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当前,我国大部分老工业基地举步维艰,被许多人当作了沉重的包袱。其实,老工业基地毕竟有着人才、技术、设备等基础,经过改制,理顺关系,它定将重振雄风,再现辉煌。财政作为综合经济部门,在老工业基地的重建过程中责无旁贷,应该采取措施从各方面予以支持。
以转换机制为重点,不断深化国有工业企业改革。国有工业企业是老工业基地的经济和财政支柱,财政部门要积极支持企业改革。一是认真实施“抓大放小”战略。坚持因企制宜、多元推进、重点扶持的原则,重点扶持产品利税率高、经济实力强、资产负债率合理、发展后劲大的企业,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促使大中型企业生产经营上规模、主导产品上档次、经济效益上水平。要区别情况,搞好分类,促进放活小型企业。二是抓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本着“增资、改造、分流、破产”的原则,财政可视财力状况给予国有企业增拨资本金、将企业部分所得税和税后留利返给企业增加流动资金等。三是积极促进大中型企业的公司制改造和小型企业股份合作制改造。
以优化存量资产为重点,推进企业改组。财政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资产调剂的职能作用,使企业闲置的存量资产通过调剂活化起来,促进存...
当前,我国大部分老工业基地举步维艰,被许多人当作了沉重的包袱。其实,老工业基地毕竟有着人才、技术、设备等基础,经过改制,理顺关系,它定将重振雄风,再现辉煌。财政作为综合经济部门,在老工业基地的重建过程中责无旁贷,应该采取措施从各方面予以支持。
以转换机制为重点,不断深化国有工业企业改革。国有工业企业是老工业基地的经济和财政支柱,财政部门要积极支持企业改革。一是认真实施“抓大放小”战略。坚持因企制宜、多元推进、重点扶持的原则,重点扶持产品利税率高、经济实力强、资产负债率合理、发展后劲大的企业,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促使大中型企业生产经营上规模、主导产品上档次、经济效益上水平。要区别情况,搞好分类,促进放活小型企业。二是抓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本着“增资、改造、分流、破产”的原则,财政可视财力状况给予国有企业增拨资本金、将企业部分所得税和税后留利返给企业增加流动资金等。三是积极促进大中型企业的公司制改造和小型企业股份合作制改造。
以优化存量资产为重点,推进企业改组。财政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资产调剂的职能作用,使企业闲置的存量资产通过调剂活化起来,促进存量资产的合理流动,优化配置。一是支持优势企业兼并劣势企业,通过兼并新组建具有较强竞争实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形成集团优势。二是支持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联合联营,形成优势互补。此外,按规定程序,推动国有存量资产向非国有企业流动。三是支持国有企业承包租赁和托管经营。
以技术改造为重点,调整产业、产品结构。按照“龙头注入,骨干膨胀,链式改造,整体推进”和实施“名牌战略”的要求,对重点产业、重点产品采取扶优扶强政策,加速企业技术改造,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提高企业规模效益。要建立起技术改造的新机制,主要是逐步建立项目资本金制度,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实行投资决策责任制,搞好项目招标投标制。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促进企业改变以扩大初加工原材料生产为主的外延型增长模式,走以挖潜改造、精深加工为主的内涵型发展道路;选择骨干企业的关键项目集约投入,避免资金分散化。
以扭亏增盈为重点,全面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开展“转机制,抓管理,练内功,增效益”活动,着重加强成本管理,促进企业节能降耗;加强资金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要抓好特困企业扶危解困工作,按照分层启动、分块搞活、分片经营、分流人员的“四分”战略,帮助困难企业搞活经营,走出困境。同时,给予资金支持,推进科技兴工,通过技术引进、推广、吸收和创新,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以实现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责任编辑 李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