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5-06 作者:张方秋 张明宗 董朝生
[大]
[中]
[小]
摘要:
今年以来,十堰市财政局在市委、市政府和省财政厅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全国和全省财政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扎实地开展了“双增双节”运动,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措施,使“双增双节”运动真正落实到财政收入增加和支出下降上来,取得了显著效果。1至6月份,全市财政收入完成全年计划的59.2%,比去年同期增长44.1%;财政支出比去年同期下降22.7%。十堰市财政局主要抓了以下两方面工作。
一、把“双增双节”与承包经营结合起来,促增产增收。
1.深化企业改革,推行承包经营。在利改税的基础上推行多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是在新的形势下深化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增强企业活力、挖掘企业潜力、开展增产节约、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十堰市财政局根据省、市承包经营工作会议精神,与市经委、体改办、税务局等部门密切配合,采取广泛调查、全面测算、部门分工、反复协商的办法,在全市积极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按照“包死基数、确保上交、超收多留、欠收自补”的原则,在认真分析1986年各项指标完成情况的基础上,参考前三年企业的生产和经济效益,合理确定承包基数和递增比例,并且以合同的形式固定下来。到目前为止,已和22户工商企业签订了1987年至1990年的承...
今年以来,十堰市财政局在市委、市政府和省财政厅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全国和全省财政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扎实地开展了“双增双节”运动,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措施,使“双增双节”运动真正落实到财政收入增加和支出下降上来,取得了显著效果。1至6月份,全市财政收入完成全年计划的59.2%,比去年同期增长44.1%;财政支出比去年同期下降22.7%。十堰市财政局主要抓了以下两方面工作。
一、把“双增双节”与承包经营结合起来,促增产增收。
1.深化企业改革,推行承包经营。在利改税的基础上推行多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是在新的形势下深化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增强企业活力、挖掘企业潜力、开展增产节约、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十堰市财政局根据省、市承包经营工作会议精神,与市经委、体改办、税务局等部门密切配合,采取广泛调查、全面测算、部门分工、反复协商的办法,在全市积极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按照“包死基数、确保上交、超收多留、欠收自补”的原则,在认真分析1986年各项指标完成情况的基础上,参考前三年企业的生产和经济效益,合理确定承包基数和递增比例,并且以合同的形式固定下来。到目前为止,已和22户工商企业签订了1987年至1990年的承包合同,实行利润递增包干制。其中:工业10户,商业12户。10户工业企业1987年承包利润基数比上年实现利润增长16.2%,平均每年递增14.85%;上缴利润基数比上年增长34.28%,平均每年递增18%;企业留利比上年略有下降,但平均每年递增6.2%。12户商业企业承包利润基数比上年实际增长16.68%,平均每年递增9.4%;上缴利润比上年实际增长3.13%,平均每年递增7.2%;企业留利基数比上年增长11.37%,平均每年递增10.5%。企业的活力增强了,财政收入也增加了,1~7月份,10户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39.7%;完成销售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39.3%;实现利润比去年同期增长82.2%,真正做到了产值、收入和利润三同步增长;十二户商业企业商品纯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55%,实现利润比去年同期增长58.2%。
2.抓增产节约,促扭亏增盈。针对原材料涨价、能源供应紧张、部分收费标准提高等不利因素,十堰市财政局在调查分析企业盈亏的基础上,从推行目标利润管理入手,实行原材料节约奖等办法,努力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盈利水平。如市毛巾厂通过节约原材料,降低产品成本,不仅扭转了亏损,而且还实现利润26万余元。对亏损企业的厂长实行指标承包责任制实行提前预拨亏损补贴搞技术性改造等措施,充分调动了亏损企业的积极性。上半年,亏损企业由去年同期的4户减少到2户,亏损额由38万元减少到5万元,降低86.9%,其中:市汽车改装厂在扭转去年同期21万元亏损额的情况下,今年上半年又盈利57万元。
3.抓技术改造和技术革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物质消耗。十堰市财政局今年在预算内安排挖、革、改资金385万元。对投资少、见效快的短、平、快项目从资金上优先考虑,不少项目已经投产并取得效益。如毛巾厂把现有八台织布机改造为毛巾机,增加产值40万元;缸套厂将电弧炉改造为冲天炉,投资20万元一年节电600万度,节水10万吨,节电板原料70吨,仅此三项一年节约93万元,同时还保证了产品均衡生产,提高了产品质量。各企业通过技术革新和改造以后,原材料、燃料和动力消耗大大降低了,降低成本239.7万元,其中:东风轮胎厂降:低生胶等原材料消耗,节约企业管理费、减少停工损失,降低成本183.4万元。
4.清仓查库,清理拖欠,盘活资金。为了减少损失,加速资金周转,盘活资金,十堰市财政局协同企业进行了资金的清理和产成品积压处理。1至6月,商业企业清出有问题商品274.2万元,占库存总额的6.41%,帮助推销处理246.81万元,减少利息支出9万余元,资金周转加快4天;市属工业企业全部流动资金占用额为10847.6万元,比去年同期减少3411万元,下降11.97%,定额流动资金周转天数比去年同期减少18天。
5.协同作战,把财政增收落到实处。今年上半年,十堰市财政局认真学习了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严肃税收法纪加强税收工作的决定》,同税务局紧密配合,正确处理深化企业改革与加强税收工作的关系,加强了对国营企业的税收管理,严格了税前还贷的审批手续,纠正了不合理的减免税。1至6月份,十堰市各项税收完成全年省分配任务的65.1%,比去年同期增长37.4%。其中:市级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51.9%。通过严格税收征管工作,加强对纳税户检查等增加税收150余万元。
二、紧缩开支,把“压缩空气”任务落到实处.
1.严格控制增设机构,积极消化超编人员。机构臃肿,人员膨胀是行政经费增加的主要原因。今年上半年,十堰市财政局主动会同市编委清理临时机构,撤销了7个单位,合并了8个单位;同时做到了行政事业单位增人,必须有编制,并在行政事业单位调剂解决,财政不另行增拨经费。这样全市今年上半年行政事业单位只增加29人,其中:行政单位减少9人。另外,各单位采取措施消化超编人员。如教委系统压缩行政人员23人,充实教育第一线,对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547人通过考核,择优录用,压缩一半以上,减少事业经费支出12万元,既防止了机构的恶性膨胀,又节减了行政事业经费。
2.压缩投资规模,调整投资结构。今年十堰市认真落实“三保三压”方针,严格控制基建规模,全年预算内仅安排基建542万元,比去年减少1785万元,压缩基建规模70%以上。十堰市明确规定,今年的基本建设资金主要用于搞基建收尾和挖潜改造,使已建成项目及早投产,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扩大生产能力。上半年压缩基建项目12项,节减投资1359万元,实际基建支出246万元,比去年同期减少229万元,下降48.2%。与此同时,由于对新建楼、堂、店、馆、所等非生产性基本建设进行了严格的控制,十堰市生产性基建在整个基建投资中的比重已上升到63.1%,投资结构日臻合理。
3.切实压缩社会集团购买力。本着勤俭办一切事业的精神,十堰市财政局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小汽车认真进行了清理和整顿,坚持按制度配车,并规定行政机关暂不更新车辆,坏了的只作报废。同时对18种专控商品严格了领导审批制度,大力压缩了社会集团购买力。上半年18种专控商品开支仅127万元,比上年同期压缩77.5万元,下降37.86%。
4.改进和完善经费包干办法。十堰市财政局对行政经费的管理,是实行分战线和分项目进行切块包干,结余自留,超支不补,非特殊情况不得追加,一律从增收节支中自行解决的办法,同时加强了监督检查,坚持按进度、按效益跟踪拨款,严格把好支出关。这样,就有效地防止了“包而不干”,取得了明显效果。上半年十堰市行政经费支出比去年同期下降47.4%。
5.鼓励有条件的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十堰市从实际出发,对市一招、建筑设计院等11个有条件的事业单位实行了“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企业化管理,促进这些单位改善经营管理,加强成本核算,广开生产门路,提高服务质量和经费自给水平,减少国家财政补贴,逐渐办成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上半年,实现纯收入79万元,减少财政补贴357万元。如建筑设计院上半年实现纯收入近5万元,减少财政补贴12万余元。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