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5-06 作者:
[大]
[中]
[小]
摘要:
〔编者按〕 最近,云南省财政厅、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先后召开了财税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会议表彰了一大批财政、税务战线上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本刊限于篇幅,这里只简要介绍其中财政战线上的2个先进集体和9名先进工作者的事迹。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财政局这个局在搞活城市财政,充分发挥财政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探索。1986年,他们结合昆明市的特点,在东站、长春两个街道办事处进行了建立财税所的试点,确定对街道办事处实行“核定收支,收入基数内的全额上缴,超收分档次分成,支出核拨,超支不补,结余留用,一年一定”的财政管理体制,调动了街道办事处多方面发展生产,兴办公益事业和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积极性。为适应经济发展和金融体制改革的需要,1985年初,他们同昆明市工商银行北京路办事处合作,共同开办了一个集体所有制性质的金融机构——昆明市长春城市信用社,从而缓和了集体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开户难、结算难、贷款难、存款难的矛盾,发挥了信用社拾遗补缺的作用。为支持生产,开辟财源,他们积极建立扶持生产周转金,解决了部分企业流动资金不足的困难,鼓励企业发展横向经济联合,促进企业...
〔编者按〕 最近,云南省财政厅、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先后召开了财税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会议表彰了一大批财政、税务战线上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本刊限于篇幅,这里只简要介绍其中财政战线上的2个先进集体和9名先进工作者的事迹。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财政局这个局在搞活城市财政,充分发挥财政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探索。1986年,他们结合昆明市的特点,在东站、长春两个街道办事处进行了建立财税所的试点,确定对街道办事处实行“核定收支,收入基数内的全额上缴,超收分档次分成,支出核拨,超支不补,结余留用,一年一定”的财政管理体制,调动了街道办事处多方面发展生产,兴办公益事业和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积极性。为适应经济发展和金融体制改革的需要,1985年初,他们同昆明市工商银行北京路办事处合作,共同开办了一个集体所有制性质的金融机构——昆明市长春城市信用社,从而缓和了集体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开户难、结算难、贷款难、存款难的矛盾,发挥了信用社拾遗补缺的作用。为支持生产,开辟财源,他们积极建立扶持生产周转金,解决了部分企业流动资金不足的困难,鼓励企业发展横向经济联合,促进企业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加速产品更新换代。
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财政局1981年至1983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县先进集体,1986年被评为县和地区财税系统先进集体。几年来,他们狠抓制糖和建材两个支柱财源,投资92.3万元用于甘蔗种苗补贴、修建蔗区公路和奖励蔗农,投资70.4万元支持建材行业的发展,促进增产增收。尽可能压缩非生产性支出,筹集资金,支持企业进行挖、革、改项目84个,现已完工投产76个,每年可新增税利807万元。他们还采取积极措施,为企业排忧解难,增强企业活力。对生产适销对路、税大利小产品的企业由财政补足留利,让利换税;对一些技改任务重、困难较大的企业采取定向扶持的办法,返还部分利润给企业用于挖、革、改;拿出一部分机动财力扶持一些重点乡镇企业的发展,广开财源。为了帮助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他们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和具体条件,协助企业落实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派出企业财务专管员深入企业,帮助建立厂部、车间两级核算制;帮助企业搞好定额管理,加强核算基础工作;从1983年起每年举办一期企业财会人员培训班,每期三个月,共培训166人,促进了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王福生 云南省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财政局局长。他曾多次出席地县劳模先代会。他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在发放财政资金上,他不凭领导批条,不讲个人私情,对正常经费以外的开支都亲自到用款单位调查研究、核实情况,提出意见。他根据本地的自然优势,积极扶持发展蔗糖生产,经常带领财政干部深入田头调查研究,落实项目和可行性计划,适时安排扶持发展甘蔗生产资金。他根据元江水力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安排财政资金,扶持改造和新建了一些小水电站,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此外,他还从资金上大力扶持和发展了一批乡镇企业,为改变穷乡落后面貌作出了贡献。他勇于改革财政管理工作,和局里的同志共同研究,提出了“定收、定支,收入上解,支出下拨,节余留用,超支自理,超收有奖,一年一定”的区(镇)财政管理办法,调动了区(镇)增收节支的积极性。
茹留才 云南省曲靖市财政局潇湘区财政所所长。他是一位合同制干部,1984年9月应聘到潇湘区财政所工作。他根据本地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的特点,充分发挥本地优势,把支农周转金重点用在扶持养殖业和种植业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在发放支农周转金的过程中,他坚持原则,对不具备发放条件,不该扶持的,讲清道理,坚决不发放,哪怕是亲戚或经区、乡领导同意的也不例外,如果是具备条件、应该扶持的哪怕被扶持人不敢借也要做工作,让农民敢于接受资金发展生产。从而促进了潇湘区的农牧业发展,群众生活富裕了,财政收入也有较大的增加。在征收农林特产税方面,他经常深入果园,向群众进行深入细致的宣传工作,使那些过去不愿纳税的承包户愉快地纳了税,出色地完成了征收农林特产税的任务。
李钟泰 云南省玉溪地区财政局会计师。他是财政战线上的一位老兵。他工作勤勤恳恳,常常夜以继日地伏案工作,有时把病假条装在口袋里忍受疾病的疼痛坚持上班。他勇于探索,在进行调查研究,掌握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先后拟定了县办工交企业利润分成办法,小钢铁、小煤炭、小氮肥工业亏损补贴办法,地级工交企业利润留成办法,第一步、第二步工交企业利改税实施方案等,这些办法的实施,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收到了明显效果。他非常关心青年同志的成长,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知识和工作经验传授给青年同志,并放手让青年同志去亲自实践,增长才干。他积极与有关人员密切配合,组织培训财会职工,从1980年至1986年共培训财会职工600余人,为提高财会人员的素质贡献了力量。
庄汝熔 云南省梁河县财政局局长。他在财政战线上耕耘了整整37个春秋,曾多次被评为省、州、县的先进工作者,1986年被县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他热爱财政工作,干过预算管理、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企业财务管理等工作。他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而且都干得很出色。他讲究生财、用财之道,对有利于各部门开展工作,有利于生产发展,该支持的就千方百计筹集资金支持,不该支持的虽有资金也坚决卡住,促进了生产发展。他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不讲私情.对贪污浪费行为敢于斗争。他工作勤勤恳恳,虽然年近花甲,也常常通宵达旦地工作,节假日加班不补休,人说他是一位永不知疲倦的“老黄牛”。
吴永兴 云南省鹤庆县财政局黄坪区财政所所长。他敢于冲破个人主义思想束缚,服从组织分配,到条件十分艰苦的黄坪财政所工作。他面对财政所内部不团结,农业税尾欠多、支农周转金管理十分混乱的情况,大胆地进行了一系列的整顿工作。他一抓所里的内部团结,开展谈心活动,消除了同志间的隔阂;二抓全面核实农业税尾欠,积极催收入库,使1985年的尾欠数从30多万斤减为4.5万斤。此外还不辞辛劳率领所里的同志挨家挨户把全区9个乡、73个村、2885户的农业税尾欠数核对清楚,把错帐乱帐纠正过来;三抓支农周转金发放情况的全面检查,追回了大宗违纪借款。此外,他还针对乡镇企业财务十分混乱的局面,帮助乡镇企业建立健全了财务会计制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几年来,在吴永兴同志的组织领导下,黄坪区财政所的面貌已经焕然一新了。
蒋定华 广西壮族自治区阳朔县财政局预算股长,共产党员。多次被评为县和局的先进工作者,并被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他认为,预算工作不单纯是个记帐和拨款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搞好管理,促进增收节支。近年来,他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写出6份调查报告,探索加强预算管理的途径,在改进农业周转金的管理、建立和完善乡(镇)一级财政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了依据。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他对每一项预算拨款都力求做到事前审核,事后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坚持按财务规章制度办事,加强财政监督。平时对同志政治上关心,工作上帮助,对新手搞好传帮带,帮助他们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
卢启富 广西壮族自治区都安瑶族自治县龙湾乡财政所副所长,共产党员。1985年出席全县少数民族团结表彰大会,1986年被评为县财贸系统先进工作者和地区财政系统先进工作者。
他1979年从部队转业后,本可留在条件比较优越的县城工作,但却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贫穷落后的龙湾乡,当上了财粮助理员。1983年任乡财政所副所长。几年来,他努力学习,熟悉业务,坚持财政制度和财政纪律,处处精打细算,为龙湾乡脱贫致富尽心尽力。特别是在管好用好发展资金方面,认真做宣传解释工作,建立健全制度,做好资金发放和使用的督促检查工作和资金回收工作。七年来共发放发展资金近33万元,主要用于扶持农户发展种养业,扶持贫困户3224户,人口1.8万人。
叶玉霞 女,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财政局预算科科长,共产党员。1979年以来连年被评为局和市的先进工作者,两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她在多年的实际工作中注意合理调度资金,搞好综合平衡,对数额较大的拨款项目,坚持按进度分次拨付。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注意解决预算执行过程中的临时资金需要,并力求用较少的钱把事情办好。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加强财政自筹基建拨款管理,对部分有收入的事业单位将财政无偿拨款改为有偿借款,完善事业费的分配方法,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30年来,她严格要求自己,廉洁奉公。1984年底市艺术节筹委会给每个工作人员发一套价值120元的西服,她没有要并向有关人员讲明道理,向领导作了汇报,使这件事得到了妥善处理。她多次帮助基层单位搞好财务管理,对于这些单位给予的报酬,总是一一谢绝。始终保持一个共产党员和财政工作者应有的品格。
陈振恒 广西壮族自治区武宣县通挽乡财政所财粮员,共产党员。
他的体会是,要想把工作干好,必须坚持认真二字。为了使农业税政策深入人心,顺利完成农业税征收任务,他抓住一切机会开展宣传,做好思想工作。还自编了宣传农业税征收政策的山歌,在放映电影前亲自演唱,深受群众好评。在做好农业税征管工作的同时,他始终把帮助农民发展生产当作自己份内的事,急农民所急,帮农民所需。在多年的征管工作中,他得出一条经验,下乡工作必须抓紧早、晚时间,趁人们都在家,才找得到人,尤其是下雨天,找人最容易。因此,不管刮风下雨,他总是早出晚归。兢兢业业,忠于职守。就是当父亲病危卧床时,他仍然战斗在秋征工作第一线。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