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今年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9月7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规划了宁夏“两步走”的目标,强调了七个方面的重点工作,确定了100多个事关宁夏跨越发展和各族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项目。这为今后一个时期宁夏财政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各级财政部门要贯彻落实好《意见》,紧紧抓住历史机遇,把宁夏财政放在全国来定位、来谋划、来推动、来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科学理财,为宁夏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财政保障。
(一)着力实现财政收入跨越式增长,持续壮大地方财政实力。今年宁夏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安排90亿元,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了力争超过100亿元的目标任务,这是对各级财政部门的新要求。为了完成这一任务,一方面,要进一步抓好财政增收机制建设,积极培植财源,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做大财政蛋糕,完善市县税收增收奖励机制,增强县乡财政活力。另一方面,要依法加强税收征管,规范征收秩序,不断提高税收质量。强化政府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完善征管措施,争取将非税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
(二)着力加大支农投入力度,促进现代农业稳定发展。围绕打造“三个示范区...
今年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9月7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规划了宁夏“两步走”的目标,强调了七个方面的重点工作,确定了100多个事关宁夏跨越发展和各族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项目。这为今后一个时期宁夏财政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各级财政部门要贯彻落实好《意见》,紧紧抓住历史机遇,把宁夏财政放在全国来定位、来谋划、来推动、来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科学理财,为宁夏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财政保障。
(一)着力实现财政收入跨越式增长,持续壮大地方财政实力。今年宁夏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安排90亿元,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了力争超过100亿元的目标任务,这是对各级财政部门的新要求。为了完成这一任务,一方面,要进一步抓好财政增收机制建设,积极培植财源,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做大财政蛋糕,完善市县税收增收奖励机制,增强县乡财政活力。另一方面,要依法加强税收征管,规范征收秩序,不断提高税收质量。强化政府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完善征管措施,争取将非税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
(二)着力加大支农投入力度,促进现代农业稳定发展。围绕打造“三个示范区”,加大支农投入力度,支持发展现代农业、科技农业、绿色农业,力争把宁夏建成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大力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加强土地整理,力争2012年完成复垦土地150万亩、改造中低产田200万亩。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支持十大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培育壮大一批“农字号”龙头企业。以设施农业为突破口,积极整合项目资金,争取5年内支持发展设施农业、节水农业、旱作农业各150万亩,使其成为促农增收的“抗旱型致富工程”。进一步扩大农业保险试点范围,积极争取国家将宁夏设施农业和特色种植纳入全国政策性农业保险范围,增强农业抗灾减灾能力。
(三)着力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研究和制定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大力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推进宁夏跨越式发展进程中,财政既要做后盾,也要走在服务经济发展的前沿。一是创新财政扶持企业发展机制。宁夏跨越式发展的核心是经济实力要上去、经济总量要上去。财政要综合运用税收、财政资金和政府信用平台等多种手段,支持重点骨干企业发展。二是大力支持园区建设,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把支持宁东基地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促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制定扶持装备制造业的财税政策,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提升装备技术水平。四是支持节能减排工作。宁夏单位GDP能耗标准煤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财政支持节能减排的任务很重。要实行“以奖代补”,对完成节能减排任务的企业给予奖励,对达不到标准的企业进行处罚。五是建立政府融资平台。财政介入经济发展不单是一个投入的问题,如何融资也不单是一个借款的问题,必须与银行联动、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充分利用外国政府、国际金融组织、政府信用贷款,拓宽资金来源。六是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不能形成潜在赤字,给发展留下隐患,要建立偿债责任机制,防范财政风险。
(四)着力解决集中连片贫困问题,加快中南部地区发展。中南部地区是宁夏最困难的地区,财政要把解决这一地区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作为一项极为紧迫的民生工程,在政策、项目和资金上给予更多的支持,逐步改变中南部地区的贫困面貌,实现宁夏的整体跨越发展。推进水资源优化配置,支持大中小型并举、库坝窖池联用的供水体系建设,支持水权转换和水市场交易制度改革,将宁夏建成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区。支持实施中部干旱带人饮和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加快解决中南部地区饮水安全问题。大力支持固原肉牛、马铃薯等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建设,加大中南部地区农民培训力度,支持发展劳务经济。继续支持实施以山区危房危窖改造为主要内容的减灾安居工程建设,帮助解决农村生活用能问题,努力改善群众生活条件。

(五)着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促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按照自治区政府十项民生计划的总体部署,大力实施“民生财政八大行动”,即:教育优先行动、全民创业行动、公共卫生行动、养老敬老行动、城乡安居行动、扶弱助困行动、支农惠农行动、文体促进行动,全面落实政府为民办的30件实事,把“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要求落到实处。加快现代流通和服务业发展,支持“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工程”、“农村新网工程”建设,培育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积极争取中央旅游资金,促进红色旅游、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业加快发展,把宁夏建成西部独具特色的旅游目的地。大力发展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后续产业,在中南部地区每年再启动实施6-9个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利用外国政府贷款支持构建贺兰山东麓生态经济型防护体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的相关财税政策,加大对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点城市和重点污染源治理投入,支持全区环境保护监控、预警体系建设。加大对矿山环境和采煤深陷区治理力度,促进石嘴山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加大城市化投入力度,支持中心城市和沿黄城市带基础设施改善,促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六)着力深化财政改革和体制创新,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紧紧围绕现代预算管理制度、现代国库管理制度、现代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现代财政资金使用管理绩效评价制度、现代财政监督制度和现代会计制度“六个体系”建设,继续深化财政改革,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体系。规范自治区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合理界定区以下各级政府的事权范围和财政支出责任,合理划分区以下各级政府的财政收入,根据乡镇经济状况合理确定乡镇财政管理体制,以充分调动各级政府增收节支的积极性,逐步缩小地区间财力差距;继续推进以预算编制、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为主的财政支出管理改革。在财政资金的分配、拨付、使用、监督等各个环节上建立起规范、有序、科学、合理的新机制;加快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对行政性收费、罚没收入和预算外收入的管理,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推行综合预算,整合财政收入体系和财政分配职能。
(作者为宁夏回族自治区财政厅厅长)
责任编辑 赵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