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过不惑之年的他,就已获得了一大串荣誉:莱西市委、市政府3次给予记功奖励,先后获得“青岛市优秀财政所长”、“山东省财政系统先进工作者”等称号,去年底,财政部又授予他“全国优秀乡镇财政干部”。
他叫王仁宝,现任山东省莱西市李权庄镇财政所所长。1981年,王仁宝从部队退伍后经选拔参加了乡镇财政工作。十几年来,他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寸心如丹,公而忘私,树起了财政干部的光辉形象。自1990年以来,李权庄镇的财政收入平均每年以30.3%的速度递增,1995年,全镇财政收入达358万元,在莱西市22个乡镇中排名第四。
面对700元欠款和一贫如洗的家境
——王仁宝说:“作为一名财政干部,越是
在艰苦的情况下,越要经得住金钱的考验。”
王仁宝家在农村,上有七旬老母,下有两个年幼的孩子,妻子常年有病,还种着8亩责任田。近年来,为给妻子治病,拉下了700多元的欠款。家里没置备一件像样的家具,大人、孩子没添一件像样的新衣,1986年盖的房子,直到1994年秋才在亲戚的帮助下抹完墙皮。熟悉情况的人都为他家担忧。
生活是艰难的。然而艰难的生活并没有动摇王仁宝为国理财不贪半点份外财的思想。王仁宝每天征管的钱成千上万,企业求他帮忙解决周转金,纳税对象想得到他的减免照顾。如果有贪心,想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捞点好处,解决一下家庭困难,可以说是轻而易举。可是王仁宝却说:“作为一名财政干部,越是在艰苦的情况下越要经得起金钱和权力的考验。”
1992年冬,王仁宝的三哥想开个油房,一时资金紧缺,向王仁宝提出借1000元公款,一年后归还,并说油房赚钱后有他一份。面对亲情和金钱,王仁宝耐心地说服哥哥:“谁的钱你都可以借,但我管的公款你不能借,哥哥总不能让我在这上面栽跟头吧?!”听了这话,王仁宝的三哥带着半理解、半理怨的心情到别处借钱去了。
近年来,一些亲朋好友看到王仁宝家庭困难,出于友情,想以合伙做买卖的名义帮他一把。然而,王仁宝都始终不肯沾边。去年春天,一位朋友联系了一批磷酸二铵和农用地膜,急需5万元资金,他找到了王仁宝,想从财政所先借上这笔款,一两个月后再悄悄把钱还上,王仁宝也可以从中得到几千元的好处费。在金钱面前,王仁宝保持了清醒的头脑,他委婉地拒绝说:“朋友的情我领了,但我管的公款一分一厘也不能挪用。”
就这样,王仁宝在家境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先后十几次拒绝亲戚朋友的请求,没有挪用一分公款,得到了干部群众的称赞。
战友请吃要好处,岳父登门求照顾,
——对此,王仁宝坚定信心,“拿原则
作交易的事咱坚决不干。”
王仁宝所从事的工作主要是和钱打交道,负责全镇“四税一金”的征收和管理,他一征一免,征多征少,都会此消彼长,直接关系到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得失,因此,经常有人上门说情,要求给予减免照顾。然而,他从未开过一次口子。1993年底,王仁宝来到黄家庄村一位战友的果园征收特产税,战友请他吃饭,他婉言谢绝,继而,又说:“看在战友的份上,给照顾一下,我也忘不了你。过两天我给你家送几筐苹果。”言下之意双方都有好。那时,王仁宝家确实是一个苹果也没有,小儿子看到同伴吃苹果,几次哭喊着要,而王仁宝每月的工资还要还饥荒,实在没有买苹果的钱。但是,当他想到这是拿原则作交易时,仍然摇头拒绝,对战友说:“咱们战友归战友,原则问题不能含糊,看在战友份上,你应支持我的工作才对。”由于他说服战友如实交了特产税,全村其余十几个果园承包户也都痛快地交了税款。
对战友如此,对亲戚也不例外。1994年夏天,王仁宝的叔伯岳父舍近求远,从姜山镇前保驾山村跑了40多里路到李权庄镇卖蚕茧,想让侄女婿给予免税照顾,王仁宝却早早躲了起来。老人找不到,只好如数纳了税。事后,老人知道了内情,发誓“再也不认这个侄女婿。”
征税难,征农业特产税更难。原因是,纳税户总怕比别人多交吃亏。为此王仁宝同志坚持量产公开,宁肯自己多操劳,也不让群众有顾虑。夏天,他头顶烈日,走村串巷,估产征税,冬天,他冒着风雪,宣传税收法规,使一些对纳税不理解的人主动、情愿地交税。兴隆屯村一位果农,承包了60多亩果园,由千管理不善,效益不高,又加之家庭较困难,对征收特产税不理解,骂骂咧咧,消极对待。对此,王仁宝同志变秋天征税为春天登门帮助解忧,同这位果农协商调出部分地片,还帮助他解决了部分周转金,这位果农深受感动。到了秋季,出了名的老大难户,主动将2000元税款交到了财政所。
王仁宝的这种无私、务实精神,深深感染着所里的其他同志,大家心顺气正,使得李权庄镇的财政工作走上了规范化轨道。在年度乡镇财政六项指标考核中,该镇连续七年在全市排名榜首。
“说句心里话,我也有个家”
——对家庭,王仁宝欠下了一笔
永远无法再还的债。
“说句心里话,我也有个家。”这是王仁宝喜欢的歌,而且他也确实从心里念着自己的家,特别是忧心重病在身的妻子。但是,近几年,王仁宝对家庭的照顾实在是太少了。一年节假日、星期天他休不到一半,工作忙的时候经常一连几天不回家。作为一位丈夫和父亲,王仁宝感到内疚,但作为一名财政干部,当小家与大家、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他却毅然选择了后者:为国家宁舍小家。
1990年麦收时节,王仁宝忙于农业税的征收,一直顾不上家,病中的妻子几次捎信让他回来收麦子,可他直到税收任务完成大半后才回家。老天偏又下起了雨,4亩小麦全泡在地里生了芽。这一年,全村只有他家吃了一年多的霉面。
这年8月,经检查确诊,妻子患了鼻咽癌,不久生活便不能自理,面对突如其来的沉重打击,全家人惊呆了,王仁宝更是无比愧疚。记得早在年初,王仁宝就听妻子说鼻子不透气,疑为患了感冒,因为忙于所里的事务,没能抽出时间带妻子到医院检查一下。王仁宝想,妻子跟了自己,没过一天好日子,还要拖着瘦弱的身子,种8亩责任田,拉扯孩子,孝敬老人。即使病重期间,为了不影响自己的工作,她还强打着笑脸装着没事的样子……。想到这些,王仁宝心如刀绞。
1992年7月,王仁宝的妻子走完了短暂的一生,年仅38岁。临死前,她拉着王仁宝的手再三叮咛:“过去你不顾家,我不怪你,往后要好好照顾两个孩子。”王仁宝哭了,哭得那么恸心……
为不影响工作,也为了妻子的嘱托,妻子去世后,王仁宝专门把岳母接来照顾两个孩子。第三天,他就强忍着巨大的悲痛又去忙碌所里的工作。这一年,全市财政工作六项指标考核,李权庄镇财政所都夺得第一名。
(责任编辑 吴春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