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7月金融危机自泰国爆发以来,迅速席卷东南亚地区,导致该地区诸国货币大幅度贬值、股市狂泻、经济增长放慢、通货膨胀加剧、失业人数增加,并触发了股市、汇市的全球性动荡,时至今日还看不出止息的端倪。我国是东亚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外依存度已高达35%以上,与该地区的贸易额已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50%左右。东南亚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出口可能产生什么影响?影响有多大?结合我国今年经济发展速度要保持8%的目标,财政应选择什么样的对策,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一、东南亚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的不利影响
一国进出口的绝对增长取决于本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绝对增长速度,进出口的相对增长则取决于一国国内市场的需求和出口相对竞争力。东南亚金融危机不仅影响了危机国的经济和市场需求增长,而且影响到整个世界经济和需求的发展速度,其本币的贬值则直接影响其他国家产品的相对出口竞争力。这都是影响我国外贸出口增长的不利因素。
(一)东南亚金融危机将减少世界市场的总需求
1.东南亚金融危机使亚洲市场低迷。金融危机迫使亚洲许多国家实行紧缩,从高速增长进入低增长,有的甚至会负增长。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预测,日本1998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将由去年的0.9%转为负增长(-0.3%),韩国、印尼、泰国的经济增长预计分别下降0.2%、8.5%、3.2%;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的经济增长速度也将分别由去年的7.8%、5.1%、7.5%下降为今年的1.4%、1.85%、3.2%。总体而言,1998年亚洲经济平均增长率将从1997年的6.7%降至2%,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从最近几个月危机国经济发展情况看,最终结果可能还要差。
2.东南亚金融危机使世界市场的需求趋弱。过去十几年东南亚经济的高速发展使亚洲市场需求对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起了举足轻重的带动作用。美日欧对亚洲的出口分别占其出口的20%、44%和15%。据测算,东南亚的进口如果减少10%,美日欧的GDP将分别减少0.2、0.4和0.17个百分点。东南亚,特别是日本和韩国经济的衰退,将使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呈下降趋势。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预测,1998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的经济增长率将由去年的3.1%下降为2.4%;美国经济增长率将从1997年的3.8%下降到2.9%;虽然欧盟将由1997年的2.5%上升至1998年的2.9%,但总体而言,今年世界经济发展速度将从1997年的4.1%下降为1998年的3.5%。
作为我国主要出口对象的亚洲及整个世界经济发展速度的放慢,直接导致世界市场需求的减少。由于各国为促进经济发展一般要采取刺激出口,限制进口的措施,因而,在世界市场规模相对缩小的同时,各国之间的竞争反而更加激烈,从而可能对我国的出口提出严峻的挑战。
(二)其他国家货币贬值导致中国出口商品竞争力下降。
质量相同或相似的同类产品(或可替代品),成本价格的高低将是影响其竞争力的决定因素。金融危机导致的汇率变动直接影响到出口商品的相对和绝对成本价格。
1.东南亚货币的贬值相对增强了其出口商品竞争力。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波及国的货币贬值了50%左右,然而,人民币不仅没有贬值,反而有进一步升值的压力。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近对APEC各经济实体(不含中国)出口增长与汇率变动关系的实证研究表明,当某一经济实体的货币兑美元出现1%的贬值后保持稳定,其实际出口将增加0.75%,进口将减少0.5%左右,但是受滞后期的影响,贬值效果要在1—2年的时间内表现出来。按照货币贬值的东南亚国家的出口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加权计算,这次危机导致我国出口商品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的比价上升6%左右,据我国的出口方程测算,1998年我国的出口增长率将因此下降3.6个百分点。
2.我国劳动力成本的相对优势降低。我们将危机前各国的劳动力成本换算成美元计,韩国、新加坡等国都在我国的10倍以上,马来西亚与泰国是中国的3倍多,菲律宾是2倍,印尼是中国的1.5倍,都高于我国。由于货币贬值,使其以美元计算的劳动力成本下降,我国在劳动力成本方面的优势相对减弱,但不会完全消失,据估计,我国在劳动力成本方面仍占优势。
(三)可能增加我国吸引外资的难度,从而间接影响我国的出口。外资企业是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外资企业的出口增幅一般高于内资企业,外资企业出口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据海关统计,1996年,我国外贸出口增长1.5%,而外资企业的增幅为31.1%,1997年全年外贸出口增幅为20.9%,外资企业出口增幅为21.7%。外资企业出口的增长是保持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因素。
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是我国外资的主要来源地。目前我国的外资有80%以上来自东盟、日本、韩国等地。这些国家和地区由于受危机的打击,对外投资的能力受挫,来自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资金可能会减少。同时,这些国家和地区货币贬值后,会相对减少外国投资者的投资成本,为摆脱危机,这些国家也在极力吸引外资,从而对我国构成有力竞争。
二、东南亚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出口可能产生的有利影响
东南亚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也要一分为二地看。在对我国出口造成诸多不利影响的同时,也不可忽视可能产生的正面效果。
(一)东南亚国家的这次货币贬值并不是为刺激出口而主动地贬值,而是由于本身经济发展出了问题而被迫导致的贬值。东南亚金融危机实际上是一次以金融危机为表现形式的经济危机。经济衰退使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实力和企业竞争能力都受到了不利影响,因而其出口竞争力也可能下降,从而又可能相对提高我国出口企业和产品的竞争能力。
(二)东南亚诸国的出口商品过分依赖进口原材料,本币贬值在提高其出口商品价格竞争力的同时,也使进口商品的价格上涨,增加了产品成本,在很大程度上抵销了货币贬值给出口商品带来的价格上的优势。
(三)东南亚和韩国的许多企业,包括其出口部门的大量企业,为沉重的短期外债所拖累,货币的大幅度贬值,更加剧了其债务负担,使其现金流量剧减,资金周转困难,难以维持正常生产运营,更何况,由于政府采取提高利率的政策来稳定货币,使融资成本上升,生产成本增加,更难以扩大生产规模以争夺出口市场。
(四)再从吸引外资来讲,经济的动荡,政治的不稳,也恶化了其投资环境,烘托了中国经济环境的稳定,相对增强了我国的吸引力。
三、财政应采取的对策
1998年我国经济必须力争以不低于8%的速度增长,保持较高的外贸增长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之一。但是外贸的增长既受制于我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也受制于世界市场规模的大小。在世界经济发展速度放慢的情况下,我国外贸出口增长速度的适当放慢是正常的。这不是因为我国出口产品竞争力下降而导致的市场占有份额的减少,而是世界市场这块蛋糕的相对缩小而导致的出口增幅的正常下降。在这种情况下,财政采取普遍提高出口退税率刺激出口进而带动国内经济增长的效果不会太明显。
需求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今年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财政政策做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两大杠杆之一,在财力一定的情况下,必须选择最有利于刺激需求的措施。世界市场需求不足增加了我国产品进一步扩大世界市场占有份额的难度,通过提高出口退税率刺激出口带动国内需求的作用受世界市场容量的限制,效果不会太明显。提高出口退税率的作用,在于可使我国出口商品价格更有竞争力,但是受出口商品需求价格弹性的影响,降价并不一定能带来出口收入增加的效应。用于出口退税的支出,一部分会被外商以压低价格的方式拿走,同时出口企业也不可能将因退税提高而增加的利润全部用于国内投资。在目前国内市场有效供给不足,需求不景气的情况下,财政直接投资刺激需求的效果比通过外贸刺激需求的效果会更有效,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也会更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