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博
中国财政杂志社
官方微信
中国财政
微信公众号
财务与会计
时间:2020-05-05 作者:
[大]
[中]
[小]
摘要:
我们知道,有效需求的形成有两个前提条件:①有购置能力;②有购买欲望。两者缺一不可。但现实生活中,国家采取的是刺激需求、松动银根的做法,这只能增加全社会的购买能力,购买欲望又如何呢?由于长期的产业产品结构失衡,加工工业增长过快,基础工业发展不足,早为市场疲软埋下了隐患。过去因存在短缺经济下的卖方优势,购买者常陷入购买困境,故结构失衡对经济的负作用表现还不明显。但自1988年治理整顿实施后,隐藏在经济繁荣背后的结构问题明显地暴露出来。所以说对市场疲软正确的理解应是市场局部或结构性疲软,软的是高档耐用消费品、不适销对路的商品。这些商品或因价格过高使群众望而却步;或因款式过时,质量较差引不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至于适销对路的商品则仍旧供不应求。因此,要摆脱市场疲软的束缚,走出经济低速不前、效益不佳的低谷,其根本出路就是抓住市场疲软这个契机,对由来已久的产业、产品结构失衡问题做一次大调整,为经济舒筋活血。那种以牺牲货币稳定来刺激所谓有效需求,维持虚假繁荣的做法,无疑会使本来是由通货膨胀造成的经济困难更加严重,使初见成效的双紧措施半途夭折。
(摘自1990年11月27日《金融时报》商季光、曹飞燕的文章...
(摘自1990年11月27日《金融时报》商季光、曹飞燕的文章)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202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