经营支出按收入、专项经费按可能”的原则,根据“第一人员工资,第二职工政策性津、补贴,第三公用经费,第四专项经费,第五其它经费”的顺序进行安排,并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和财务规章制度,以及财政部门规定的统一标准,严禁擅自扩大支出范围,提高支出标准和滥发奖金、补贴、津贴和实物。同时与之配套实施了“票款同行”的管理办法。1998年,为政府筹集综合财政收入16068万元,预算外资金收入达16568万元,比上年增长29%,预算外资金结余比上年增长78%,使江津市财政收入跃居重庆市第四名,实行的“综合财政预算”管理模式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得到重庆市财政局和财政部的充分肯定,全国先后有13个省市的68个区市县来江津考察学习。
用财的“活点子”
周存开认为,财政部门不仅要多养财,还要活用财、用好财,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一方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这方面,江津市的工作是踏实而富有成效的:千方百计盘活现有财力并多方争取政策资金,在确保政府“机器”正常运转的同时,积极筹集资金2218万元支持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清偿了历年欠款440万元,提前拨付补贴324万元;为促进乡镇经济的发展,清偿了历年欠拨乡镇款900多万元;为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投入支农及农业综合开发资金1592万元,比上年增长14.7%;积极调度资金6300万元确保主骨架公路改造、滨江西段工程、市自来水厂、体育中心、聂荣臻元帅陈列馆等重点工程建设;拟定出台了《江津市再就业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和《江津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财务管理办法》,及时兑现了再就业基金和最低生活保障金,有力地支持了企业改革,维护了社会稳定。
在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中,周存开带领广大财政干部想方设法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改造,确保科技投入的增长高于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今年以来,科技三项费用、科技发展基金等科技投入的增长幅度比财政收入增幅高2.6个百分点。为了确保“两基”、“普实”教育经费的及时到位,对教育实行“财政预算优先、资金拨付优先、财政增长教育优先、工资发放教师优先”原则,1998年除财政列支教育事业费5989万元外,还多渠道筹资4200万元,重点用于教育新征用地2000多亩,新建改建校舍63万多平方米、购置教学仪器218万台(件)、新购置课桌凳2.2万单人套、新修教师住宅10万平方米,教师住房成套率达到了66%。先后荣获“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市”、“全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市”称号,去年9月“两基”、“普实”经国家检查验收合格。
原则的“守护神”
在周存开的脑子里始终绷着这样一根弦:自己是党的干部,必须按照党员干部的标准从严要求,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
1996年,有一单位因截留预算外资金3.5万余元被查出。该单位主要负责人找到周存开说“:是否可以不罚款、不通报?”,他回答说:“《江津市预算外资金管理办法》是市长令出台的,若叫我不罚款、不通报,我又怎么向组织交待呢?”,最后该单位主动交清了罚款,并受到了通报处理。就是凭着这种工作作风,1996、1997年周存开连续两年被重庆市评为“清理预算外资金及‘小金库’工作先进个人”。当得知财政局要修建办公楼时,一建筑公司老板提着礼品来到周存开家,要求承建。他说:“建房问题请你与建房办公室联系,你必须将送来的东西带走,如不带走,我只好交组织和纪检部门处理,对不起了。”送礼人无奈将东西带回去了。
周存开带头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努力为全局干部做出榜样,并结合对照《财政干部“八不准”规定》,做到“在执行制度上首先带头不违反,在完成任务上首先坚决不讲价,在荣誉待遇面前首先礼让不伸手,在运用权力方面首先廉洁不谋私,在纠风面前首先管好亲属子女不迁就,凡要求群众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凡要求群众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时时刻刻起表率作用。在他的带领下,1998年该局先后被评为“江津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单位”和“江津市精神文明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