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4-14 作者:周甫 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财政局局长
[大]
[中]
[小]
摘要:
我永远记得2008年5月12日那个黑色的星期一。那天下午,我和平时一样提前10分钟到单位上班,可刚刚坐下打开办公桌上的电脑,就忽然感到办公楼猛烈地摇晃起来,我立即意识到:地震了!赶紧就近背靠房间的立柱蹲了下来。一瞬间,办公室内的桌椅、文件柜轰的一声倒在了地上,紧接着是巨大的楼板一块接一块地往下掉。那一刻,碎石横飞、烟尘迷漫,宛如世界末日的来临。我的双腿被沙发和凳子夹住并受了伤,但幸运的是,落下的楼板在我周围支撑起了一个狭小的空间,挡住了掉落的砖头、水泥块和一根险些插到身上的钢筋。
疯狂的上下颠簸和剧烈的左右晃动大约持续了一分钟后逐渐平息下来,我拼尽全身的力气,扒开身边的碎石,艰难地从窗口翻了出来。抬头一看,天哪,财政局的办公楼完全变了模样,我办公室所在的3楼已经四分五裂,变成了1楼,原来的1楼和2楼全部陷到了地下,旁边的职工宿舍楼变成了一片废墟瓦砾,并向前推行了20余米。再往远处看,整整两条街被山体垮塌的泥石掩埋,城内房屋成片倒塌。此时从办公楼逃出来的几名同事一看到我,便围拢上来急切地说:“周局长,我们好多职工被埋在里边了。”我立刻意识到,当务之急,必须组织有效的生命救援!
站在办公楼...
我永远记得2008年5月12日那个黑色的星期一。那天下午,我和平时一样提前10分钟到单位上班,可刚刚坐下打开办公桌上的电脑,就忽然感到办公楼猛烈地摇晃起来,我立即意识到:地震了!赶紧就近背靠房间的立柱蹲了下来。一瞬间,办公室内的桌椅、文件柜轰的一声倒在了地上,紧接着是巨大的楼板一块接一块地往下掉。那一刻,碎石横飞、烟尘迷漫,宛如世界末日的来临。我的双腿被沙发和凳子夹住并受了伤,但幸运的是,落下的楼板在我周围支撑起了一个狭小的空间,挡住了掉落的砖头、水泥块和一根险些插到身上的钢筋。
疯狂的上下颠簸和剧烈的左右晃动大约持续了一分钟后逐渐平息下来,我拼尽全身的力气,扒开身边的碎石,艰难地从窗口翻了出来。抬头一看,天哪,财政局的办公楼完全变了模样,我办公室所在的3楼已经四分五裂,变成了1楼,原来的1楼和2楼全部陷到了地下,旁边的职工宿舍楼变成了一片废墟瓦砾,并向前推行了20余米。再往远处看,整整两条街被山体垮塌的泥石掩埋,城内房屋成片倒塌。此时从办公楼逃出来的几名同事一看到我,便围拢上来急切地说:“周局长,我们好多职工被埋在里边了。”我立刻意识到,当务之急,必须组织有效的生命救援!
站在办公楼前狭小的空地上,我迅速将现有的人员分成两组,没有受伤的人组成营救组,负责抢险救人;伤势较轻的同志担任保障工作,负责寻找工具救治重伤员。余震仍在继续,我们冒着危险,义无反顾地冲上了废墟。没有工具,就用手刨、用肩扛,横七竖八的钢筋、砖头、预制板划破了手脚,但是没有一个人去包扎,因为大家知道,我们现在是要和死神赛跑,早一分钟就有可能挽救一个人的生命。财政局投资股的邹志勇同志地震时从四楼摔到了一楼,左胸软组织严重受伤,他挣扎着爬起来后,不顾伤痛,冒着余震不断的危险,一次又一次翻进快要倒塌的办公楼搜寻幸存人员,先后把6位同志从废墟中救了出来。经建企业股的王慧是个女同志,地震后艰难地从4楼爬了出来,身上多处受伤,但她强忍伤痛,勇敢地从废墟中找来衣物、被套及矿泉水,忙着为伤员清洗、包扎伤口,并不断鼓励大家要勇敢的和死神作斗争。此时,我们都抱定一个信念,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把还活着的同志救出来。经过一下午的紧张营救,我们战胜了恐惧、战胜了死神,硬是把10名干部职工从死神的魔爪中夺了回来!
天黑了,什么也看不清,救援工作被迫停了下来。我让受轻伤的男同志把女同志和伤员转移到安全的地方,自己和局里的胥明新、孙小涛同志留了下来。我必须要守在这里,因为废墟底下还埋着与我们朝夕相处、共同战斗的兄弟姊妹,他们有可能还活着。我们要留下来陪他们说话、安慰他们,鼓励他们振奋精神,等待救援。整整一夜,我们徘徊在废墟上,忍受着伤痛、饥饿和寒冷,不断地呼喊同事们的名字并敲打水泥板,希望有同事苏醒之后能听到我们的呼唤。
深夜里,女儿找到我,哭着求我说:“爸爸,妈妈不见了,我们一起去找找吧!”当时我鼻子一酸,眼泪禁不住流了下来。作为丈夫,在这最危险的时刻,我知道妻子是多么需要我,也许她现在就被埋在某处的废墟下面,正眼巴巴盼着我去救她呢!可是现在我却不能走,因为财政局还有许多干部职工被埋在办公楼里,他们也同样是我的亲人。那一刻,我深切地体会到了什么是最艰难的选择,什么是最痛苦的选择,而我作为财政局局长,必须要承受。唯一的选择就是留下来,先抢救同事们的生命!
面对女儿,我没有讲什么大道理,而是给她讲述了一个刚刚发生的真实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朱福勇,是我局预算股的干部。大地震发生时,他正在县里参加一个会议,从会场跑出来后没有回家去看一眼,便冒着泥石流的冲击和山体滑坡的危险,迅速赶回局里参加救灾工作。途中,当他经过县机关幼儿园时,发现有许多老师和孩子被埋在了废墟里,便毅然加入了抢救队伍,亲手救出了6个幼小的生命,而当时他的母亲、妹妹、女儿等11位亲人却还都被埋在废墟之中!听完故事,女儿没有再说话,她默默地接受了我的嘱托,勇敢地独身一人去寻找她的妈妈了。那一天,让我最难忘的是,我经历了一生中最为惨烈的生死考验和情感磨难,也最深切地感悟到什么叫真情,什么叫真爱,什么叫品格高尚,什么叫无私无畏!那一天,让我最感动的是,北川财政局的全体干部职工,在大灾大难面前,没有一个临阵退却,没有一个脱离自己的工作岗位,真正做到了患难与共、生死同在!
这次特大地震给北川县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据统计,全县16万人中就有近2万人在地震中死亡或失踪,其中也包括我心爱的妻子,我局86名工作人员,牺牲了43人。局领导中有4人遇难或失踪,文行股、社保股、采购办、公积金办等6个股室的同志全部牺牲,办公室9名职工中有8人永远地离开了我们。43名幸存的职工中有13人受重伤住院,全局干部职工的直系亲属有30人遇难或失踪。父亲失去了儿子,妻子失去了丈夫,整个财政局已经没有一个完整的家庭。
巨大的灾难给北川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十多万人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家园,灾区群众的衣、食、住、行,伤员的救治,灾后防疫等诸多紧急而繁重的工作摆到了我们的面前。大灾难也是大考验,我们北川财政局是全国财政系统的先进集体,有自己的优良传统和顽强的工作作风,虽然遭遇了灭顶之灾,但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就必须要坚强地站起来,坚守住自己的工作岗位,确保财政工作运转。
震后第三天,我把伤势较轻、能够坚持工作的所有干部职工召集到了一起,仔细一清点,一共17人。根据救灾工作的实际需要,我把这17名同志分成预算、国库、会计、综合四个股室,立即着手刻制印章、开设银行账户等一系列筹备工作。在上级财政部门的支持、帮助下,震后第四天,我们就顺利地把第一笔紧急救灾资金拨付出去了。
在刚刚恢复工作运转的那些日子里,全局17名同志挤在一间租来的民房中开展工作,在没有办公设备、没有基础资料、没有业务骨干的艰苦环境下,大家强忍着亲人离散、家园损毁的巨大悲痛,全力以赴地投入到紧张的救灾工作之中。那些日子里,17个劫后余生的人格外团结,大家相互关心,相互帮扶,同甘共苦,亲如一家;那些日子里,17个劫后余生的人格外敬业,大家吃住在单位,没日没夜的忙碌,每天工作都在10小时以上,不分份内份外,大家都拼尽全力,用奋发工作来慰藉牺牲的战友和离别的亲人。在震后恢复运转的头一个月里,我局共拨付了各项救灾资金5亿多元,相当于正常年度两年拨付的资金总量,同时,为确保各项救灾工作的顺利运行,及时研究制定了《抗震救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困难群众临时生活救助实施意见》、《遇难人员家属抚慰金发放实施意见》、《救灾专项资金监督管理办法》等8个救灾资金管理制度。
我局国库股股长李福贵同志在地震中失去了自己心爱的妻子和儿子,自己也受了重伤,左肋骨骨折,右肩软组织严重受伤,头部、手、脚多处出血性外伤。绵阳市中心医院鉴于他伤势严重,要求转院到重庆进一步治疗,但被他婉言谢绝。5月16日,在得知我局恢复运转后,他立即向医院提出出院要求。医院开始坚决不同意,在他的再三请求下,医生无奈地请他签下保证书,并一再叮嘱要定时去检查,必须休息15天,不准进行大运动量的活动。而他出院后第二天就拄着拐杖、缠着绷带,赶来上班。我劝他多调养几天,等伤病好点再来,但他坚决地说:“我对国库业务最熟悉,别的同志一时半会儿顶不上去。现在救灾资金拨付这么繁重,一分钟也不能耽误啊!”就这样,他一头扎进了救灾工作中。为了救灾资金拨付和损毁资料的恢复整理,他坐在桌子前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有时甚至通宵不眠。强烈的伤痛常使他浑身冒汗,长时间的加班夜战,又造成了他的右眼严重充血。我急了,强行命令他休息,并把他带到市医院做检查治疗。可一转眼,他又跑回来加班了,简直就是一个铁打的汉子。在那最紧张繁忙的一个月里,他竟然没洗过头、没理过发,一件被伤口流血染红的背心整整穿了一个月。
白敏是我们17个人当中身体最瘦弱的女同志,地震中她失去了两位亲人。虽然家有年老的父母和年幼的女儿需要照顾,但当我把极其繁重的国库支付中心工作交给她时,她二话没说便风风火火的干了起来。那些日子里,白天,她要忍受烈日酷暑,克服交通的不便,往返于北川、安县、绵阳之间,把全县各单位收到的一笔一笔捐款及时收缴入库,把一笔一笔救灾资金及时拨付到受灾单位;晚上,她还要加班加点,及时处理财务移交的各种遗留问题。高强度的紧张工作,使原本瘦弱的她几乎脱了形,熟人见面都不敢认,然而白敏却总是面带乐观的笑容。
黄仁海是我局的老局长,也是四川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一等功获得者,虽然已经退居二线多年,但仍然坚持带病和我们战斗在一起,越是困难的事,他越要抢着干。我担心他年迈体弱,累坏了身体,劝他回家休息,他却说:“北川财政局就是我的家,大灾当前,我必须尽一份家里人的力。”
劫后余生的17个人,就这样组成了一个团结一心的大家庭,就这样组成了一个坚定不移的战斗集体,每个人都像一棵傲雪的青松,震不倒、压不垮,顽强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尽管灾后重建的道路还很漫长,尽管还会遇到很多难以预料的困难,但我们坚信,有党的亲切关怀,有全国人民和财政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大力支持,北川财政人一定能够担当起自己的责任,发扬震不倒、压不垮的抗震精神,用自己的双手再造一个繁荣、秀美的新北川!
责任编辑 常嘉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