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01年以来实施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是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的重要内容,是财政制度机制的重大创新。在中央的高度重视和地方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各级财政部门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扎实推行,不断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创新制度。为解决长期存在于财政管理中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财政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管理制度,实施了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对我国传统财政资金银行账户设置方式和缴拨方式进行了根本变革。实施改革的资金涵盖一般预算资金、专项转移支付资金、政府性基金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等各类财政性资金。形成了包括预算指标管理、用款计划控制、支付申请及审核、支付结算及资金清算、会计核算、资金支付动态监控、代理银行考核等各环节紧密相连的国库集中支付管理体系。随着财政国库制度创新逐步实施,国际公认的现代财政国库制度“效益、透明、规范”的三大特性逐步显现,财政部门资金调度能力发生了根本改观,增强了财政宏观调控能力,科学理财、依法理财有了制度保障。
二是创新机制。为提高财政资金运行效率和使用效益,财政部着力创新财政资金支付运行机...
2001年以来实施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是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的重要内容,是财政制度机制的重大创新。在中央的高度重视和地方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各级财政部门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扎实推行,不断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创新制度。为解决长期存在于财政管理中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财政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管理制度,实施了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对我国传统财政资金银行账户设置方式和缴拨方式进行了根本变革。实施改革的资金涵盖一般预算资金、专项转移支付资金、政府性基金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等各类财政性资金。形成了包括预算指标管理、用款计划控制、支付申请及审核、支付结算及资金清算、会计核算、资金支付动态监控、代理银行考核等各环节紧密相连的国库集中支付管理体系。随着财政国库制度创新逐步实施,国际公认的现代财政国库制度“效益、透明、规范”的三大特性逐步显现,财政部门资金调度能力发生了根本改观,增强了财政宏观调控能力,科学理财、依法理财有了制度保障。
二是创新机制。为提高财政资金运行效率和使用效益,财政部着力创新财政资金支付运行机制,不断扩大集中收付资金范围、深化预算单位级次。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普九化债等中央专项资金实施国库集中支付试点,逐步建立起中央补助地方专项资金新型的支付运行机制。同时,创新并完善了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坚持以纠偏、规范、警示和威慑为目标,加强对财政资金收付的动态监控。通过动态监控系统可以实时了解每一笔资金支付情况,可以说是为财政部门安上了“千里眼”、“透视镜”,取得了很好的监控效果。2006年起,动态监控机制又延伸到中央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管理领域。2007年,中央拨付各省(区、市)使用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能繁母猪保险补贴和家电下乡补贴四项资金共计约355亿元纳入到监控范围,监控支付记录近10万笔,发现违规或不规范支付记录约5000笔,涉及金额约6亿元,都得到及时纠正。
三是创新技术。现代化的管理要有现代化的技术做支撑。通过几年的努力,财政部建立了高度自动化的财政国库管理信息系统,国库司管理的收入收缴、资金支付、工资发放、会计核算、执行分析、财政决算等业务都在系统上运行。在与中央预算部门、代理银行联网基础上,已实行了全电子化、自动化业务处理,部分业务还实现无纸化管理模式,实现了预算指标、用款计划、支付信息的统一完整。从财政资金支付来看,中央单位的支付业务由支付系统自动完成、账务自动生成、信息及时反馈、监控实时运行。从财政收入收缴来看,通过建立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纳税人可以享受全天候的、足不出户的纳税服务;通过建立非税收入收缴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非税收入收缴活动的高效、快捷、透明。财政收支网上运行,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财政资金收支运行过程中的透明度,让每一笔钱都在“阳光”下运行。
四是创新管理。衡量一个国家国库管理水平的关键性指标之一是国库现金和债务管理的效益。近年来,通过创新国债管理,特别是实施国债余额管理,形成了较为合理的国债品种和期限结构,大大提高了管理水平,实现了国债管理与国库库款更好地衔接。实施国库现金管理,是财政国库管理的又一创新。2006年8月至2008年4月,财政部通过实施买回国债、商业银行定期存款和减少国债发行等项操作,在确保国库支付需要和国库现金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共为中央财政增加净收益(或减少支出)近30亿元,效果十分显著。
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建立,创新了财政管理、实现了科学理财、提高了财政运行透明度,这项制度已成为管理型公共财政的基石。作为经济迅速发展、致力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中国,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继续加大改革力度,推进制度创新,争取早日建成科学规范、高效透明、运行流畅、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