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河北省沙河市财政局自2001年以来,在全市财政系统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经过七年不懈努力,“金财工程”已初见成效,财政管理逐步实现了信息化、科学化、规范化,走出了一条具有沙河特色的“金财”之路。
—注重硬件建设,构筑信息平台。沙河市财政局把“金财工程”作为全局推进财政改革,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突破口,在全省县(市)区率先行动,详细规划了网络应用和硬件使用,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多方筹集资金,购置了局域网络设备及配件。组织局内部5名专业人员成立网络建设工程队,专门负责局域网络安装、铺设、调试工作。工程队员通过多方考察,认真钻研,结合机关局域网规模实际,自己动手,自行安装,短短1个月时间,就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了局域网络的铺设和改造工程,建成了邢台市财政系统第一家局域网,节约财政资金达20余万元,为全局搭建了崭新的信息平台。
——抓好软件开发与应用。建网是手段,应用是根本。沙河市财政局本着边应用、边完善、边开发的原则,坚持以推广带应用,以应用求完善、求发展。一是搞好财政信息网建设。沙河财政信息网于2001年正式建站使用以来,始终坚持紧密结合财政业务需要的原则,经历了数次改版更新,发布...
河北省沙河市财政局自2001年以来,在全市财政系统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经过七年不懈努力,“金财工程”已初见成效,财政管理逐步实现了信息化、科学化、规范化,走出了一条具有沙河特色的“金财”之路。
—注重硬件建设,构筑信息平台。沙河市财政局把“金财工程”作为全局推进财政改革,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突破口,在全省县(市)区率先行动,详细规划了网络应用和硬件使用,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多方筹集资金,购置了局域网络设备及配件。组织局内部5名专业人员成立网络建设工程队,专门负责局域网络安装、铺设、调试工作。工程队员通过多方考察,认真钻研,结合机关局域网规模实际,自己动手,自行安装,短短1个月时间,就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了局域网络的铺设和改造工程,建成了邢台市财政系统第一家局域网,节约财政资金达20余万元,为全局搭建了崭新的信息平台。
——抓好软件开发与应用。建网是手段,应用是根本。沙河市财政局本着边应用、边完善、边开发的原则,坚持以推广带应用,以应用求完善、求发展。一是搞好财政信息网建设。沙河财政信息网于2001年正式建站使用以来,始终坚持紧密结合财政业务需要的原则,经历了数次改版更新,发布了大量分类科学、精炼实用的动态信息,及时反映了沙河财政工作的新进展,成为展示沙河财政形象的明亮窗口。2002年,与省财政网络对接,实现了部、省、市、县财政部门“四级网络”化;2003年,开通了网络会议和IP电话系统,加强了与河北省财政厅、邢台市财政局的沟通联系,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办公经费。目前,沙河市财政局与省、市财政部门的“数据、视频、音频”网络交流平台已经形成,并日渐发挥重要作用。二是紧密结合财政业务,积极推广应用总预算会计软件、预算编审软件、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等财政业务软件,全面支撑了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等财政核心业务。全市60多个预算单位基本纳入了集中支付范围,1.1万多名公教人员工资实行银行集中化发放和网络监控。三是推行农民补贴网络管理。2006年,财政局为各乡镇办微机操作人员组织了“农民补贴网络管理”培训班,并由财政出资给全市15个乡镇财政所配备了微机,将39万多名种粮农民的详细数据全部录入电脑,实行网络化管理,大大提高了补贴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四是研制开发网络智能化办公系统,通过网络技术将财政局内部的人力、知识、经验等资源集成在一个平台上管理使用,加快了信息流通,实现了网络化办公,催生了新的办公方式和办公理念。
—加强培训,提高干部队伍技术素质。一是狠抓“金财工程”专项机构建设。成立了信息中心,由两名专业的计算机管理人员专职负责“金财工程”计算机系统的维护和安全,管理全局计算机及附属设备(包括设备新购申请、验收、领用、调配、维修和报损报废),配合办公室组织全局工作人员进行“金财工程”相关知识的培训。二是狠抓人员素质建设。首先加强信息中心骨干培训,采用“送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系统维护、软件开发等高层次的培训,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研发水平。其次,做好全员培训,本着实用和普及的原则,广泛开展经常性的计算机应用、网络基础知识、办公软件和财政业务软件使用培训,对部分业务股室还进行了专业软件培训,使信息化工作在业务股室做到了推得开、用得好。
责任编辑 刘慧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