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太仓市从去年起按照“控制收支、内外统筹、集中管理、加强调控”的原则,对全市预算外资金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经过一年多实践,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单位158个,交存财政专户近1.7亿元,占应纳入资金的98%,预算外资金基本上纳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的轨道,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一、开展四项清理,夯实管理基础
为使全市预算外资金家底清、情况明,太仓市财政局在纪委、物价、银行等部门配合下,对175个市级单位的预算外资金管理现状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清理。一是对市级行政事业单位1994年到1996年的预算外资金收、支、存情况进行清理。先由单位自报,然后分组核对,掌握了前三年各单位预算外资金收、支、存和1996年底单位实有人数等数据。胸中有了数,管理也就有了依据。二是对全市行政事业性收费(基金、资金、附加费)进行清理。在市政府组织对外商投资企业、内资企业和农村收费清理的基础上,请物价部门配合,对行政事业单位的收费(基金)再次清理,逐一界定,发文公布。通过清理取消不合理收费17项,并降低部分收费标准,减轻企业和农民负担1200多万元。三是对市级行政事业单位银行户头进行清理。采用先报后查再定的办法,先由各单位自报预算外资金在银行开户情况,再由财政与监察局组成联合工作组到各银行查对、逐一登记,最后决定取消收入过渡户和多头开户235个,占总帐户数的59%。四是对行政事业单位使用财政票据进行清理,对以前发放、未予缴验的所有财政性票据全面清理,查出了票据混用、使用非法票据和代开票据等违章行为;对条线下发的专用票据也进行了登记,控住了源头。
二、制订实施办法,建立完善十项管理规定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和《江苏省预算外资金管理办法》,结合太仓实际,市财政局下设了预算外资金管理局,与综合计划科合署办公,制订了《太仓市实行预算外资金集中统一征收管理暂行办法》,完善了十项管理规定。
1.收费管理规定。按国家目前规定,行政事业性收费应由财政部门与物价部门联合管理,各级、各单位不得自立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扩大收费范围。
2.分类管理规定。(1)对行政性收费收入,全额缴入财政专户,支出由财政结合预算内经费统筹安排,结余由政府统筹使用;(2)对事业性收费收入,实行“全进笼”办法,收入全额缴入财政专户,扣除营业税、直接服务成本、上解上级后的净收入,安排单位支出,适度集中;(3)基金(资金、附加费)收入全额进入财政专户,按计划和规定用途专款专用,财政把关,结转下年度专项使用;(4)对预算外其他收入,全额进入专户,支出要编制计划,财政审核拨付,政府适度统筹;(5)对与预算外收入有关联的暂存款项,也要财政专户储存,按用途支付。
3.财政专户规定。财政专户是财政部门在银行设立的预算外资金专门账户。单位预算外收支应直接上交市财政专户,反映为“应缴预算外收入——财政专户”,经财政审核拨给的预算外安排经费记为各单位的“预算外收入”。
4.单位银行开户规定。根据“预算外资金是财政性资金”的定义,单位预算外资金收入户一律撤消,只保留一个支出户。凡行政事业单位开设、变更银行帐户,都必须经财政同意后,再到银行办理。
5.统一征收办法。采用“部门分头开票、收款统入财政”的办法,对部分收费金额较大,便于集中征收的项目由预算外资金结算中心或委托银行直接收款,对零星分散、金额较小、涉及面广的收费项目,委托业务主管部门(单位)代为收款,而对在太仓港港区的外商投资企业实行“一站式管理、一条龙服务、一个头收费”办法。
6.票据管理规定。为加强对票据的源头管理,全市行政事业单位使用的财政票据,包括条线下发统一由财政票据管理部门扎口,财政局内部科室使用的票据也由票据管理所统一管理。
7.预决算制度。为适应预算内外综合财政计划的需要,本着“积极稳妥、量入为出、留有余地”的原则,编制单位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财政根据“收支挂钩、以收定支、分类管理”的原则核定各项收支计划。整个过程采取了单位初报、财政初审提出调整意见、单位确认后由市政府正式下达的“两上两下”编制方法,保证了预算编制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单位必须认真执行预算,按月报送预算内外统一的财务报表(附报预算外部分指标),年度进行决算。
8.用款审批规定。各单位要严格按财政部门核定、政府批准的支出计划使用预算外资金,遵守财经纪律,执行财务制度。一是对正常经费按年计划分月拨付,随到随拨;二是对项目资金和专项资金支出要按计划和规定用途,经主管部门领导或分管市长审批后拨付;三是对基建和专控商品购置要办妥报批手续,财政审核才可拨付。既方便单位正常经费的使用,又对项目经费使用,特别是超计划用款有必要的制约,有利于管严、用好。
9.检查监督制度。检查监督是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除按上级布置进行预算外资金清理、结合收费管理和票据管理进行检查监督外,每年定出2—3个稽查专题,对银行开户、交存专户、违规收费、设立“小金库”、违规开支等定期检查,对违规单位给予必要的处罚。
10.目标管理考核制度。太仓市政府将预算外资金管理工作纳入机关年度责任制考核,并由财政局对《九七年度市级单位预算外资金目标管理责任书》规定的单位工作目标和工作要求进行考核。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机构负责人及预算外资金专管员的年终奖励,财政部门有50%的考核权。
三、做到四个并重,实现四个转变
管理办法确定之后,关键是实施到位。在工作中应把握预算外资金管理特点和趋势,注意做到四个并重,以实现四个方面的转变。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与统一思想认识并重,实现管理体制的转变。预算外资金从单位拥有所有权、使用权到明所有权于国家、归使用权于政府、还管理权于财政是根本性的转变,只有通过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使大家从思想认识上一致起来,领导重视和各方支持,新的体制和制度执行才有保证。
二是抓收入管理与抓支出管理并重,实现管理模式的转变。预算外资金管理从过去偏重专户储存而支出管理较弱的松散管理转变为现在的收支并重的综合管理,既要切实做到“收支两条线”,控住收支规模,厉行节约,堵住漏洞;又要预算内外资金三结合,即工作要求结合、收支计划结合、报表制度结合。
三是抓好管理与强化服务并重,实现管理方法的转变。集中统一管理的日常工作,要花很大的力量;强化监督检查、纠正违规违纪行为,也要知难而上,更要改坐等上门接受管理为强化服务、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如:工作人员定点联系单位,上门指导、沟通信息、增进理解;与纪检、监察部门配合,抓源头、堵漏洞,推进反腐倡廉等,工作形式要多样,内容要丰富。
四是外部管理与内部管理并重,实现管理观念的转变。要管好别人,先要管住自己;在监督别人的同时还要对自己实行监督。太仓市财政局在实施预算外资金集中统一管理过程中针对内部监管存在的问题,抓了“三改”:一改多出纳为总出纳,财政内部预算外资金由综合部门扎口管理,撤消各科室帐户41个,做到管帐不管钱,管钱不用钱,用钱不批钱;二改“一条龙”管理为“四分离”管理,即将周转金的申请、发放、管理、回收“一条龙”改为立项、放款、监督、回收四分离;三改干部稳定不变制为岗位轮换制,实行机关内部换岗,既有利于干部的培养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一些干部因呆的时间长、人际关系多、履行职责时容易掺杂主观、人为因素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