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自2000年1月1日起,威海市在全市实行银行统一发放工资改革,全市共有612个机关事业单位、19969名职工被纳入统一发放工资范围。新制度运行半年来,收效明显。
一是有效控制了人员经费支出。实行银行统一发放工资制度,单位不核算人员经费,彻底断绝了超编人员的经费来源,实现了人事管理、机构编制和经费预算管理的有机结合,改变了“预算跟着编制走”的被动局面,从源头上把握住控制人员经费过快增长的主动权。在人员编制审核过程中,全市共清理超编人员411人、“吃空缺”110人;同时,重新核定了人员工资,对违反规定的补贴、奖金进行了彻底清理。仅以上两项,1-6月共节约财政资金396万元。
二是确保了工资的及时足额发放。实行工资统一发放后,工资于每月9日按时划拨到职工账户,简化了拨付手续,减少了中间环节,方便职工随时提取,从根本上杜绝了单位随意挪用、挤占职工工资现象的发生,保证了职工的切身利益。三是减轻了单位工资管理的事务性工作,保证“三项”基金的按期足额交纳。工资统一发放,使单位会计有更多的精力熟悉业务,加强核算,提高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实行工资统一发放制度,职工医疗保险金、养老保险金、住房公积金由财政按统一基数扣缴...
自2000年1月1日起,威海市在全市实行银行统一发放工资改革,全市共有612个机关事业单位、19969名职工被纳入统一发放工资范围。新制度运行半年来,收效明显。
一是有效控制了人员经费支出。实行银行统一发放工资制度,单位不核算人员经费,彻底断绝了超编人员的经费来源,实现了人事管理、机构编制和经费预算管理的有机结合,改变了“预算跟着编制走”的被动局面,从源头上把握住控制人员经费过快增长的主动权。在人员编制审核过程中,全市共清理超编人员411人、“吃空缺”110人;同时,重新核定了人员工资,对违反规定的补贴、奖金进行了彻底清理。仅以上两项,1-6月共节约财政资金396万元。
二是确保了工资的及时足额发放。实行工资统一发放后,工资于每月9日按时划拨到职工账户,简化了拨付手续,减少了中间环节,方便职工随时提取,从根本上杜绝了单位随意挪用、挤占职工工资现象的发生,保证了职工的切身利益。三是减轻了单位工资管理的事务性工作,保证“三项”基金的按期足额交纳。工资统一发放,使单位会计有更多的精力熟悉业务,加强核算,提高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实行工资统一发放制度,职工医疗保险金、养老保险金、住房公积金由财政按统一基数扣缴,减少了中间环节,杜绝拖欠“三项”基金现象的发生,促进了社会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本刊通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