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春秋时期,有个宋国人得了一块宝玉,他兴冲冲地献给宋国很有名望的大官子罕。没想到这位老先生推辞不收。献玉人以为子罕不识货,便对子罕说:“我这块玉是请玉工鉴别过的,玉工认为此玉是宝,我才敢献给你。”子罕回答说:“我以不贪为宝,你以玉为宝,如果我收了你的宝,我失去了宝,你也失了宝,我们不如各拿各的宝。”
子罕把“不贪”当作宝,说明他对廉洁看得十分重要。子罕政绩卓著,名闻诸侯,成为春秋时期有名的贤臣,不能说与他的这一美德没有关系。
近年来,《财政》杂志刊登了不少财税干部拒贿却礼的事迹,读了使人深受教育和鼓舞。这些同志也是以“不贪”为宝的,因而使送礼者有的受到教育而去,有的深受感动而归。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前,社会风气还没有根本好转,送礼受贿等不正之风还时有所闻。有些人受“关系学”的影响,总认为礼物是打开一切方便之门的敲门砖,他们想借助送礼的手段,达到个人的目的;也有些人看见财税干部辛辛苦苦帮助企业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出于感激之情送些礼物。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个问题呢?正确的态...

春秋时期,有个宋国人得了一块宝玉,他兴冲冲地献给宋国很有名望的大官子罕。没想到这位老先生推辞不收。献玉人以为子罕不识货,便对子罕说:“我这块玉是请玉工鉴别过的,玉工认为此玉是宝,我才敢献给你。”子罕回答说:“我以不贪为宝,你以玉为宝,如果我收了你的宝,我失去了宝,你也失了宝,我们不如各拿各的宝。”
子罕把“不贪”当作宝,说明他对廉洁看得十分重要。子罕政绩卓著,名闻诸侯,成为春秋时期有名的贤臣,不能说与他的这一美德没有关系。
近年来,《财政》杂志刊登了不少财税干部拒贿却礼的事迹,读了使人深受教育和鼓舞。这些同志也是以“不贪”为宝的,因而使送礼者有的受到教育而去,有的深受感动而归。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前,社会风气还没有根本好转,送礼受贿等不正之风还时有所闻。有些人受“关系学”的影响,总认为礼物是打开一切方便之门的敲门砖,他们想借助送礼的手段,达到个人的目的;也有些人看见财税干部辛辛苦苦帮助企业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出于感激之情送些礼物。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个问题呢?正确的态度是:对于那些不顾政策原则,想用送礼手段达到个人目的的人,要理直气壮地进行批评教育;对于那些确实抱着感激之情送礼的,应向他们讲明按政策办事,为企业解决困难是我们财税干部的职责,要感谢,就应该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
俗话说:“吃了人家的嘴软,拿了人家的手短。”这话不是没有道理的。无数事实证明,只有以“不贪”为宝的人,才能真正做到坚持原则,秉公办事。相反,那些行贿受礼之人,势必会拿原则作交易,妨碍国家财税政策的贯彻落实,给国家带来不应有的损失,到头来连自己也搭进去,这是值得我们时刻引起警惕的。
(责任编辑 王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