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5-03 作者:王灵芝
[大]
[中]
[小]
摘要:
过高的资产负债率是目前困扰国有企业的根本性问题之一。以冶金行业资产负债率为例:1994年,全行业资产合计3957.49亿元,负债合计2413.87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1%,其中重点企业58.51%,地方中小企业66.38%。冶金行业资产负债率处于较高水平。企业之间负债率水平也是不均衡的。参加国家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的10家企业,资产负债率63.35%,高于行业平均水平。高的如重钢接近90%,天津钢管公司,企业建设投入的122亿元全部为债务,企业没有资本金。企业资产负债率较低的企业,宝钢只有29.35%,安阳钢铁公司只有36.77%。
1994年,全行业流动比率仅111.25%,说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较差,对经营正常的企业,一般应维持在2:1,才表明企业财务状况稳妥可靠,但运营周期长的钢铁行业应高于这一比例。速动比率仅60.88%,也低于1:1的水平。
冶金企业负债率过高的原因
(一)资产观念淡薄。由于国有企业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从上到下都没有完整的资产概念,我们往往只有固定资产的概念,而无全部资产的概念,统计固定资产,也往往是历史价值和扣除累计折旧后的净值。更主要的是,在考虑固定资产时,往往不考虑债务,没有考核所有者权益。不管拨款还是贷款反正都...
过高的资产负债率是目前困扰国有企业的根本性问题之一。以冶金行业资产负债率为例:1994年,全行业资产合计3957.49亿元,负债合计2413.87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1%,其中重点企业58.51%,地方中小企业66.38%。冶金行业资产负债率处于较高水平。企业之间负债率水平也是不均衡的。参加国家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的10家企业,资产负债率63.35%,高于行业平均水平。高的如重钢接近90%,天津钢管公司,企业建设投入的122亿元全部为债务,企业没有资本金。企业资产负债率较低的企业,宝钢只有29.35%,安阳钢铁公司只有36.77%。
1994年,全行业流动比率仅111.25%,说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较差,对经营正常的企业,一般应维持在2:1,才表明企业财务状况稳妥可靠,但运营周期长的钢铁行业应高于这一比例。速动比率仅60.88%,也低于1:1的水平。
冶金企业负债率过高的原因
(一)资产观念淡薄。由于国有企业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从上到下都没有完整的资产概念,我们往往只有固定资产的概念,而无全部资产的概念,统计固定资产,也往往是历史价值和扣除累计折旧后的净值。更主要的是,在考虑固定资产时,往往不考虑债务,没有考核所有者权益。不管拨款还是贷款反正都是国家的,这样就给国有企业造成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即企业资产都是无偿取得的,还不还得了都无所谓。许多企业资产数额庞大,生产能力也翻了几番,但扣除债务后净资产却少得可怜;有的企业总资产增加是靠大量举债获得的。
(二)企业生存、改造的需要。由于历史原因,国有企业普遍装备水平低、生产效率低,加上企业维持简单再生产资金不足以及高速扩张的需要,使得企业饥不择食,不管多高利息的贷款也敢借,从而背上沉重的包袱。
(三)企业缺乏正常的发展机制。企业建立后,缺乏资本补偿机制而导致企业过度负债。由于长期以来固定资产折旧率偏低,目前有的冶金企业折旧率才5%左右,且多数企业未能足额提取,企业缺乏维持简单再生产和滚动发展的机制。实行“拨改贷”之后,企业发展资金的来源,一是靠承包返还,二是靠贷款。在“八五”以前,应该说,承包制在促进钢铁企业发展上起了巨大作用。如安阳钢铁公司、邯郸钢铁总厂都是通过承包制发展壮大起来的,但承包制并没有解决大多数国有企业的问题。其表现,一是企业除了贷款外,没有可行的筹资渠道。钢铁行业技术装备差、改造任务重,加上建设周期长,盈利能力弱,完全靠高息贷款显然是不行的,但是目前国家并没有给国有企业更多的出路。比如企业准备搞合资,有中方必须控股的问题;拟改制为多元投资的有限责任公司,却苦于找不到投资伙伴;发行股票筹集资金,还处于试点阶段,股票市场发育还不很完善,国家对A股实行额度控制,对B股和海外筹资实行“门票”控制。二是国家对企业历史包袱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老债不减,企业将无法生存,如国家对“拨改贷”的解决办法,实行了严格的条件和范围限制。就目前迹象看,企业债务沉重问题完全靠国家不可能解决。
(四)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是企业自有流动资金比例低。1992年末冶金行业国家原核定的流动基金只有94亿元,企业自补的流动基金只有24亿元,合计118亿元。而1992年末全行业占用流动资金达960亿元,自有比例12.3%,占固定资产净值1123亿元的10.5%。1993年6月底,唐钢自有流动资金比例只有6.66%,太钢只有6.36%。1993年7月1日实行新财会“两则”后,企业使用资金灵活性增大,企业对资金可以统筹使用,但由于企业摊子铺得过大,把大部分可支配资金用于基建、技改,新增能力也没有相应补充流动资金,致使企业资产结构状况更加恶化。
(五)企业承担了大量的政府与社会职能。如离退休职工包袱很重,企业不得不拿出一部分资产用于非生产性人员和机构的开支,导致企业管理成本日益加大,资金运营效率与效益偏低,积累能力逐渐丧失,要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只能靠举债度日,由此而背上沉重的债务包袱。
(六)国有企业过多地承担了体制转轨时期的改革成本。诸如财税、金融、外汇、价格、分配与社会保障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向深层次推进,企业非经营性支出不断增加,政策性亏损加大,并承担了大量政策性风险。如今年银行进一步提高贷款利率,使得企业不堪重负,有时迫使企业借新还旧,利滚利,越滚越大。如天津钢管公司因借新还旧,去年就增加了6亿元的债务。该公司原负债80多亿元,由于汇率并轨,使债务一下增加了40亿元。马钢1995年承担的汇兑损失达8000万元。
调整企业资产负债结构的几点对策
冶金行业“八五”期间33家搞投入产出总承包的重点和地方骨干企业,1995年承包延续期已经到期,到目前为止,除湖南、云南、河北、辽宁、吉林等少数省份地方政府表示“九五”期间继续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外,绝大多数承包企业都要执行统一所得税政策。这就更增加了研究这个问题的紧迫性。从冶金行业实际出发,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充分利用国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和18个城市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已出台的有关优惠政策,调整负债结构。国家先后出台了一些文件,主要有:《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扩大清产核资试点工作有关政策通知》,财政部《关于“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国有工业企业补充流动资金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家经贸委《关于在若干城市进行企业“优化资本结构”试点的请示》等。这些文件对多渠道增加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资金,建立国有企业增补生产经营资金的机制,加大对国有大中型企业技术改造投资的力度,解决国有企业的潜亏、挂帐和过度负债问题等提出了原则意见和相应的政策。冶金企业有78家进入各级政府现代企业制度试点,18个试点城市中,冶金企业有205家,这是有利条件,冶金企业首先应积极争取,创造条件用好、用足这些政策。
2.多渠道筹措资金。除积极争取国家资本金注入外,还要千方百计吸引其它形式的资金投入,调整企业资产负债结构。
——寻求投资主体多元化。国家“九五”规划对机械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和建筑业等基础性行业采取财政支持和政策倾斜,使之成为国民经济的四大支柱产业。冶金行业是竞争性行业,国家今后不会对冶金行业大量注入资本,而是逐步进行结构调整。因此,大多数企业,特别是参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冶金企业,应在企业改制过程中,积极寻求投资伙伴,组建多个股东持股的有限责任公司,以增加资本金,分散投资风险。
——有条件的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也是一条有效的筹资渠道。目前冶金行业已有44家股份公司,这些公司分别从国外、国内社会法人、社会个人和企业内部职工等方面筹资超过100亿元以上。马钢通过境外上市筹资67亿,去掉发行费用净得64亿元,这样,在国家宏观紧缩银根,绝大多数企业资金十分困难的条件下,马钢的技术改造有了雄厚的资金实力,对马钢今后的发展起了有力的保障作用。
——通过合资,注入新的资本金,吸收改善资产负债结构。据对40家冶金企业的统计,利用外资31.43亿元,仅占总资产的1.58%,这方面还有很大潜力。成都无缝钢管厂到1994年末,资产负债率已达77.46%,长期负债9亿多元,“九五”技改资金缺口很大。他们用部分存量净资产,以溢价2.4倍价格与外资进行合资,企业保持51%的控股比例,将在两年内获得外方10亿元以上人民币投入,有利于企业克服当前的资金困难;出让产权所得将作为中方资本金的再投入,外方也将按比例再追加投入,将提前实施“九五”、“十五”发展计划。
3.通过兼并调整负债结构。对资不抵债、严重亏损的企业,要积极寻找兼并主体,通过兼并寻求新的发展机会。国家对兼并采取了停息挂帐等优惠政策,鼓励优势企业兼并劣势企业,优势企业承担部分或全部债务,向困难企业注入资金、技术和管理。企业要转变观念,利用这一政策和办法。
4.进一步认真贯彻财会“两则”。执行“两则”是企业形成新的发展机制的契机。“两则”实施,加大了企业资金运作的权限。企业可以根据经营状况,加快折旧速度,自主选择坏帐损失的核算方法,提取修理费用等,通过执行“两则”,冶金企业可逐步形成企业新的发展机制。提高折旧、加大成本开支的范围,认真使用资金,必须符合有关规定,注意资金的结构和资金的流动性,以免资金周转发生困难,特别是不能把所有资金都用于基建、技改。宝钢实行税利分流以来,企业发展资金主要靠折旧解决。大冶钢厂测算,执行“两则”比原承包政策能得到更多的资金。
5.树立负债风险观念,量力而行。在资金紧缺的大环境下,企业应正确决策,合理安排投资方向,投资顺序和投资强度,量力而行,量入为出,努力改善资金结构。在制订发展规划时要坚持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维持合理的负债比例,防止资产结构状况进一步恶化。鄂城钢铁厂坚持技改基建量力而行,坚持“先存钱,后干事”、“不靠举债搞改造”、“资金到位再开工”的原则,不搞“胡子工程”,大部分项目当年立项、当年施工、一年投产。近几年,鄂钢技术改造投入近10亿元,但资产负债率仅为25.22%,没有技术改造资金挤占流动资金问题。1994年鄂钢利息支出只有1000多万元,企业步入良性循环。
6.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解放思想,千方百计调整负债结构。充分利用国家清产核资政策,认真处理清理出来的潜亏和各类资产损失,对已经不能发挥作用的资产和收不回来的货款,坚决处理掉。江西新余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清产核资,处理了潜亏和各类资产损失1.6亿元,卸下了包袱,使企业轻装上阵。
7.在充分利用国家宏观政策进行结构调整和企业制度创新的同时,要抓好内部改革,强化内部管理,减少占用,加速资金周转。
(责任编辑 吴春龙)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