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省铜仁市边远、闭塞的六龙山乡,有一位年轻的财税干部长年累月爬山涉水,风餐露宿,为农税工作不辞辛劳地奔忙着,他就是铜仁市六龙山乡财政所副所长龙绪刚。
舍小家 为“大家”
六龙山乡是铜仁市一个出了名的穷地方,曾有民谚形容道:“有女莫嫁六龙山,三棒包谷当一餐,三根竹杆做灯盏,三个树根作被单,抬起轿子猴子看,吹起锁呐应岩山。”现在是一个仅有面积96平方公里,人口4130人,至今还不通公路的小乡。而该乡海拔近千米的红旗湾是六龙山乡最偏远、最重要的一个农业特产税查验征收点,是六龙山10万亩淡竹外销的唯一出境口。从这里上缴的农业特产税收入要占全乡财政总收入的30%以上,因此,能否管好红旗湾征收点对全乡财政任务的完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988年4月,通过公开考试,龙绪刚成为一名财政农税助征员。在农村长大,从苦日子中熬过来的龙绪刚对于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十分珍惜。他一上任后就长期护守着红旗湾这个“要塞”,一守就是9个年头。
龙绪刚第一次来到红旗湾,这里没有住房、没有自来水,连一个最起码的办公桌椅都没有,条件极为艰苦。这一切没有吓倒他,也没有因为自己的父亲是六龙山乡乡长而要求照顾,反而促使他去用自己的双手开始艰苦的创业之路。他时时告诫自己:“党和人民把我安排在这里,是要我干好工作,而不是来图享受的。”他坚信别人办不到的事自己一定能办到。没有住房和办公桌椅,他就到林业检查站租用;没有自来水他就跑到1公里多路的山脚去挑水;没有电视他就以书为伴……这种困境一直持续了7个春秋。1995年,在省、地、市财政部门的关怀帮助下,财政所才在工商所的楼上修了两个通间,从这时起龙绪刚才算有了自己的“窝”。
为了工作,龙绪刚把刚满1岁的儿子托交二妹照看,把责任田压在了身体瘦弱的妻子肩上。1996年8月,从远离30多公里外的家中几次传来不好的消息,说他家中的庄稼受了虫灾,而他妻子又生病了,催他回家一次。接到这个口信,龙绪刚犹豫了。从内心讲,他应该回去,因为自从来到红旗湾,平常每月只回家1至2次,一旦忙起来,几个月都难得回家一次。这次他真想斯守在妻子身边,好好尽尽做丈夫的职责。但当时正处于竹子销售旺季,如果不把好关,税收就要流失。一想到这里,他毅然打消了回家的念头,又投入了紧张的查验征收工作。而望眼欲穿的妻子见他没有回家,只好自己拖着病体,背上喷雾器到田间杀病虫去了。等龙绪刚把工作忙完之后,回家看到妻子卧床不起,守候在床边的儿子因很少见面而陌生躲闪时,不知怎的,泪水第一次像断了线的珠子从龙绪刚脸上掉了下来……。
龙绪刚一心扑在工作上,没有节假日,也不分白天黑夜,不分寒冬酷暑。1991年深冬的一天,龙绪刚正在开会,有人带信来说,下午有两车竹子外运,但恰好没有税票了。心中只有事业的龙绪刚立即向老所长请了假,直奔市财政局。办理好农业特产税票证手续后,已是下午五点钟了,这时已没有回红旗湾的车子了,局里的同志劝他不要走了,但他一心想到那两车竹子,如果不赶回去,车主就得多耽误一天。他便到市场上租了一辆两轮摩托车,请车主送他上红旗湾。由于赶车心急,不幸车子在途中翻了,他被摔出了2米多远,头部受到强烈震荡,身上也多处受伤,但他强忍着剧痛请求驾驶员继续赶路,可是还未上车就昏了过去。在医院里,医生劝龙绪刚住院治疗,但他却说:“我个人的一点痛算不了什么,国家的税收流失事大。”龙绪刚硬是一拐一拐地翻越20多公里山路回到了红旗湾,时间已是深夜2点。
龙绪刚还利用空余时间走遍了六龙山的山山水水,对全乡财源情况进行了调查,摸清了全乡财源规模、布局、现状,向乡政府提出了因地制宜发展财源规划:对10万亩淡竹采取“宏观控制、计划采伐”,确保本地生态平衡和支柱税源,以利发挥长期效益;对近年发现的贮量大、含量高的硫铁矿、金矿、硅矿资源以及奇洞异境等丰富的旅游资源,拟在修通公路的前提下,采取“招商引资,联合开发”措施,努力培植新的财源增长点。
1990年初,为了克服人手少的困难,龙绪刚主动向林业、工商、税务驻红旗湾征收点的同志建议,采取轮流值班、综合治税的办法,即将一站三所人员编成两个组,一个组2个人,白天夜晚轮流值班,而且规定:对外运的应税产品实行“统一计价,统一开票,足额征收,每日结算、互相监督”。事实证明,这是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成功经验。这样做既解决了人手不足的问题,又阻止了各项税款的流失,同时对公平税赋、改变各自为政的状况和依法征税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不徇私情,依法治税
1996年8月7日,龙绪刚的岳父押运的一辆满载着杂竹的汽车从甘溪坪方向驶来,在税征点停下后,岳父下车向龙绪刚解释说:“今天刚下过一场雨,路太滑,车子在坡脚上不来,就请人帮忙拖上来,花了200多元务工费,能不能减让一点税?”他略思考后说:“您老人家说的都是实情,但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而且税法面前人人平等,您的损失不能用减税来弥补,我也没有这个权力,请您理解和支持我。”岳父见女婿说得句句在理,就心悦诚服地照章交纳了230元农业特产税。
不仅对岳父的税要收,在龙绪刚当出纳员的时候对自己亲生老子的不合理开支他也要拒报。
1989年,当时乡政府财务由财政统管,龙绪刚兼任出纳。一天下午,当六龙山乡乡长的父亲拿着一张就餐发票来要求报销,龙绪刚将发票审核后,发现金额超过了用餐标准,坚持不报。龙绪刚拿着发票主动去找被气走的父亲,并说:“财经纪律是国家规定的,用餐制度是乡政府根据自身财力制定的,希望父亲不要带头开这个口子。”最后乡长父亲只好向儿子认输,并用自己的工资冲抵了这张发票。
龙绪刚一方面为政府精打细算;另一方面处处以身作则。他每次出差,住宿总是选最低的,吃饭总是选最便宜的。工作9年了,他没有一个存折,身上常穿的是那套泛白而又整洁的农税制服,而在他家中最值钱的要数那台老掉牙的14英寸黑白电视了。
舍身护国税
龙绪刚的老朋友黄龙灯几次向他行贿,想在他面前逃税,但从没有得逞过。1994年9月的一天,黄龙灯拉了4大车杂竹来到红旗湾,为少交三车农业特产税,便塞给龙绪刚300元钱,当即被龙绪刚推了回去,并义正辞严地对他说:“车是车路,马是马路,该交的税还得交。”黄龙灯第一次在朋友面前吃了闭门羹,只好乖乖地把税交了。1995年9月22日黄龙灯又拉着一车竹子过红旗湾,龙绪刚依然出示农税检查证,并说:“依法纳税,办证放行”。黄龙灯见他还是认法不认人,跳下车来哄骗龙绪刚说:“你去开票,我来交税。”龙绪刚刚走到办公室门口,黄龙灯就飞快地驾车逃跑,龙绪刚来不及思考,纵身从2米多高的坎子跳到马路上,紧追汽车,一米、二米、三米……,直追到7米的坡道处才赶上,并奋不顾身挡住汽车,双手死死地推住车子的保险杆。勒令黄龙灯到办公室交税。气急败坏、早已心怀不满的黄龙灯趁龙绪刚不注意时,突然将他按倒,抓住龙的头重重地向桌椅撞去,并说:“谁叫你六亲不认?!”顿时龙绪刚的额头和嘴里都流出了鲜血,但他仍旧义正辞严地对黄说:“你就是打死我,国家的税款一分也不能少!”终因流血过多,昏了过去。这次他的额头被撞开了2寸多长的口子,门牙被碰落了两颗。当他经过治疗苏醒后问的第一句话就是:“黄龙灯交税了没有?”使在场的人深受感动和敬佩。在医院里,医生要求龙绪刚先卧床休息治疗一个月,同事劝他安心养伤,妻子心痛地劝自己的丈夫爱惜身体,但他只开了一些必用药,带着尚未愈合的伤,带着他的追求、他的信念,又回到红旗湾坚守他那平凡而又神圣的岗位。
龙绪刚扎根红旗湾,赤胆护农税、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由于他成绩卓著,经市、地、省、中央财政部门层层推荐,于1997年10月20日在北京出席了由共青团中央、中央综治办、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十二家联合组织召开的首届“中国杰出(优秀)青年卫士”表彰大会,并荣获首届“中国优秀青年卫士”光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