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全国财政系统应用支撑平台 地方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在京举行
11月13日,全国财政系统应用支撑平台地方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在北京举行。财政部副部长廖晓军在讲话中简要回顾了2006年以来财政信息化工作以及应用支撑平台建设的情况,肯定了应用支撑平台试点实施工作所取得的显著成效,并指出,应用支撑平台是财政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工程,加快平台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财政改革与发展的重大举措,对于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高财政决策水平、规范财政权力运行、促进财政反腐倡廉建设、推进财政信息化一体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按照财政部党组确定的财政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廖晓军明确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平台推广实施的总体思路,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财政改革与发展大局,以信息系统整合为突破口,建设并推广基于统一业务及技术规范的应用支撑平台,将主体业务应用纳入一体化管理,建成各级财政内部、财政与本级预算单位、上下级财政互联互通的一体化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全面支撑各级财政部门本级财政支出及对下转移支付资金的规范管理,逐步实现全国预算自动汇编、收支及时汇总和决算及时生成。他同时强调,平台建设要分三步走:...
全国财政系统应用支撑平台 地方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在京举行
11月13日,全国财政系统应用支撑平台地方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在北京举行。财政部副部长廖晓军在讲话中简要回顾了2006年以来财政信息化工作以及应用支撑平台建设的情况,肯定了应用支撑平台试点实施工作所取得的显著成效,并指出,应用支撑平台是财政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工程,加快平台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财政改革与发展的重大举措,对于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高财政决策水平、规范财政权力运行、促进财政反腐倡廉建设、推进财政信息化一体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按照财政部党组确定的财政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廖晓军明确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平台推广实施的总体思路,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财政改革与发展大局,以信息系统整合为突破口,建设并推广基于统一业务及技术规范的应用支撑平台,将主体业务应用纳入一体化管理,建成各级财政内部、财政与本级预算单位、上下级财政互联互通的一体化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全面支撑各级财政部门本级财政支出及对下转移支付资金的规范管理,逐步实现全国预算自动汇编、收支及时汇总和决算及时生成。他同时强调,平台建设要分三步走:第一步是2008年年底以前进行前期准备和组织试点;第二步是2009年年底以前基本完成平台在省级财政部门的推广实施;第三步是2011年年底以前完成在市级财政部门的推广实施。
廖晓军要求,各级财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统筹规划、积极推广实施;要充分发挥统一平台的优势,加强平台集中数据的深度利用,并高度重视系统的安全性;各相关单位要密切协作,形成推进合力,保证平台建设与应用顺利推进并取得实效。 (本刊记者)江苏如皋:四项举措促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为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近日,江苏省如皋市出台财政扶持政策,加大对村级集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一是对经济薄弱村符合规划要求的路桥、水网、电网、排灌、卫生以及公共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改造和维护项目,优先安排,在资金上给予倾斜,需要村级配套的资金由市镇财政统筹安排。二是建立经济薄弱村发展专项基金。市财政每年安排200万元设立专项基金用于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三是村级通过招商引资、全民创业、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创办农副工实体等方式增加的税收,镇财政留成部分的30%返还村集体。四是对当年实现村集体营业纯收入比上年增加10万元以上且当年末债务余额比上年下降的村,按增加额排名给予专项奖励。 (本刊通讯员)
江西樟树:四轮驱动支持产业发展
为加速机械五金制造、旅游、农业等产业的发展,培育壮大骨干财源,江西省樟树市财政局从政策、资金、服务、监管四个方面入手,切实履行好财政职能。一是在政策方面,继续实行纳税贡献奖励办法,对年度新增税收20万元以上的企业,根据新增税额给予奖励;继续加大对企业创建名牌活动的支持力度,对获得国家、省名牌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进行奖励;对各产业中能带动或吸纳一定数量人员就业、促进财政收入增长、有着广阔发展前景的重点项目或农业龙头企业给予政策倾斜支持。二是在资金方面,优先保证重点经济建设项目的资金需求,集中财力打造新的财政增长极;充分发挥财政信用担保作用,大力支持中小企业融资。三是在服务方面,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城乡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培训,积极为企业解决招工难的问题;加强部门协作,提高工作效率,切实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四是在监管方面,对财政项目资金和专项资金实行单独设账,专人核算,定期检查,确保专款专用;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切实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刘彤)
河南洛宁:开展林业生态建设
河南省洛宁县积极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大力开展造林绿化,采取补贴造林苗木款、以奖代补等形式,对造林实行补贴扶持,大规模营造生态公益林、速生用材林和经济林。2008年以来,全县共投资3097万元,其中县、乡财政投资1111.4万元,吸纳社会资金1531.6万元,县直包乡单位投资453.7万元,共完成生态林业建设工程16.23万亩。 (邢学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