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不以善小而不为,作为一名具有良知和同情心的人,作为一名为百姓办事的财政工作者,贡献自己一点微薄的力量,根本不算什么!比起前线的战士、医生和志愿者,比起日日夜夜在工作岗位上为抗震救灾工作的领导和同事们,我所做的都是微不足道的!”这不是英雄的豪言壮语,而是张雯这位平凡的财政工作者在大灾大难面前坚强而朴实的话语。
张雯,女,中共党员,四川省德阳市财政局金融外事外债科副主任科员。“5.12”特大地震发生后,她在坚守工作岗位、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时刻不忘流离失所、生活极度困难的受灾群众。积极为灾区群众捐款数千元,利用工作之余连续30多天奔忙于地震重灾区和灾民安置点,为受灾群众送衣送食、送水送药,实实在在地帮助他们解决吃饭、洗澡、防病防疫及工作等问题。她用自己的满腔热忱和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誓言,深受群众爱戴。她的事迹多次被中央电视台、深圳电视台等媒体报道,是财政工作者的骄傲和榜样。
勇往灾区献爱心
地震袭来时,张雯家里财产不同程度受损,丈夫作为公安干警也在第一时间奔赴了重灾区。年迈的公婆和两个未成年的儿子都陷于极度恐慌中,特别是才1岁多的小儿子,因曾经患过川崎病而...
“不以善小而不为,作为一名具有良知和同情心的人,作为一名为百姓办事的财政工作者,贡献自己一点微薄的力量,根本不算什么!比起前线的战士、医生和志愿者,比起日日夜夜在工作岗位上为抗震救灾工作的领导和同事们,我所做的都是微不足道的!”这不是英雄的豪言壮语,而是张雯这位平凡的财政工作者在大灾大难面前坚强而朴实的话语。
张雯,女,中共党员,四川省德阳市财政局金融外事外债科副主任科员。“5.12”特大地震发生后,她在坚守工作岗位、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时刻不忘流离失所、生活极度困难的受灾群众。积极为灾区群众捐款数千元,利用工作之余连续30多天奔忙于地震重灾区和灾民安置点,为受灾群众送衣送食、送水送药,实实在在地帮助他们解决吃饭、洗澡、防病防疫及工作等问题。她用自己的满腔热忱和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誓言,深受群众爱戴。她的事迹多次被中央电视台、深圳电视台等媒体报道,是财政工作者的骄傲和榜样。
勇往灾区献爱心
地震袭来时,张雯家里财产不同程度受损,丈夫作为公安干警也在第一时间奔赴了重灾区。年迈的公婆和两个未成年的儿子都陷于极度恐慌中,特别是才1岁多的小儿子,因曾经患过川崎病而处于极度虚弱之中。一家老小就指望张雯一个人了,她迅速调整好自己的状态,镇静地安慰家人,鼓励他们要坚强、勇敢。当从广播里听到灾区群众的悲惨处境后,张雯再也按捺不住自己内心的忧虑,连夜蒸了几大锅馒头,收拾了一些衣物、毛毯等物品,第二天一早对家人作了简单的安排后,便约上5位同事,驾车冒着余震危险,先后到安县、绵竹、什邡等重灾区,到农村的田间地头,把衣物、食品和水发放到灾民手中。
当听说市体育馆灾民安置点的孩子缺衣少吃、受灾群众急需各类药品时,张雯急忙从家里收拾了5大包衣物,又跑到家门口的菜摊上买下了所有的黄瓜和番茄等纯生吃的新鲜蔬菜,还跑药店买来了板蓝根冲剂、藿香正气水等大量药品,及时送到了市体育馆灾民安置点。
作为一名女同志,张雯在灾难面前放下柔弱,凸显了超越常人的勇气、智慧、责任感和组织能力:积极组织抗震自救,几次三番爬树牵线搭绳,为灾民搭建临时住所;组织动员身边的党员干部、群众加入志愿者队伍,汇聚爱心传递到灾区;建议有关部门倡议全市没受灾的居民与灾民结对子,实施一对一的帮助;利用博客、QQ群等网络信息平台不断向外地网友发出求救信息,发布灾区急需的物资内容。爱心很快得到回应,在广州打工的几个四川籍老乡从网上得到信息后,迅速自发筹集了5000多元现金,购买了口罩、纱布、绷带等上万件医疗物资寄往德阳,此后,一股股爱心暖流纷纷从祖国四面八方涌入德阳。
“洗澡妈妈”的酸与甜
5月17日,张雯又一次来到安置点,发现很多灾民特别是妇女儿童已经数天没有洗澡了,头发打了结,浑身发了臭。“一定要想办法尽快解决他们的洗澡问题!”当天下班后,张雯就组织了几名女同事,到市体育馆的绵竹汉旺灾民安置点,接妇女和孩子们到自己家洗澡,给他们换洗内衣、洗漱用具、食物、玩具等,为感冒的孩子冲上一杯暖暖的板蓝根冲剂,为受伤的孩子消毒换药,为伤心哭泣的孩子讲故事……看着孩子们狼吞虎咽地吃着东西,听着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声,再看看此时此刻母亲们满是感恩和欣慰的笑脸,张雯多日来的疲惫一扫而光。她由衷地说:“让他们好好享受一下家的温暖吧,让灾难的阴影远离他们吧!特别是那些孤儿们,我愿意做他们的妈妈!”连续3天,张雯先后接送了34名妇女儿童到自己家中洗澡。后来,由于余震不断,家里不能保证安全,便与同事又设法联系了一个公共浴室以解决灾民的洗澡问题。因为坚持带孩子们去洗澡且和蔼可亲,孩子们都亲切地称呼张雯“洗澡妈妈”。
或许,人们不知道张雯默默付出的背后顶住了多少压力和不解。一开始,婆婆很不满意她这么抛家舍业、全身心地扑在灾民身上,曾对她多加指责;邻居们也担心她带灾民回家洗澡会传染疫病,一看见她就退避三舍;甚至有的灾民起初还误以为她是人贩子,对她百般怀疑、冷言冷语……白天,她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完成比平时繁重几倍的工作任务,抗震救灾资金的划拨情况要及时真实地公布,相关报表也要认真及时地填报;晚上下班后,她要组织同事去灾民安置点接孩子们回家洗澡,然后再护送他们回到安置点。每天忙完已是深夜,可不管多晚小儿子都要等妈妈哄着才能入睡。张雯强忍着身体的疲倦和对儿子的愧疚,打起精神给儿子哼唱摇篮曲,看着儿子慢慢进入梦乡,张雯的眼里早已噙满泪水。儿子到底是幸福的,虽然身体柔弱,可是还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疼爱,而灾区那些孤儿们呢?今夜他们又该如何入睡?这样想着,所有的委屈与误解都烟消云散了,张雯坚信自己是在做一件义不容辞的事,如果不做,自己将会抱憾终生。所以,张雯没有叫过一声苦,没有喊过一声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化解了周围人的误会,赢得了家人、邻居以及灾民的理解和赞扬。后来张雯每次去灾民安置点,孩子们都会欢呼着“洗澡妈妈”兴奋地围上来,叽叽喳喳地跟她说个不停;妇女们也拉着她的手亲切地对她说:“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今后我们的家园建好了,一定请你来做客!”
爱的脚步在前行
媒体获悉张雯千方百计、无私救助受灾群众的事迹,纷纷前来要求采访,但都被她一一婉拒了,平静地说出了本文开头的那段话。5月23日,深圳电视台的记者听到受灾群众对她的一致赞扬后,悄悄找到了她家,拍下了一些她为受灾群众献爱心的镜头。节目播出后,受到群众的好评,又被中央电视台选中播出两次。
大爱无疆,爱心永恒,张雯爱心救助的脚步从来没有停止过。“六.一”节前,她马不停蹄地从德阳市几家企业那里争取到上万元儿童急需物资,让灾区的孩子们也过上一个欢乐的儿童节。还跟开孕婴店的朋友一起购买了上千元儿童衣物捐赠给妇联,送给德阳市福利院的58名灾区孤儿。
6月初,张雯又多次奔赴灾区了解灾民的实际困难。在得知地震导致一名在校女大学生面临辍学时,张雯与家人商量把她接到了自己家中,为她置办了衣物、自行车,并资助和鼓励她继续完成学业。还积极奔走,为女孩失业的母亲和小姨联系了两份临时工作,以帮助她们解决家庭经济上的困难。女孩的母亲含泪说:“你不是我家的亲人,却胜似亲人啊!”
张雯不计较个人得失,想别人想不到,做别人做不到或不愿做,竭尽所能、默默无闻、实实在在地为受灾群众做尽可能多的事,让受灾群众得到尽可能多的关爱与温暖。在她身上,我们看到了财政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本色,领略了一名新时代共产党员的风采。
责任编辑 李艳芝