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5-05 作者:赵冲
[大]
[中]
[小]
摘要:
盛夏的武汉,素有火炉之称。今年入夏后,持续39摄氏度以上的高温更使这座火炉闷热难熬。然而,当我在三伏之际来到武汉市采访时,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那酷暑高温、炎炎烈日,而是市财政局同志们以火热的工作,执著的追求,在“支帮促”工作中做出的卓越贡献。
迎难而上
武汉是全国第一个进行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的省会大城市。改革开放使武汉这个老工业基地焕发了青春,1985年武汉市计划单列后,扭转了过去连年靠补助或挂帐平衡的局面。1985—1989年五年间,财政收入平均年递增15.6%,上交中央财政平均年递增12.4%。1989年上交中央财政达22.3亿元,比1984年增长近1倍,成为对国家贡献突出的城市之一。
进入1990年,受我国经济生活中深层次矛盾的影响和制约,市场疲软、资金紧张、生产滑坡、效益下降、亏损企业增多使武汉市处于极端困难的境地。当我在武汉采访时,正值全国财政工作会议结束不久,武汉市的财政形势仍很严峻。能不能完成今年财政预算任务呢?当我抱着疑虑的心情询问市财政局局长夏康裕同志时,夏局长认真地说:“现在不是能...
盛夏的武汉,素有火炉之称。今年入夏后,持续39摄氏度以上的高温更使这座火炉闷热难熬。然而,当我在三伏之际来到武汉市采访时,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那酷暑高温、炎炎烈日,而是市财政局同志们以火热的工作,执著的追求,在“支帮促”工作中做出的卓越贡献。
迎难而上
武汉是全国第一个进行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的省会大城市。改革开放使武汉这个老工业基地焕发了青春,1985年武汉市计划单列后,扭转了过去连年靠补助或挂帐平衡的局面。1985—1989年五年间,财政收入平均年递增15.6%,上交中央财政平均年递增12.4%。1989年上交中央财政达22.3亿元,比1984年增长近1倍,成为对国家贡献突出的城市之一。
进入1990年,受我国经济生活中深层次矛盾的影响和制约,市场疲软、资金紧张、生产滑坡、效益下降、亏损企业增多使武汉市处于极端困难的境地。当我在武汉采访时,正值全国财政工作会议结束不久,武汉市的财政形势仍很严峻。能不能完成今年财政预算任务呢?当我抱着疑虑的心情询问市财政局局长夏康裕同志时,夏局长认真地说:“现在不是能不能完成的问题,而是非完成不可的事情。在维护国家利益上,没有半点含糊可讲。对此,我们的思想和措施都是明确的。”的确,当我同市财政局更多的同志接触,下到工厂和基层了解到今年以来市财政局为了确保财政收入任务的完成所做的大量工作后,我对此也深信不疑了。
早在年初,当严峻的经济形势影响财政收支正常运转时,市财政局领导就明确提出:“生产滑坡,精神不能滑坡,要正视困难,战胜困难。”局党组要求全市各级财政部门从稳定大局出发,围绕发展经济促进生产,积极组织干部下基层,广泛开展“支帮促”活动,从政策上、资金上、管理上帮助企业开展双增双节运动,促产扩销,提高经济效益,推动全市财政状况的好转。市财政局办公室主任向伟同志告诉我,上半年仅市局就派出67个帮促小分队,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干部到企业帮助工作,其中局级干部8人,处级干部25人。
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后,市财政局根据这次会议的要求和市委扩大会议的精神,认真总结前一段“支帮促”工作的经验,进一步落实各项帮促措施,帮助企业战高温夺高产,推动“支帮促”活动向纵深发展。
新的收获
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又反作用于经济。支持生产,发展经济,搞活财源是财政部门的老传统、好作风。武汉市财政局为了确保财政预算任务的完成,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支帮促”,使老传统创造出新经验,取得了新收获。
——活用杠杆,促产销。
重点盈利企业和亏损困难企业对武汉市的经济有着重大影响。今年来,市财政局主动从财政财务政策上、资金上对这些企业进行支持,疏通产销环节的“梗阻”。武汉味精厂是全市利税大户,年初产品销路不畅影响了生产正常进行。市财政局及时采取措施,鼓励企业推行销售承包责任制,从政策上解决存在的具体问题,使该厂产品销售变阻为畅,上半年产值和销售收入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7.84%和47.72%。武钢是全市财政收入的台柱子,市财政局积极用财政政策支持武钢促产扩销走质量效益型道路,帮助武钢按国家规定从销售收入中提取专项资金,用于新产品和新技术开发。上半年武钢仅靠提高产品质量即增利3000多万元。对亏损企业,市财政局则通过及时或提前拨给亏损补贴,扶持企业组织生产自救。因亏损处于半停产状态的武汉农业药械厂,在开发与二汽产品配套的汽车消声器时,遇到资金困难,市财政局得知后,迅速将亏损补贴提前拨给该厂,解决了购买原材料的资金缺口。目前消声器已累计生产2.2万只,5月份盈利10万多元,成为该厂主要扭亏产品。据统计,上半年市财政局提前拨付到位的亏损补贴和扭亏周转金达2972万元,使一批亏损企业取得了明显的减亏效果。
——重点扶持,促管理。
向管理要效益,是市财政局在“支帮促”活动中提出的口号和工作要求。他们从调查中了解到,有相当数量的亏困企业出现亏困的真正原因不是受“大环境”影响,而是没有象样的管理工作。针对亏困企业管理混乱、产品销路不畅等现状,帮促小分队将工作重点放在抓管理上。他们协助有关部门从帮助企业健全领导班子入手,狠抓企业基础管理,建立健全企业的生产、财务、质量、物资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帮助企业深化内部经营机制的改革,完善企业内部的承包制。对亏损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大户,市财政局逐户分析亏损原因,帮助企业有针对性地制订扭亐措施,强化经营管理。同时,对这些企业坚持和完善扭亏增盈包干责任制和行政领导扭亏目标责任制,健全考核指标和考核办法,严格奖惩兑现,调动了企业自我扭亏增盈的积极性。市皮鞋一厂是全市最大的皮鞋生产厂已濒临破产。财政专管员驻厂工作几个月,对全厂财务、资金状况作全面清理分析,在财政“输血”扶助的同时,提出实施材料、设备、资金、成本等一系列挖潜增收的财务管理办法,经过与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这个厂的生产经营逐月好转,亏损明显减少。目前,武汉市一大批亏困企业已抓住管理这根缰绳,跳出泥潭,翻身上马。
——双增双节,挖潜力。
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深入开展双增双节运动,帮助企业向内使劲,练好内功,消化各种不利因素,从节约中求增收,是市财政局开展“支帮促”的另一特点。今年一季度,东西湖啤酒厂因原材料麦芽等大幅度涨价,生产出现滑坡,由去年3月盈利76.4万元变为今年3月亏损19.98万元。市财政局从财务报表上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组成帮促小分队深入该厂与企业领导一起剖析问题,研究对策,帮助制定双增双节方案,推动全厂干部职工开展“增产节约、降低物耗”的竞赛活动。通过落实各项双增双节措施,该厂各项主要原材料消耗与去年同期相比明显下降,同时企业管理费下降13%,销售费用下降50%,累计节约降耗161万元。5月份该厂实现利润59.2万元,除抵补前4个月亏损外,盈利40万元。
——推动技改,增后劲。
为了促进经济稳定发展和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市财政局在帮助企业缓解眼前困难的同时,还结合全市产品结构调整规划,想方设法筹措资金,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增添发展后劲。在财政资金投向上,他们注重向科技攻关和新、高技术推广应用项目倾斜,帮助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实施“科技兴厂”规划,向科技进步和产品升级换代要效益。到5月底,市财政局已向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的31个技改项目投放财政周转金1087万元,预计这些项目完工投产后,一年可新增产值17457万元,新增利税3719万元。武汉制药厂研制开发的国内最新抗生素依诺沙星产品,市场潜力大,经济效益好。市财政局及时安排技改贷款180万元,扶持该厂将新药制成胶囊产品投放市场。武汉钛白粉厂在市财政局的支持下,将市场基本饱和的搪瓷级钛白粉生产能力改造为国际市场紧俏的涂料级钛白粉生产能力,年产量从1300吨提高到4000吨。项目改造完工后,每年可新增利润459万元,税金811万元,创汇432万美元。同时,增强了该厂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强化服务,办实事。
武汉市财政局以为企业服务为己任,积极在“支帮促”中为企业排忧解难,沟通信息,多办实事。武钢今年初被用户拖欠大量贷款,严重影响了生产经营正常进行。局领导及时派出两名财政干部,主动与武钢的有关同志组成清收小分队,奔赴东北三省,顶风冒雪,日夜兼程地穿梭于17个地市县近60家用户之间,收回贷款919万元,并针对应收贷款中发现的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提出不少合理化建议,受到企业的好评。武汉照相器材厂与外商联合生产外销产品教学用全塑显微镜,原计划我方投资196万元建一条生产线。市财政局干部经过调查论证,根据市里不少企业塑料加工设备闲置的现状,建议将该产品零件分散到有关厂生产,该厂只装配一条总装线。企业采纳了这个建议,仅用44万元建起了总装线,既节约了投资,又带活了十多个协作厂。
辛勤的劳动必将带来丰硕的成果,目前武汉市预算内49家工业利税大户已实现利税8.53亿元,高于市政府目标管理规定的指标,为完成全市财政预算任务奠定了基础。
执著的追求
在武汉的采访中,无数事实说明财政部门开展“支帮促”活动,不仅促进了生产,搞活了财源,而且密切了财企关系,加深了党政领导对财政工作的重视。同时,“支帮促”活动也使财政部门培养了作风,锻炼了干部。近几年来,武汉市财政局的许多同志为了搞好“支帮促”,放弃节假日,带病坚持工作,积极为企业出主意想办法,从他们中间涌现出不少先进工作者、省市劳动模范。更有一大批青年人在这项活动中锻炼成长,脱颖而出,成为过得硬的业务骨干。
为什么“支帮促”活动会取得这样显著的成效呢?在与武汉市财政局同志们的接触中,我强烈地感受到在他们身上有一种崇高的使命感和荣誉感,他们把为国家理财视作自己的神圣职责,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要尽快把国家的经济搞上去,希望通过自己的工作为国家建设多出一把力,为财政部门争光,为人民争光。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追求,我们的财政干部使“支帮促”活动迸射出灿烂的火花。
几年来,武汉市财政局把财政收入的绝大部分上交中央,自己只留小头。目前,武汉市的财政收入仅留成17%,在计划单列市中居倒数第一,而上交中央财政的则居计划单列市之首。武汉市财政局把维护国家利益,顾全大局,喻之为多讲“北京话”。当然,由于财政收入留成低,武汉市能够支配的财力有限,财政工作一直处于紧张运行中,加上武汉这个老工业基地,面临设备老化、城市建设欠帐较多等困难,财政部门在开展“支帮促”中某些方面也感到力不从心。如何搞好财政体制改革,增强贡献突出的老工业基地的发展后劲,也应引起重视。我们相信,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建设的日益发展,武汉市财政局在“支帮促”活动中将会创造出更多的新鲜经验,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