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军区某集团军认真贯彻党的财经方针政策,从国民经济和军队建设全局出发,不断加强对财务工作的领导,围绕总后首长“钱少要把事情办好”的总要求,合理安排经费,严格执行管理制度,较好地保障了部队各项任务的完成,连续九年有节余。该集团军曾数次被评为全军财务管理先进单位,受到三总部、军委纪委的通报表彰。
一、党委管财务,首长严把关
坚持党委把关,掌握经费开支方向。经费开支是否得当,能否做到年度预算平衡,关键在党委事先把好关。这个军党委主要把了“三关”:一是把好年度经费预算关。年度经费预算由本级党委审定,经上一级党委批准后执行,并报军备案;二是把好留用经费使用关。各级留用经费每年都要编制开支计划,列出明细项目,逐级审查上报军党委批准后执行;三是把好重大项目开支关。年度经费调整和临时性的大项开支,一律经党委讨论决定。由于对经费使用坚持先算帐,后花钱,事先把关,建立健全经费预算和开支计划审批制度,各级党委对本级和下级的经费使用,做到了心中有数,较好地避免了不合理的开支,达到了事先监督的目的。近几年来,该军党委根据各单位上报的留用经费开支计划,本着主要解决基层的实际问题,团以上机关改善条件的项目不搞或缓搞的原则,削减了这方面的开支100多万元。
坚持党委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严格审批制度。长期以来,该军各级党委都分工一名首长管理经费。不少师团是由师长团长亲自管,重大问题和特殊开支,党委集体讨论决定;日常开支,由分管首长审批。不分管经费的首长,都能以大局为重,自觉执行规定,不争财权,不乱批条子,积极支持分管首长的工作。分管的首长,在审批和安排经费前,注意听取财务部门的意见,了解有关标准规定,凡是不符合标准制度的,一律不批。一次,军里一位领导干部外出疗养治病,要求报销随行家属的飞机票,军首长为此专门召集财务部门和管理部门研究,对照标准制度,做出了不予报销的决定,并给当事人讲清了道理。
严格要求部队,认真维护财经纪律。该军各级党委十分重视党和国家的财经方针、政策和上级的规章制度在部队的全面落实,维护财经纪律的严肃性。中央军委《关于整顿和加强军队财务工作的决定》下发后,各级党委坚持每年进行一次财经纪律检查。他们还根据上级的指示,制定了一些加强财务管理的补充规定,进一步加强对财经工作的领导,部队反映比较好。在不少党政机关“经商风”盛行时期,该军党委坚持不为钱所动,坚持按党的财经方针政策办事,没有一个单位和部门办“公司”,建“货栈”,而是坚持办实业,走正道,靠劳动创造财富,增加部队收入。对经费开支使用,要求部队严格按财经制度办事,不搞“下不为例”。某高炮团在营建中,一度招待费开支比较多,军首长亲自带工作组帮助整顿,对当事人进行批评教育。
二、改革管理办法,提高使用效益
实行部门责任制,突出一个“包”字。自1981年以来,该军把事业费包给各部门,其具体做法:一是把分配使用权交给主管部门。对一个科目多部门使用的经费,按照领报标准和上级分配的定额,给主管部门下达指标,由主管部门进行分配,改变了由财务部门直接分配的办法。二是部门经费年终节余不收,下年度继续使用。过去,有的业务部门认为,“购进物资是自己的,节余经费是别人的”,因此,只要还有钱,管它有用没有用,买了再说。造成部门库存物资越积越多。实行了“包”的方法后,各业务部门精打细算,合理使用经费,打报告要经费的少了。近几年整顿装备,由于把经费包给了部门,主管部门科学安排使用,积极挖潜利库,处理积压物资,弥补了经费不足,保障了装备整顿任务的完成,受到军区的表扬。
管理办法同单位、部门的经济利益挂钩,狠抓一个“管”字。在各项指标控制经费当中,军以下单位的差旅费开支占主要部分,这项经费涉及面广,伸缩性大,关系到干部、战士的切身利益和部队各项任务的完成。过去按“实报实销”的管理办法,开支逐年上升。1979年以后,军区对团以上单位实行了“指标控制,节约分成”的管理办法,这个军重点抓了节减因公出差费用的开支。对机关和分队采取了“战士特殊情况探亲分名额,因公出差分指标,节约有奖”的办法,按规定探亲的干部战士,由财务部门掌握指标和人数,战士特殊情况探亲,把名额指标分到各机关或营,超过指标的年终统一研究,凡合理的给予解决,既限制了不按规定乱批假的现象,又解决了实际问题。因公出差经费指标分给司、政、后三大部门,由部门首长直接掌握。这样,管钱与管事一致,加强了部门的协作,能发信的不派人,能一人办的不派两人,能代办的不派专人,减少了开支。
三、坚持量力而行,突出保障重点
对教育训练的开支,集中财力,优先解决。在经费的安排使用上,该军各级“以训练为中心”的保障指导思想比较明确,凡是这方面的钱舍得花。六年来,他们对军事训练费和装备维修费除按标准全部安排外,还从各级留用经费中拿出了129万元,用于装备整修和购置训练器材,解决了教育训练的急需。为适应摩托化部队机动作战保障的需要,该军先后三次安排经费15.6万元购买通信设备,各级自筹经费研制革新了野战炊事车、野战手术车、野战修理班帐篷以及机工具等,较好地解决了训练中的一些器材不足问题。
对为群众谋福利的开支,合理调剂,主动解决。该军各级都注意关心群众生活,上级分配有关群众切身利益方面的经费,各级分文不扣,全部落实;正常经费解决不了的问题,想方设法,合理调剂,加以认真解决。六年来,用于这方面的留用预算外经费就达596万元,受到部队的欢迎.
对基层建设的开支,长远规划,逐年解决。各级坚持把留用经费使用的重点放在基层。既考虑基层建设的需要,又考虑部队的财力可能,采取分阶段有重点,相对集中财力,逐年安排解决的办法。该军改装后,人员增多,连队住房紧张,营具缺少,生活条件较差。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几年来,各级本着先急后缓,逐步完善的原则,首先安排添建了部分连队住房,使连队干部战士有一个比较适宜的住宿环境;其次修建了猪圈、菜窖和水井,为连队创造了一个比较好的养猪、冬菜储存及饮用水条件;而后解决了部队的营具,为连队干部战士学习、工作、生活提供了方便。六年来,该军用于基层建设方面的留用经费达515万元,较好地解决了部队的一些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