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99年,河北省财政系统以预算管理改革为核心的财政改革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在改革过程中,省财政部门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和通信网络,建设和完善面向全省财政系统专业应用的高效可靠的运行管理及社会服务信息系统,把现代信息技术与财政业务有机结合起来,为财政改革顺利进行起到了技术支持和基础保障作用。
一,加快广域网建设,推动全省财政系统信息化建设进程
广域网是实现信息化的基础,也是全年信息化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广域网建设过程中,我们力求做到“五个坚持”。一是坚持把广域网建设作为各级财政部门的“一把手工程”。省厅明确要求各市财政部门把广域网建设和预算改革作为1999年的两项重要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精心组织,狠抓人员、机构和资金落实。二是坚持“一盘棋思想”,认真研究制定全省网络建设规划,按照“统筹规划,分级负责,统一管理,高起点,高标准”的原则,做到规划、标准、实施、验收、管理及软件运行“六统一”。三是坚持广域网建设的实用性和先进性。以发展的眼光,以负责的态度,研究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制定了既具有前瞻性,又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集数据处理、电视会议和IP电话功能为一体的广...
1999年,河北省财政系统以预算管理改革为核心的财政改革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在改革过程中,省财政部门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和通信网络,建设和完善面向全省财政系统专业应用的高效可靠的运行管理及社会服务信息系统,把现代信息技术与财政业务有机结合起来,为财政改革顺利进行起到了技术支持和基础保障作用。
一,加快广域网建设,推动全省财政系统信息化建设进程
广域网是实现信息化的基础,也是全年信息化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广域网建设过程中,我们力求做到“五个坚持”。一是坚持把广域网建设作为各级财政部门的“一把手工程”。省厅明确要求各市财政部门把广域网建设和预算改革作为1999年的两项重要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精心组织,狠抓人员、机构和资金落实。二是坚持“一盘棋思想”,认真研究制定全省网络建设规划,按照“统筹规划,分级负责,统一管理,高起点,高标准”的原则,做到规划、标准、实施、验收、管理及软件运行“六统一”。三是坚持广域网建设的实用性和先进性。以发展的眼光,以负责的态度,研究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制定了既具有前瞻性,又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集数据处理、电视会议和IP电话功能为一体的广域网建设方案。同时,抓住通讯线路这一广域网建设的关键环节,在充分考虑现实与发展的基础上,选择了带宽高、扩容方便、经济合理的广域网通讯线路方案,既实现了“三网合一”的建网要求,有利于网络扩展,又节省了经费。四是坚持严格论证测试广域网设备。数据、音频、视频三网合一,是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潮流。目前就全国财政系统看,还没有现成的案例。为此,我们请有关专家学者对广域网的关键设备——交换机和可视会议系统进行了反复论证,并组成测试小组,对国内、国际知名厂家的交换机、可视会议系统的性能及价格、兼容性进行了严格测试、比较,选出了适合河北省财政系统广域网特点的设备。五是坚持自主建设,建好各市局域网。各市局域网建设坚持自主建设为主,社会公司配合为辅的方针,从方案制定到建网材料、设备的采购实行一条龙服务。建成了网络,锻炼了队伍,保证了日常应用和维护,同时节省了资金,树立了形象。1999年12月6日,广域网联结圆满完成,12月22日全省财政工作会议如期在广域网上召开,电视会议系统音质清晰、图象逼真、性能稳定,与会人员既保证了工作、又节省了时间,既免除了旅途之苦,又节约了食宿之用,受到广泛好评。
二,把开发预算编审软件作为信息化工作进入财政核心业务的切入点
财政改革的核心是预算改革。为了规范财政管理,提高理财水平,1998年以来,河北省加大了预算改革力度,施实了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为主要内容的预算改革。其基本模式是:建立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相分离的预算管理运行机制;预算管理采用以部门预算为基础的综合财政预算形式;减少资金拨付环节,实施工资发放银行化的支出管理模式。预算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工作难度大、任务重,需要处理的数据多。在面临机构改革、人员减少的情况下,进行这项改革无疑离不开计算机软件、网络等技术的运用。为此,我们紧跟预算改革步伐,决心开发设计合理,符合财政业务特点,适应改革需要的软件,为预算改革服务。
预算编审软件数据关系复杂,涉及业务繁多,系统性能要求高,开发技术难度很大,字符总量为1200多万。在开发过程中,厅财政4次召开由信息中心主任、预算处长、编审和开发人员组成的联席会议,确定业务需求问题。针对预算改革思路和河北省财政业务特点,制定了技术设计合理、使用顺手、修改方便的预算编审支持系统开发方案。3个软件开发专业人员实行封闭开发,每天工作15个小时以上。经过110天的奋战,完成了预算编审软件开发任务。软件开发保证了财政改革的需要,信息化工作实现了与财政业务的有机结合。省厅业务处室和软件开发人员还紧密配合,先后开发了工资发放管理、保值增值管理、指标管理等软件。信息化工作为财政改革服务的面进一步拓宽,力度进一步加大,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河北省财政预算编审支持系统》以我厅局域网络为依托,采用三层结构开发模式,后台数据库系统采用双机互备份方式作为软件的运行安全保障。该系统的开发完成和应用,保证了预算改革的顺利进行,实现了以预算编审软件开发为突破口,切入财政核心业务的目的,结束了多年来我省省级预算手工审核的历史,使预算编制细化到每一个部门和基层单位,大大提高了预算编制的准确性、科学性和合理性,达到了早编、细编和编好省级预算的目的。利用该软件,我厅顺利完成了符合综合财政预算和零基预算要求的《河北省省级2000年报人大预算方案》、《河北省省级2000年报政府预算方案》、《河北省省级2000年报财政预算方案》和《河北省省级2000年部门预算方案》等四套完整的预算方案的编制工作。《河北省财政预算编审支持系统》的成功应用,得到了财政部领导、省领导和厅领导的肯定和较高评价。其中的《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基础资料上报系统》在各个系统部门的应用也得到了一致的好评,它使各个部门和基层单位有了一个能够管理单位各种基础情况的工具。改变了以往轻预算、重决算,预算编制过粗的状况,变事后监督为事前控制,为全面实现财政管理工作现代化、科学化创造了条件。
三,加强财政信息网站建设
提供丰富、及时的财经信息,实现财经信息资源共享,是财政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河北互联网河北财政站点,是河北财经界面向世界宣传河北、介绍河北财政政策和财经动态的一个重要窗口。河北财政信息网则是内部财政政务运转、信息集中交汇的站点,是指导工作、提供参考、交流情况、学习培训的工具。我们在网站建设中,紧密结合财政业务特点,广泛采集和编辑国内外经济动态,选择时代特色鲜明的社会热点问题开辟专栏,努力把财政信息网站建成财政系统的互联网。一是突出一个“新”字,内容博采众长、丰富多彩、准确翔实,为财政干部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资料;二是突出一个“实”字,保证所提供的信息看得着、摸得见、用得上;三是突出一个“精”字,坚持选精品、上精品,选那些对财政经济工作指导性强、借鉴意义大、有权威性的内容;四是突出一个“多”字,使所提供的信息“看不尽”、“用不完”,真正把网络这一现代信息载体用好、用足、用活。
四,全面系统开展业务培训,大力提高全系统计算机应用水平
网络建成了,软件编好了,如何通过计算机培训搞好应用是一个重要课题。在培训工作中,信息部门与人事教育部门紧密配合,把计算应用技能培训是否达标与年终考核、人员分流结合起来,提出不懂计算机就不是合格的跨世纪财政干部。认真开展培训需求调查,根据工作和未来发展需要,结合工作特点,制定培训计划。1998年举办了26期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计算机知识和技术培训班,大大提高了全厅干部的计算机应用水平。通过培训,五十多岁的厅领导能用五笔字型打字、处理公务,许多老处长也能自如地在网上办公。在专业技术人员业务培训方面,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1999年以来,仅省厅选派人员外出培训就达30多人次。据不完全统计,全省有近三分之一的县以上财政干部参加过计算机培训,有的市已经实现了全员培训。广大财政干部计算机应用水平的提高,更加显示出现代信息技术在财政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信息化工作为财政管理和财政改革服务的作用也更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