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及时下达新农合中央财政补助资金
2008年,山西省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各级财政部门调整支出,增加补助,落实筹资,及时拨付,确保了新农合制度的顺利开展。按照中央提出增加补助、全面覆盖、巩固提高的目标要求,从今年3月起,全省115个涉农县(市、区)已经全部开展新农合制度,实现了100%全覆盖的任务目标。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村居民有2090万人,参合率为90.6%,覆盖全省农业人口2305万人,参合农民的筹资标准比去年翻了一番。近日,山西省财政厅又下达2008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央财政补助资金7.38亿元,按新的筹资标准确保了中央及全省各级财政补助资金及时、足额下达。 (本刊通讯员)
贵州省:财政支持农村卫生室建设
为使村级卫生机构(主要是村卫生室)可提供的医疗服务与村民对村级基本医疗需求相适应,贵州省在财力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加大支出结构调整力度,安排2亿元农村服务体系建设资金支持村卫生室建设,每个村卫生室补助5万元。目前资金已全部下达各地,计划11月底完成4000个村卫生室的建设。届时,设备齐全、“四室”分开(诊断室、治疗室、药房、值班室)的新型村卫生室将对村民提供医疗服务,农村卫生面貌将有较大改观,农民就近就医问题将得到进一步解决。 (本刊通讯员)
江西袁州:三项举措规范招投标市场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积极采取措施规范招投标市场。一是建立招投标交易平台。成立招投标交易中心,为招投标活动提供设备齐全、服务规范的场所,统一受理各类招投标交易,收集、存贮和发布有关招投标的各类信息,核发各类交易项目的确认书和中标通知书,协助相关职能部门建立并管理评标专家随机抽取系统。二是规范招投标运作机制。各项招投标交易活动实行统一进场操作,统一受理招标申请、招标报名,统一发布招标信息、中标公示,统一签发中标通知书,统一收取招投标交易保证金,统一收取政府公共资源出让收入,统一收取交易服务费等规费,统一建立、管理和使用评标专家库。三是加强招投标市场监管。在区招投标市场管理委员会统一领导下,实行行业监督机构进行业务监督,行政执法机构进行执法检查,招投标办公室进行全程监督等相对独立、互为衔接的分层次管理体制。实行办管分离,做到监管职能和市场职能分离;监管机构和交易办理机构分设。 (张绳庚)
山东泰安:提升农村社会保障能力
为逐步实现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和“住有所居”的目标,山东省泰安市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全力提升农村社会保障能力,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继续提高农村低保救助标准。从2008年1月1日起,全市农村低保补助标准每人每月提高10元,将农民年人均收入在900元以下的全部纳入低保范围。二是不断提高五保供养补助标准。为缓解价格上涨对五保供养对象的影响,将集中供养标准由原来的年人均2000元,分别提高到2300元、2600元;分散供养标准由原来的年人均1200元分别提高到1400元、1600元。三是继续巩固新农合医疗改革成果。为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今年再次提高了财政补助标准,参合农民享受补助标准达到每人每年60元,有效缓解了农民看病难和因病致贫的问题。四是大力帮扶贫困残疾人改造危房。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残疾人危房改造60余户,进一步改善了农村贫困残疾人基本生活条件。五是全力做好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全市共筹措救灾资金1240万元,专项用于农业自然灾害救助工作,保证了受灾群众生活安定和社会稳定。 (王庆涛 池庆喜)
湖北郧西:加强小型农田水利“民办公助”项目建设
湖北省郧西县采取五项措施加强小型农田水利“民办公助”项目建设、管理。一是加强领导定责任。县政府成立了小农水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由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任组长,财政局、水利局、项目实施乡镇政府等成员单位签订工作责任书,明确各方职责。二是科学规划打基础。项目规划做到“三个综合”,即综合考虑渠水配套,防止有水无渠或渠成水干;综合考虑居民生产生活用水,防止发生争水矛盾;综合民心民愿,考虑承受能力,防止加重农民负担。工程设计做到“三个结合”,即尊重历史习惯,路渠结合,方便通行;合理布置渠系,进水退水结合,方便灌溉;满足设计要求,灌溉防洪结合,实现兴利除害。三是严格标准保质量。建立三级质量监督体系,每项工程派2名技术人员驻守一线,全过程跟踪服务,监督质量;项目实施乡镇由一名副乡(镇)长具体负责,村干部全员上阵,严格把关;聘请5名受益群众义务担当质量监督员。四是多方筹资抓配套。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和县级财政报账制,按工程进度拨付工程款,认真审核项目资金支出票据,做到专账、专户、专人管理。积极落实县级配套资金,在县级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共从财政预算中调剂资金10余万元,促进项目的顺利实施。采取“一事一议”方式,引导农民筹资投劳。两年多来,小农水“民办公助”项目总投资488万元,其中,财政投入244万元,地方配套及群众自筹244万元,共修建拦水坝4座,维修加固干渠23公里,支渠14.6公里,新增灌溉面积2000亩,受益群众达8000余人。五是建立机制管长远。成立农民用水协会,实行田间渠道受益农户共有制。同时,按照群众自愿、核算成本、按亩计收、保本微利的原则,每亩年收取5元水费用于人员工资及工程维护支出,由乡镇政府审批,协会统一收缴。 (欧高山 朱邦庭)
陕西眉县:强化计划生育专项资金使用管理
陕西省宝鸡市眉县积极做好计划生育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工作,一是制定计划生育资金管理使用办法,率先在全市实行基本户和专户资金分户核算的管理模式,杜绝了计划生育专项资金和计划生育事业费的挪用及转移用途的现象。二是实行“一卡通”发放计生补助资金。把对计划生育家庭及个人的补助由过去的乡镇兑现,改为“一卡通”发放,确保了资金发放的时效性。三是积极落实计划生育户优惠政策,发放放弃二胎生育指标奖励资金31.6万元,补助计划生育户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用8.16万元,发放独生子女保健费30.7万元。四是强化阵地建设,保障有力服务,先后投入156万元新建了4个门类齐全、设备先进、高标准的乡镇服务站,投入138万元维修改扩建计划生育服务站。 (本刊通讯员)
新疆昭苏:积极推进涉农补贴资金发放方式改革
为切实保障农牧民权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昭苏县财政局实行“四个一”工程,积极推进涉农补贴资金发放方式改革。一是资金一户管,乡镇财政所在金融机构开设涉农补贴资金专户,统一管理和核算。二是补助一卡发,乡镇金融机构根据乡镇财政所提供的花名册,将涉农补贴资金打入个人账户,各项涉农补贴资金统一使用一个存折。三是服务一站办,将过去的“农业税征收大厅”改为“财政涉农资金发放服务大厅”,负责补贴对象、项目、标准等有关事项的登记、审核和汇总工作。四是收支一本账,乡镇财政所建立“财政涉农资金”收支管理账簿,实行专户核算、专项管理。同时,建立财政涉农资金公开和监管制度,将分配的涉农资金纳入政务、财务公开范围,接受社会监督。 (马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