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河北省河间市是一个农业大市。近几年来财政部门以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为依托,以提高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为重点,突破性地发展财源建设,使全市财政经济实力和财源后劲不断增强,经济结构日益合理,效益指标明显提高。到1997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30.34亿元,比上年增长13.8%,五年来平均递增28.1%。财政收入达到1.5亿元,平均递增24.7%,1998年达到1.78亿元。通过不断实践和努力,财政部门在支持财源建设中走出了一条具有河间特色的财政振兴之路。
一、发挥财政投入的主导作用,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河间市财政部门每年直接投入农业的资金都在800万元以上,加上吸引银行贷款、农民股金、集体资金每年可达4000万元以上。他们本着农业增效、农民致富、财政增收的原则,积极培植稳固型的地方财源。一是特色型产业基地化。目前,河间市已形成粮、棉、梨、枣、菜、养殖、花卉等8大基地。如中林花卉基地有大棚100亩,裸地面积497亩,在北京设有销售处,每天有3万枝鲜花供应北京、天津市场,1997年效益达50万元;时村乡和瀛州镇的芹菜基地,年提供商品菜约8000万公斤;鸭梨基地,年提供商品梨约1300万公斤;金丝小枣基地,年提供商品枣约200万公斤。二是养殖加工规模...
河北省河间市是一个农业大市。近几年来财政部门以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为依托,以提高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为重点,突破性地发展财源建设,使全市财政经济实力和财源后劲不断增强,经济结构日益合理,效益指标明显提高。到1997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30.34亿元,比上年增长13.8%,五年来平均递增28.1%。财政收入达到1.5亿元,平均递增24.7%,1998年达到1.78亿元。通过不断实践和努力,财政部门在支持财源建设中走出了一条具有河间特色的财政振兴之路。
一、发挥财政投入的主导作用,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河间市财政部门每年直接投入农业的资金都在800万元以上,加上吸引银行贷款、农民股金、集体资金每年可达4000万元以上。他们本着农业增效、农民致富、财政增收的原则,积极培植稳固型的地方财源。一是特色型产业基地化。目前,河间市已形成粮、棉、梨、枣、菜、养殖、花卉等8大基地。如中林花卉基地有大棚100亩,裸地面积497亩,在北京设有销售处,每天有3万枝鲜花供应北京、天津市场,1997年效益达50万元;时村乡和瀛州镇的芹菜基地,年提供商品菜约8000万公斤;鸭梨基地,年提供商品梨约1300万公斤;金丝小枣基地,年提供商品枣约200万公斤。二是养殖加工规模化。现在北老生养鸡聚集区初具规模,蛋鸡存栏500万只,效益超过900万元;果子洼牛羊屠宰市场和故仙郑留孝生猪分割市场正向大规模方向发展,日冷藏量达14000吨;北八里庄与河英养殖公司生产的“樱桃谷鸭”已辐射任丘、肃宁、献县、大城等县市的300多农户,目前已形成种鸭孵化、饲料加工、成鸭收购、屠宰、分割、外销一条龙。三是种植栽培优种化。近年来,市财政支持种子公司、棉种公司一部分无偿资金,1997年又解决了120万元流动资金,帮助购置了一批先进仪器设备,建立了1500亩的实验示范基地,使全市农产品优良品种的引进、实验、推广跨上了新台阶,种子公司和棉种公司的经济效益逐年提高,全市农作物优良品种统一供种率在80%以上。目前,城乡农业产业化组织达100多个,其中,产加销形式8个,贸工农形式9个,其它形式80多个。全市多种经营面积,已由2万亩增加到3万亩,特产税因此大幅度增长,1997年较1996年增长21%。
二、发展乡镇企业中的龙头,培植骨干财源
为大力加强农业产业化诸链条的带动作用,市财政每年集中了60%以上生产性投资,重点发展龙头企业。现在已形成电线电缆基地、汽车配件走廊、保温材料三大产业群、产业带。以新华、亚龙等电缆厂为龙头的线缆企业全市有800家,从业人员4.5万人,年产值60亿,已被国务院有关部门正式命名为“中国电线电缆生产基地”;以京河、一汽部件厂、轻型车桥厂、津华胶管厂为龙头的汽车配件企业,现有2000家,1997年产值达28亿;以米各庄保温材料总厂、亨达石棉板厂、特艺保温材料厂、东方节能保温材料厂为龙头的保温材料产业,现有4个原电力工业部定点生产厂家,8个市级星级企业,1000多家加工厂,50个专业村,产量占全国需求总量的1/3,年产值达15亿元以上。
1997年电线电缆、汽车配件、保温材料三大主导产业产值达98亿元,由此提供的财政收入增长份额已超过了80%。
三、发展市场网络,建设配套财源
市场是农业产业化链条中的重要一环。因此,河间市财政部门在支持发展市场网络方面下了功夫。通过资金、政策、服务的配套输入,使全市形成了以大批发市场为主框架,以农民购销为补充的食品、蔬菜、建材、线缆、汽配、保温材料等6大交易市场。米各庄汽配市场有4000个门店摊点,年交易额4.5亿元;卧佛堂汽配市场有3000个门店摊点,年交易额3.5亿元,米各庄、束城已成为全国闻名的保温材料生产、销售基地。
四、提高科技水平,建设质量财源
一是以科技项目为载体,加快科技进入经济的步伐。1997年支持企业上项目288个,完成较大的技改项目8个,累计推广农业产业化技术36个,引进良种45个。二是大力推进科技引进。充分发挥财政部门的职能作用,利用优势,支持建立项目库、信息库,引进专利35个,引进各类科技人才500多人。三是积极支持发展职业教育。财政部门支持建设市职教中心一所,成人中专学校10所,函授站5个,成立乡村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561所。由于科技知识的运用,种子增粮、棉田增效、病虫防治、节肥节水等科技兴农工程成效显著,创直接经济效益7500万元。
河间市通过支持实施农业增转化,拓展了财源,推进了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增强了地方财政实力。近几年,河间市财政收入连续以2000万元的速度增长,财政收入的迅速增长,带来了财政供给能力的增强。近年来,在确保干部职工工资按期足额发放的同时,每年拿出一定的资金有效地支持了全市各项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