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5-03 作者:王丙乾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大]
[中]
[小]
摘要: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会计体系和会计运行机制,是新时期会计工作改革和发展的主要任务。会计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对于我们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进一步推进邓小平同志倡导的改革开放事业,完成中央提出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对此,我想提几点希望。
第一,各级管理部门和领导同志要更加重视会计工作
强调重视会计工作,是个老话题了。我以前也讲过不少。经过这十几年的努力,会计工作的地位确实是大大提高了,各方面对会计工作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化了。但是还不够。因为形势发展了,任务更重了,要求我们对会计工作有更新的认识。中央已经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改革目标。搞市场经济,核心任务有三条,一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使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使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体;二是建立法制严明、公平竞争的市场体系;三是建立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体系。这几条哪一条都离不开会计工作,离不开会计信息和会计管理。会计信息就像经济工作者的眼睛,没有会计信息,两眼一抹黑,什么也干不了,更谈不上科学决策和科学管理,市场经济是搞不起来的。
重视会计...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会计体系和会计运行机制,是新时期会计工作改革和发展的主要任务。会计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对于我们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进一步推进邓小平同志倡导的改革开放事业,完成中央提出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对此,我想提几点希望。
第一,各级管理部门和领导同志要更加重视会计工作
强调重视会计工作,是个老话题了。我以前也讲过不少。经过这十几年的努力,会计工作的地位确实是大大提高了,各方面对会计工作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化了。但是还不够。因为形势发展了,任务更重了,要求我们对会计工作有更新的认识。中央已经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改革目标。搞市场经济,核心任务有三条,一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使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使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体;二是建立法制严明、公平竞争的市场体系;三是建立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体系。这几条哪一条都离不开会计工作,离不开会计信息和会计管理。会计信息就像经济工作者的眼睛,没有会计信息,两眼一抹黑,什么也干不了,更谈不上科学决策和科学管理,市场经济是搞不起来的。
重视会计工作,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可靠。有的领导同志看不到这一点,觉得会计工作有点碍手碍脚,总想在会计上做点手脚,把帐面数字搞得漂亮一点,这实际上是因小失大。从眼前看,可能得了一点便宜,但从长远看,会计信息不准了,把一个单位的经济秩序搞乱了,对科学决策、对严格管理都是极大的损害,长期下去,企业必然会走下坡路,在市场竞争中难逃失败的命运。所以,应当支持、鼓励会计人员依法核算,严格执行会计法和财务会计制度,在经济决策中虚心听取会计人员的意见。
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政府部门也有大量的工作要做。首先要定一些规矩,就是要健全法制。前年修订了《会计法》,又发布了“两则”“两制”,接下来的任务是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进程进一步完善,方向是既要考虑中国国情,又要善于学习和借鉴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建立起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会计法规体系,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法律法规也要合情合理,便于操作;其次要加强监督,有令必行,令行禁止,树立会计法规的严肃性;另外也要加强指导,比如
办一些培训班,向各级领导同志特别是企业的领导人宣传会计法以及相关的经济法规,讲解财务会计制度。理解是执行的前提,会计工作中的违法事件有许多都是由于不懂法、糊里糊涂造成的。财政部门近两年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举办了大中型企业领导人的会计培训班,形式不错,反映也很好,应当坚持办下去。
第二,广大会计人员要进一步做好会计工作
这几年会计工作和会计人员的地位确实提高了,每年高考,财会专业成了热门,报考会计师和注册会计师成为许多青年人的追求,企业争相高薪招聘会计师,这说明了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增加了,也说明会计人员的社会地位提高了。会计人员应当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社会责任更大了,为了不辜负社会和时代的期望,广大会计人员应当更加严格要求自己,要努力学习政治,提高思想觉悟,不迷失方向;要努力钻研业务,改善素质,提高水平。在工作中要认真钻研专业知识,除了会计知识外,还要吃透法规,掌握经济、金融、贸易、外汇、管理、计算机等方面的知识,还要懂外语,成为管理方面的行家里手。同时还要做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要利用手中掌握的信息和知识,发挥懂经济、善理财、会管理的优势和专业本领,积极向领导提建议、当参谋,对于重大决策方案、管理制度、分配方案要进行认真的测算和可行性研究,对于经营管理中可能出现的失误要及时指出,用自己的知识、本领和见识,赢得领导、干部和职工的信任,为生产建设事业多作贡献。特别注意的是,还要抓紧职业道德修养,做到依法办事,保证信息真实可靠。这既是法律责任,更是职业道德的要求。对于单位经济活动中出现的违法行为,要从爱祖国、爱护单位、爱领导、爱职工的角度出发,及时指出,督促以纠正。
第三,要下大力气培养会计人才
人才向来是各项事业发展的保证,小平同志历来重视人才的培养。由于会计工作涉及面广,岗位特殊,队伍很大,所以会计人才的重要性尤其值得重视。目前我国会计队伍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有了一定提高,但与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还差得很远,需要下大力气。
培养会计人才,应当两手抓,既要培养注册会计师,也要注意培养基层单位会计人员。这两者是相辅相承的。如果基层单位会计人员的素质和水平上不去,注册会计师的独立审计就没有基础,工作难度就很大,基层单位会计人员水平上去了,就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要培养会计人才,各级领导部门首先要重视这项工作,财政部门更应率先垂范。《会计法》规定财政部门负责管理会计工作,各级财政部门的领导同志要像抓财政收支那样抓会计人才培养,会计人才培养工作抓好了,还有助于财政管理。各级业务主管部门应当把一大部分精力放在会计人才的培养上,现在行业主管部门要转变职能,从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不少同志对转变职能吃不准,不知道转了以后还应当干些什么,我看抓会计人才的培训就是很重要的任务,把本行业的会汁人才培训好了,就立了一大功,行业管理也就落到了实处。企业领导同志也要重视这项工作,为会计人才的成长创造条件。
重视会计人才的培养,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为会计人才的成长创造条件,提供设施,提供时间,提供方便。现在,注册会计师培训中心的建设有了一定进展,基层单位会计人员的培养也应当考虑建立几个这样的中心,争取用三五年的努力,使我国会计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有一个很大的提高,涌现出一大批知识全面、能力过硬、品德高尚的,能够胜任国有大中型企业会计工作和管理要求的会计人才。
培训会计人才,要着眼于在职教育,及时进行知识更新。由于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起点低一点,会计人员的起点也相应低一点,一大部分在职会计人员没有受过学历教育,注册会计师人数还很少,学历教育的任务还比较重。所以在近期还有必要将学历教育作为一项中心工作,但学历教育毕竟需要更多的条件,建新学校和新系科,要投资,要师资,要时间,对于在职会计人员来说,走自学的道路,通过在职教育,时间上最快,经济上最省。所以还是要大力提倡在职教育,走自学与辅导相结合的路子,不要一味地追求学历,不要图形式,要讲求实效。
第四,要创造一种重视会计工作、尊重会计人才的社会气氛
会计人员和注册会计师做的是幕后工作,是无名英雄。在我们庆贺巨大经济成就时,会计人员总是谦逊地退到了后台。但是会计工作和会计人员的重要性却不能因此低估的,离开了会计,对改革开放、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成就难以作出准确的评价,对问题有多严重也难以做到心中无数。对会计人员甘当无名英雄的自我牺牲精神应当赞扬,但对于这项十分重要、十分光荣的事业来说,总不能老是在社会生活和新闻媒介中不露面,要创造一种重视会计人员、重视会计人才的社会气氛,树立会计人员的新形象。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及时总结和肯定会计工作中的成绩和贡献,要对作出成绩的财会集体和会计人员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1990年会计工作会议表彰过一次,效果很好。今年再一次表彰,说明对这件事重视起来了,要坚持下去。表彰这种形式,对会计人员的鼓舞作用和激励作用是不可低估,对创造一种重视会计工作、会计工作光荣的社会气氛也是很有效的。还要对不重视会计工作、甚至利用会计手段作假、对会计人员打击报复的现象进行严肃处理,进行曝光,使大家认识到,不重视会计工作不行,对会计人员打击报复是违法的,使大家自觉地重视会计工作,尊重会计人员的意见,从而树立会计工作和会计人员的地位。
各种新闻媒介要大力加强会计工作和会计人员的宣传力度。过去,会计人员在人们的印象中就是一个帐房先生,一把算盘,一支笔,一本帐。会计人员变成了狭隘、自私、保守的代表,这个形象是不符合我国新时期会计人员的实际情况的,要还会计人员的本来面目。会计人员肩负着开辟财源、强化管理、严格监督的使命,发挥着提供经济信息、维护经济秩序、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作用。我希望各类新闻媒介多深入到会计生活中,多宣传会计人员的事迹,多报道会计人员的酸甜苦辣,当然也要对会计人员的失职行为进行批评,将会计人员丰富的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呈现在大家面前。
(本文摘自王丙乾同志在’95全国会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