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全国部分中等城市财政研究会1993年年会暨第四届财政工作研讨会于1993年11月4日至8日在湖北省襄樊市举行。代表们就一年来财政在深化改革,努力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财政运行机制方面所做的工作和体会,以及实行新的财政分配体制以后地方财源建设等问题进行了切磋交流;在转变职能,探索新的财政宏观调控体系方面达成了共识。
代表们认为,财政要在宏观调控上对经济活动由直接的、行政化的调控向间接的、法制化的调控转变,要由微观控制变为宏观上的总量控制,把微观控制的职能让给市场。财政要在精简机构,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加速推进企业财务会计制度改革,促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要围绕转变职能和贯彻《条例》,清理完善有关的财政财务法规制度,帮助企业落实经营自主权。财政还要规范企业分配行为,加速推进企业产权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参与并推进全社会的经济体制改革,为深化财政分配体制改革创造条件。
在谈到实行新的财政分配体制,建立新的利益分配格局问题时,代表们认为,实施以分税为主要特征的财政管理体制,按照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事权,合理确定各级政府的财权;按照税种划分中央税、地方税和共享税,由中央和地方税收机构分别进...
全国部分中等城市财政研究会1993年年会暨第四届财政工作研讨会于1993年11月4日至8日在湖北省襄樊市举行。代表们就一年来财政在深化改革,努力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财政运行机制方面所做的工作和体会,以及实行新的财政分配体制以后地方财源建设等问题进行了切磋交流;在转变职能,探索新的财政宏观调控体系方面达成了共识。
代表们认为,财政要在宏观调控上对经济活动由直接的、行政化的调控向间接的、法制化的调控转变,要由微观控制变为宏观上的总量控制,把微观控制的职能让给市场。财政要在精简机构,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加速推进企业财务会计制度改革,促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要围绕转变职能和贯彻《条例》,清理完善有关的财政财务法规制度,帮助企业落实经营自主权。财政还要规范企业分配行为,加速推进企业产权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参与并推进全社会的经济体制改革,为深化财政分配体制改革创造条件。
在谈到实行新的财政分配体制,建立新的利益分配格局问题时,代表们认为,实施以分税为主要特征的财政管理体制,按照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事权,合理确定各级政府的财权;按照税种划分中央税、地方税和共享税,由中央和地方税收机构分别进行征收管理;同时在科学地核定财政收支基数基础上,实行规范的中央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和专项拨款制度。这样,不仅能够打破现行财政包干体制下形成的市场分割、地区分割和地区封锁,有利于形成全国统一市场,而且有利于政企分开,促进企业经营机制转变,使企业尽快进入市场。作为地方财政,当前面临的工作主要是如何适应新体制变化,在确保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充裕地方财力,保障有效供给,促进地方财政经济和各项事业快速、稳定、健康发展。地方财政要站在宏观经济的角度选择地方财源建设的重心,注重宏观政策优势、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要在树立效益意识,提高规模效益,建立效益监督机制的前提下,开拓效益型财源,加快第三产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替代财源建设。要充分发挥财政的杠杆作用,加强宏观调控,规范地方财政的投融资体系,增强地方财政的投资能力,并不断强化财政法制观念,防止财政资金流失,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财政要不断调整和强化支出结构,进一步压缩非生产性支出,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不断完善整体功能。
(孙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