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业产业化以其特有的产加销、贸工农、经科教一体化的经营组织形式,在发展农村经济,引导农民致富方面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因此,农业产业化成为近几年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1995年财政部集中了8300万元中央级财政支农周转金实施了支持第一批农业产业化项目试点工作,试点范围涉及12个省、自治区和22个种植业、养殖业的产业化项目。第二年,这项资金扩大为3亿元,在第一批种养业产业化试点项目基础上,增加了国有农业企业产业化和水产产业化试点项目,共支持了95个项目。最近记者从财政部农业司了解到,目前这些试点项目运行态势良好,第一批试点中的有些项目已初见成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据介绍,中央财政支持的第一、第二批农业产业化试点项目具有规模化、系列化和市场化的特点。首先是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如湖南省汉寿县的2万亩中华鳖养殖基地,湘潭县的10万亩湘莲基地,江永县的10万亩香柚基地,江西万载县的万亩百合基地等,都体现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集中连片发展的原则。这些基地不再仅限于一村、一乡,而是已经发展到全县甚至跨县的规模化生产。其次是生产经营的系列化。如,湖南汉寿县不仅生产甲鱼,还生产甲鱼饲料、甲鱼药物,还将甲鱼加工成口服液、汤料以及罐头等。湘潭县湘莲产业化生产基地早已形成规模,但以前由于没有加工环节,造成莲子生产的波动较大,农民也因此受到一定损失。中央财政试点工作的实施,重点支持了湘莲的加工环节,不仅能加工莲子汁、莲子糊、莲蓉糕点等产品,而且能把根部加工成藕粉,连以前一向不用的莲子芯也加工生产成莲芯饮料,清凉解暑。四川绵阳市利用军工技术从事农产品加工,将蔬菜、中药材加工成超细粉,甚至将树叶、稻草等加工成超微粉,做为饲料添加剂,使其成倍地增值。第三是农产品销售市场化。如,安徽砀山县是著名的砀山梨主产区,中央财政试点工作的实施,重点解决了困扰其发展的“瓶颈”环节,保证了鲜果的流通、销售,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这两批中央财政支持的农业产业化项目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公司与农户之间建立了利益共同体,注意保护农民的利益。发展农业产业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农民的收入,如何在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建立起稳定的协作关系,一些试点单位进行了探索。如,四川广元市的苍溪猕猴桃开发总公司在各基地乡设立了分公司,对猕猴桃实行“统一收管,分级处理”,使鲜果在收购环节就有较大的增值。公司还将鲜果收购和处理情况分别建卡,分别核算增值额,然后将增值部分的30%留在公司,30%返还给各种植农户,40%作为发展资金。公司既为农户无偿提供技术指导,保价收购鲜果,又能将推销过程中的增值利润返还一部分给农户,改变了过去公司与农户之间的简单的买卖关系,保护了农民的积极性,在龙头企业与农民之间真正形成了一种利益关系。
此外,这两批农业产业化项目还特别注重科技进步,提高农业产业化项目的科技含量。如,山东的畜禽良种推广中心利用引进国外种牛改良本地牛,潍坊引进酵素菌技术生产肥料,四川绵阳利用先进的超微细粉体技术加工农产品,陕西白水和礼泉苹果生产技术改造等项目,都是覆盖面较广、辐射力较强、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项目。
总之,农业产业化把公司与农户紧密联系起来,共同发展,共同抵御市场风险,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致富一方群众的生产经营形式。正因为农业产业化具有如此广阔前景,财政部在最近召开的“中央财政支持农业产业化座谈会上宣布,今年中央财政将进一步加大支持农业产业化的力度,继续实施第三批支持农业产业化项目试点工作。为保证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财政部对项目省各级财政部门提出了具体要求:
第一,要进一步提高对支持农业产业化重要意义的认识。农业产业化是今后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也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两个转变”的根本性措施,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是“九五”时期财政支农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大家应以战略的眼光看待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问题,充分发挥财政综合经济部门的职能作用,切实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
第二,要注意解决好几个问题。一在项目选择上,要注意资源优势、市场需求、科技含量、带动辐射作用以及要具有一定的生产、加工规模,有利于财政和农民增收等;二在支持的环节上,要注意重点解决产业化发展中的“瓶颈”环节;三在资金的筹集使用方面,要注意足额落实配套资金,并保证及时到位,要注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多渠道、多层次筹集资金,引导企业、集体和农民增加对农业产业化的投入;四在资金管理方面,要注意专款专用,对农业产业化资金不得以任何借口挤占或挪用;五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加强监督检查和信息反馈工作,同时也要帮助项目实施单位加强财务管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六在做好中央财政试点工作的同时,要注意搞好本地区财政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工作,建立起自己的试点;七是实施农业产业化工作的人员要配套成龙,少而精;八是组织措施要落实,人员要相对稳定,注意抓培训、信息、市场、财政与农民增收等工作。
第三,要正确处理支持农业产业化与其它财政支农工作的关系,把其它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与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结合起来。在试点工作中,各地要统筹协调运用其它财政支农资金,把农业科技推广资金、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资金、支持乡镇企业发展资金和帮助农口事业单位兴办实体资金的使用与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结合起来。财政部鼓励并支持各级财政从预算内安排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做到有偿与无偿扶持相结合。
第四,要加强调查研究,注重及时总结。农业产业化是新时期财政支农工作的重点,也是财政支农工作的新课题,有许多问题尚待研究、探讨,如组织形式、运行机制、利益分配关系等。在试点工作中,大家要多做些调查研究,不要仅限于一些日常性管理工作,同时也要及时总结一些好的经验做法,特别是要围绕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与财源建设、与农民致富的关系进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