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5-05 作者:本刊通讯员
[大]
[中]
[小]
摘要:
今年以来,各地解放思想,大胆改革,积极促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努力精简机构和人员,加强财源建设和收支管理,采取了许多有利于增收节支的措施。现将一些地区的作法刊载如下,以飨读者。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狠抓扭亏增盈。不少地方在这方面都进行了大胆的探索。重庆市、内蒙古包头市等地区选择部分国营工业企业,推行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挖掘内部潜力,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改革试点,强调扩大试点企业自主权,增强企业活力,实行生产经营、产品定价、人事管理、劳动用工、内部分配、技术改造五个方面由企业自主决策。陕西省在100户企业中进行破“三铁”转换企业机制的试点,帮助企业扭亏增盈,实行扭亏增盈目标责任制,亏损企业职工工资、奖金与控亏、减亏目标挂钩浮动,打破等级工资制,实行以岗位技能工资制为主要形式的内部分配制度。江苏省徐州市采取实行干部聘任制、“厂内退休”和“厂内待业”制、结构工资制等果断措施破“三铁”。同时,把抓扭亏增盈与督促企业开发新产品,提高质量,调整产品结构结合起来,在关停并转上下功夫。吉林省为实现控亏指标,对亏损企业实行“三挂”办法,即扭亏与企业荣誉挂钩;扭亏与干部职务挂钩;扭亏与职工利益挂钩。河南...
今年以来,各地解放思想,大胆改革,积极促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努力精简机构和人员,加强财源建设和收支管理,采取了许多有利于增收节支的措施。现将一些地区的作法刊载如下,以飨读者。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狠抓扭亏增盈。不少地方在这方面都进行了大胆的探索。重庆市、内蒙古包头市等地区选择部分国营工业企业,推行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挖掘内部潜力,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改革试点,强调扩大试点企业自主权,增强企业活力,实行生产经营、产品定价、人事管理、劳动用工、内部分配、技术改造五个方面由企业自主决策。陕西省在100户企业中进行破“三铁”转换企业机制的试点,帮助企业扭亏增盈,实行扭亏增盈目标责任制,亏损企业职工工资、奖金与控亏、减亏目标挂钩浮动,打破等级工资制,实行以岗位技能工资制为主要形式的内部分配制度。江苏省徐州市采取实行干部聘任制、“厂内退休”和“厂内待业”制、结构工资制等果断措施破“三铁”。同时,把抓扭亏增盈与督促企业开发新产品,提高质量,调整产品结构结合起来,在关停并转上下功夫。吉林省为实现控亏指标,对亏损企业实行“三挂”办法,即扭亏与企业荣誉挂钩;扭亏与干部职务挂钩;扭亏与职工利益挂钩。河南省三门峡市以亏损企业为突破口,建立干部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工资能升能降的新机制,以企业经济效益定干部升迁去留,以个人技能定岗位、定职工收入。湖北省随州市财政部门积极帮助和促进企业转换内部经营机制,实行了以“三制”破“三铁”做法,即实行企业职工全员劳动合同制,打破“铁饭碗”;实行干部聘用制,打破“铁交椅”;实行工资浮动制,打破“铁工资”。
严格加强税收管理。许多地方财税部门普遍开展了税法宣传活动,开展各种专项税收检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陕西省渭南地区地、县两级建立了农税检察室,走出了一条以法治税的新路子。到目前为止,共受理抗税、欠税、干扰农税干部执行公务案270件,立案侦察5件,追回税款103万元,协助征回税款780多万元。农税检察室是人民检察院的派出机构,业务上受检察院领导,日常行政工作由财政局负责,依法行使经济检察权。上海市提出财税工作内部要转变两个机制,一是要将目前的财税工作管理办法,逐步转换为规范化的工作制度;二是将过去单一的对外检查形式,逐步转换到内外结合,加强内部稽核的机制上来。海南省琼山县税务局针对税收票证管理中的薄弱环节,积极探索票证审核新办法,在严格执行票证原有三审制度的基础上,对票证的复审实行互审、会审的纵横交叉审核方法,增强了税收票证的审核。重庆市积极开展农业税税法宣传活动,全市清收了历年农业四税尾欠款696万多元,补征耕地占用税8.5万元。天津市积极开展农业各税征收检查工作。同时,全面推开纳税资料集中管理,管理企业税务登记、纳税鉴定、纳税申报、减免税等资料。
加强财源建设,培植发展后续财源。为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增强财政经济发展后劲,各地坚持发展经济,培植财源,提出了一些加强财源建设的新思路。云南省强调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加强四方面的财源建设,一要抓好基础财源;二要抓好支柱财源;三要抓好重点财源;四要抓好发展财源。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采取措施加强旗县梯级财源建设,提出在有计划地改造现有企业,挖掘现有财源潜力的同时,积极帮助旗县开发一些新项目,促使旗县逐步形成接替性、滚动性、远近结合的梯级财源结构。河北省黄骅市坚持发展经济,培植梯级财源,强化征管,大力组织收入,走出了一条稳定、巩固、发展、提高的新的生财、聚财之路。一是发挥优势,巩固和稳定现有财源。二是政策倾斜,重点扶持骨干财源。三是增上项目,培植和发展后备财源。四川省阆中市财政部门紧紧围绕建设综合财源的总体思路,因地制宜,在抓好国营企业的同时,积极扶持集体经济发展,大力培植有本地特色的财源,拓宽财源建设。
改进行政经费预算管理,压缩节减经费开支。陕西省永寿县对县级党政事业单位经费预算实行与县财政全脱钩、半脱钩、暂不脱钩和事业单位差额预算管理四种形式的改革,对实行全脱钩的部门,县财政不再安排各项费用;半脱钩部门只安排个人部分(基本工资和补助工资),公务费减半;对暂不脱钩的单位只保个人部分。山西省浑源县采取了行政事业单位通过“上脱下管”(对有法定和固定收入的单位,经费与财政脱钩,促使单位加强管理)、“上脱下靠”(直属单位有经济实体的主管部门经费与财政脱钩,靠经济实体)和“上脱下办”(促使无收入但有条件的单位创办经济实体)等办法,与财政脱钩自养,取得较好成效。目前,全县已有45个单位942人与财政脱钩自养,每年可减轻财政负担150多万元。河南省内乡县从今年起,全县农口单位的行政事业经费由财政拨款改为贷款,即由用款单位对财政办理借款手续,财政拨款每年递减1/4,到1995年全部停止供给“皇粮”。驻马店地最近实施了新的财政供给方案:对党、政、群机关,今年财政不负担新增奖金部分,明年各项增支因素一律不再负担,全部从单位创办经济实体的收入中解决。浙江省桐庐县对县工业、二轻、物资、粮食、商业等10个有下属企业的主管局,取消了财政拨款,由这些主管部门通过向下服务,收取行政管理费,以抵顶本部门的行政支出,做到以支定收,收支平衡。吉林省辽源市在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实行编制与经费包干办法。以编委核定的人员编制总数和财政局按每一个编制核定的经费为基数,包干使用,节编有奖,超编受罚。湖北省通城县大胆改革财力分配办法,制定优惠政策积极扶持和鼓励行政事业单位组织合理收入,在“单位性质、基本工作任务、财务隶属关系、福利待遇”四不变的前提下,将其创收收入抵顶财政拨款,减轻财政压力,并逐步过渡到与财政脱钩、单位自给。到今年4月底,该县已对32个行政事业单位和有关部门进行了财力分配改革,一次性压缩财政预算支出225万元。西藏自治区进一步明确会议审批权限,会议费实行综合定额标准,并包干使用。自治区党委、政府批准召开的会议,经费由主办单位编报预算报自治区财政厅核拨,会议主办单位应在会议结束后一个月内向自治区财政厅报送《专项会议费使用情况表》。宁夏自治区财政厅对会议费实行总额控制,包干使用,同时,实行会议费卡片登记制度,财政部门对财务主管部门的会议费实行单项拨款,单项审核。各单位的会议费实行单位首长负责制,由财政厅将会议费包干指标下达给单位主要领导,并进行考核。凡违反会议费规定的支出一经查出,谁决定谁出钱,并追究有关人员责任,财政部门按违纪金额相应扣减下年的会议费指标。新疆自治区从今年起对自治区各部、委、办、厅、局的会议费一律实行包干办法,会议费预算实行包干办法后,各部门各单位不再上报会议费预算。各部门召开的专业会议,财政一律不核拨经费。
精简机构,压缩人员,减少财政负担。内蒙古伊盟达旗制定措施:1.消除机构臃肿,对行政事业单位全面实行“五定”管理办法,即通过“定机构、定人员、定职能、定编制、定岗位”共核定分解出编余人员420名,其中党政群机关的机构比原核定编制减少18个,分解出超编人员267名,事业单位分解出153名。2.通过“化、轮、归、训、养”(化:即办开发性生产项目和第三产业,搞社会化服务,多渠道消化;轮:选拔干部轮流下乡下企业、定期轮换;归:调整干部结构,专业人员归口归队;训:脱产培训,提高文化业务水平;养:对老弱病干部发给一定数量工资养起来)等途径消化编余人员。3.通过搞实体促使事业单位与财政脱钩。他们计划,到1994年使20个事业单位421人与财政脱钩。河南省南阳地区采取果断措施,一举撤销各类临时机构1430个,其中地直撤销114个,具体措施:1.凡是职能部门能够承担工作任务的临时机构一律撤销;2.对设立的各种临时机构,一律不定规格,不批编制,不准抽借基层人员,不拨经费;3.对为经济建设直接服务的事业单位,停止财政全额供给,促其逐步转化为自收自支的企事业单位。撤销机构后,组成人员一律回原单位工作。河南省三门峡市湖滨区大力精简机构,全区行政事业机关由66个减少到28个,297名机关工作人员告别“铁交椅”。三年共减少行政事业费支出200多万元。具体做法是:精简党政机构,建立“小政府、大服务”新机制,转变机关职能,实行企业化管理,分别情况予以“断奶”,减少或停止财政供给。在“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下,机关实行“双向选择、优化组合”。湖北省天门市财政局采取“大会鼓动、领导带动、家属促动、走访串动、典型感动”和“一刀切”办法,积极清理计划外非生产性用工,150多名助征员全部辞退,节约经费支出20多万元。山东省莱芜市在市直机关精兵简政,撤销业务重叠的机构,合并业务相近的部门,对履行具体执行性事务的机构,不再列入政府序列。市直(包括乡镇)各行政事业单位一律不再增加人员,不再增加财政拨款。四川省财政厅要求各级财政部门配合编制部门,清理行政人员编制,除国务院批准的以外,不再增设机构,不强调上下对口,要合并一些临时机构,超编人员一律不核拨公用经费,没有经费来源的增设机构不予审批,不得向下属单位借调人员或长期雇用临时人员,已借调或雇用的要限期清退。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